AI浪潮下的存储变革:企业级SSD主流厂商巡礼(1)

生成式AI不仅推动全球算力快速增长,数据存储也正在加速升级。随着越来越多的数据被保存下来用于模型训练和推理(RAG),数据中心里热数据的也在快速攀升,对存储性能、功耗及成本上的要求也在提升。

于是我们看到,数据中心存储介质越来越多的采用企业级固态硬盘SSD,以Solidigm为代表的企业级SSD厂商推出了61.44TB甚至122TB的企业级固态盘,不断刷新SSD容量和密度上限。

今天,我们盘点一下市场上主流的企业级SSD厂商,以及他们的主要产品,帮大家快速了解企业级SSD市场的一些个现状和趋势。值得期待的是,2025年7月9日即将举行的全球闪存峰会上,将有更多存储厂商带来最新成果。

三星电子 (Samsung Electronics)

三星电子在SSD领域长期处于全球领先地位,覆盖消费级与企业级市场,拥有完整的垂直整合能力,从自研控制器、NAND闪存到固件优化,形成强大的产品竞争力。同时,三星在2014年首次推出了全球首款3D V-NAND,开启了3D NAND闪存时代。

根据TrendForce的数据显示,2024年第三季度,三星在企业级SSD市场的营收达到32亿美元,稳居全球第一。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高容量SSD产品在AI服务器和云计算场景中的强劲需求。

三星官网上列出了几款有代表性的SSD产品,比如,PM1743是一款高性能、低能耗、支持双端口的企业级PCIe 5.0 SSD,适用于AI、大数据等高负载应用,提供高达 15.36TB的容量选择。

此外,三星还有PM1653/PM1643a这样的SAS口盘,PM1733/PM1735/PM1733a这样的PCIe 4.0盘,还有PM1725b这样的PCIe 3.0的固态盘。还有采用QLC的BM1743,主打容量优势,提供61.44TB的容量规格。

SK海力士与Solidigm

海力士成立于1983年,最初名为现代电子。2001年更名为海力士半导体,2012年再次更名为SK海力士。它是仅次于三星电子的全球第二大内存芯片制造商。AI时代下,得益于HBM技术,SK海力士迎来了快速发展。

2020年,SK海力士收购英特尔闪存业务之后成立的Solidigm公司。成立初期,Solidigm业务横跨消费级和企业级SSD市场。而现在,Solidigm将消费级业务逐步转移到了SK海力士,自己则专注于企业级SSD市场。

Solidigm延续了英特尔闪存业务的产品和市场策略,在市场上推动QLC的应用与普及。得益于生成式AI带来的需求,Solidigm不仅率先在市场上推出了61.44TB的企业级SSD,又率先在市场上推出了122TB的企业级SSD,带动大容量SSD市场的发展。

Solidigm的企业级SSD产品类别非常全面,既有基于SLC的D7-P5810,也有基于TLC的D7-PS1030和PS1010两个PCIe5.0的性能型产品。D7-P5620和P5520是基于TLC的盘,最后的D5-P5336则是带着行业突破容量密度上限的QLCSSD。

Solidigm不仅推动QLC技术的普及与应用,还在液冷SSD技术领域进行大胆尝试。2025年3月,Solidigm展示其首款采用SolidigmD7-PS1010  E1.S 9.5mm外形规格的冷板液冷SSD,该方案显著提升了散热效率。

美光科技 (Micron)

美光科技是全球主要的内存和存储解决方案供应商,产品涵盖HBM、DRAM、NAND闪存和SSD。公司高度关注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和汽车市场,并通过自有的NAND和控制器技术实现垂直整合。

美光的SSD产品包括消费级、企业级和车载/工业级三大类。其中,最近比较受关注的是美光9550 NVMe SSD,发布时宣称是最快的企业SSD,该产品适用于AI、高性能数据库、缓存、OLTP 和高频交易等场景。

