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崔欢欢
9月19日,英特尔与英伟达官宣两个大动作,第一个是英伟达以50亿美元收购英特尔约4%的股份,成为英特尔第五大股东。这一举动不仅让英特尔的股价瞬间飙升23%。
第二个就是双方通过英伟达NVLink技术实现架构无缝互连,融合英伟达在AI与加速计算领域的优势。简而言之,英特尔将为英伟达定制x86架构的CPU,专门用于英伟达的AI基础设施平台。GPU与这些定制CPU的连接采用NVLink技术,从而优化大规模AI任务的执行效率。
然后是个人PC上双方要推出一款全新的片上系统(SoC),采用英特尔x86架构,集成英伟达的RTX GPU芯粒(Chiplet)。目标市场包括高端游戏PC、工作站以及需要强大CPU+GPU集成解决方案的用户。这也是英伟达GPU技术首次以芯粒形式嵌入竞争对手的片上系统。
并且,英特尔的晶圆代工业务将为联合产品提供中央处理器和先进封装。但据国外媒体报道不涉及英特尔为英伟达生产计算芯片的代工业务。
我们称前一个事件是入股,后一个是合作。这两者大家谈到时,highlight的点有所不同,一部分人重点放在入股50亿上,认为英伟达一跃成为英特尔的大股东,是看重英特尔的晶圆代工技术,或者是给英特尔代工厂带来的生机,且英伟达也确实在评估英特尔的代工技术。
先不说英特尔当前的代工技术如何,英特尔对晶圆代工厂的投入,单从2021年到2024年英特尔单投给全球晶圆厂的设备开支就有370亿美元,技术研发180亿美元,再加上外部投资,50亿美元相比英特尔近年来的投入似乎并不算多,远不到震惊的程度,晋升英特尔第五大股东的原因是英特尔股权分散结构,第一大股东占比为9.9%。上一次软银入股20亿美元,似乎也没这么大动静。
因此,入股起码现在不是大家要关注的重点,合作部分才是,英特尔给英伟达定制的CPU会专门用于英伟达的AI基础设施平台。还有英特尔+英伟达的全新片上系统应用在消费级产品上。
这样的合作首先是盈利上的双英双赢——英伟达可以借助英特尔的CPU和晶圆代工能力,降低对单一供应链的依赖,拓展AI平台的应用边界,而英特尔则通过绑定英伟达的AI生态,获得稳定的订单来源和技术背书,为其晶圆代工业务注入新动能。
联合产品的推出也将迫使AMD、台积电、博通等竞争对手重新评估自己的战略方向。
对AMD而言,英伟达+英特尔的组合将进一步挤压其在数据中心和PC市场的空间。台积电,虽然短期内仍是英伟达的主力代工厂,但未来可能会面临订单分流的风险。还有博通等企业,NVLink的普及也可能对其芯片互联业务构成挑战。
整体来看,真正的“大动作”从来不在钱本身,而是钱背后的战略意图与生态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