另外一个受到关注的是大容量的6550 ION,其容量高达 61.44TB,可满足AI工作负载对更大容量的需求。此外,6550 ION性能也不错,且功耗相比竞品SSD低20%,可帮助数据中心节约能源。

美光也有对标英特尔傲腾的产品,叫XTR SSD,可以为写入密集型工作负载提供超高耐久性,可用于分层存储环境中的日志记录和读/写缓存。美光 XTR 的耐久性可达到典型SCM SSD的35%,而成本仅为其20%。

铠侠 (Kioxia, 前身东芝存储)

闪存的核心发明者舛冈富士雄博士(Fujio Masuoka)最早就是在东芝内部首次提出并开发出闪存(Flash Memory)的概念和技术原型,可以说,东芝与闪存有着密切关系。2019年10月,原来的东芝存储业务更名为铠侠。

铠侠的闪存产品线可谓是非常丰富,不仅有个人业务,在企业和数据中心市场的细分也非常明确。我们看到,靠下的企业级SSD产品线包括CM系列、PM系列、RM系列和FL系列,数据中心SSD包括CD系列和XD系列。

CM系列企业级SSD都是双端口盘,采用2.5英寸或者E3.S外形规格,PM系列也都是双端口的盘,采用2.5英寸的外形规格,不过它是SAS接口的。RM系列也是SAS接口的,主打价格更友好。FL系列则是铠侠对标傲腾的产品,延迟低、耐久性高。

数据中心SSD分为CD系列和XD系列,CD系列支持 PCIe / NVMe 协议,适用于可扩展部署和云计算应用。XD系列是为超大规模数据中心打造的高性能E1.S规格SSD,符合OCP标准,强调性能、功耗和散热的综合平衡。

闪迪 (SanDisk)

闪迪于2015年被西部数据收购,2025年年初,西部数据与闪迪拆分,原本西部数据旗下的一些SSD产品已经划归到了闪迪的旗下,搜索引擎里找到的原来西数闪存产品的链接,也会自动跳转到闪迪的官网。

西部数据企业级SSD主要为Ultrastar系列(PCIe NVMe)和WD Gold NVMe系列,现在的闪迪官网上只列出部分企业级SSD,包括SanDisk DC SN861,Ultrastar DC SN655,Ultrastar DC SN840等。

其中,SN861是一款面向关键任务型工作负载的SSD,采用的是PCIe Gen5接口的企业级固态硬盘,拥有高速随机读取能力和很好的低功耗表现,专为计算密集型的 AI 和机器学习应用进行了优化。

Ultrastar DC SN655面向云计算和大规模服务器应用场景而设计,专为处理海量数据和新兴AI/大数据工作负载而优化。提供高性能、低延迟和大容量,IOPS性能最高可达 110万,可显著加速非结构化数据处理和机器学习任务。

华为 (Huawei)

华为是一家大型综合型的科技公司,除了研发和制造通信设备、消费电子产品为以外,在企业级IT领域,特别是存储领域有较强技术实力和市场竞争力,除了存储系统上的积累,华为也推出了企业级SSD产品。

华为在固态硬盘领域积累颇深,是国内最早研发企业级SSD的厂商之一,当前已拥有多项核心专利。只不过,由于长期以来以自己内部使用为主,公开资料一直不多,这一情况在2024年开始改变。

2024年2月,华为公开发布了eKitStor Xtreme系列高性能M.2闪存条,读取速度达7400MB/s。

2024年12月,华为发布了全新的企业级SATA SSD ES3521A V7,读写速度最高分别为560/530MB/s,读写时延分别为105/40μs。

2025年3月,华为发布了其首款U.2 PCIe 5.0 QLC SSD——eKitStor Xtreme 116P,单盘容量达61.44TB,进一步丰富其产品线。

小结

随着生成式AI、RAG、AIGC等新技术的落地,数据中心对存储性能、容量与功耗的要求持续提升,企业级SSD正加快发展和普及步伐,很多创新产品都瞄准了AI场景,下一期,我们还将介绍更多SSD厂商的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