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ITAPP
DOIT数据智能产业媒体与服务平台
立即打开
DOITAPP
DOIT数据智能产业媒体与服务平台
立即打开

中国北斗产业化现状分析与建议

作为北斗产业化“元年”,过去的2013年是中国北斗产业发展极不平凡的一年,北斗产业化的推进得到了各界的广泛关注,也得到了大量社会资源的投入。随着北斗系统区域组网的完成,拥有最成熟应用模式及广泛用户群体的民用市场已成北斗产业化及推广工作的重点,也是决定北斗民用产业化是否成功的标志。

一、国家大力推动,规模迅速壮大

北斗系统的建设及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国家的支持,近年来国家各有关部门也都加大了对北斗产业的扶持力度,出台了包括《国家卫星导航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国务院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政策。与此同时,不少地方政府也出台了北斗卫星导航产业发展规划,如《北京市推进北斗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实施方案(2012-2015年)》、《深圳市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应用产业化实施方案》等。这些政策的出台表明了国家和各地方对北斗产业发展的巨大决心,也为产业发展方向起到了明确的引导作用。

表1 北斗产业部分相关政策

从产业规模方面来看,目前中国北斗产业还处在产业发展的初期,产业规模相对较小。随着国家支持政策的发布,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科技部、国防科工委等专项和重大项目的实施,全国各地众多应用示范的落地以及民用市场的快速启动等利好因素的推动,中国北斗产业已经迈入产业发展的高速成长期。据赛迪顾问统计,2013年中国北斗卫星导航产业规模达到155.2亿元,同比增长36.6%。

图1 2010-2013年中国北斗卫星导航产业规模

二、行业领域示范先行 民用市场蓄势待发

(一)行业领域产业化现状分析

在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等多个部门的统筹指导下,各北斗示范应用项目不断推进,取得了巨大进展。从行业应用示范方面来看,在交通运输领域,交通运输部“重点运输过程监控管理服务示范系统”已经在9省市顺利实施,共有30余万辆长途客车、旅游包车、危险 品运输车等重点运输车辆上安装了北斗兼容终端。2014年1月,交通运输部、公安部、安监总局联合发布《道路运输车辆动态监管管理办法》,要求道路运输车辆安装和使用卫星定位装置,预计未来2年内会有数百万台营运车辆加装北斗兼容终端,将进一步提升交通运输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在渔业领域,北斗可提供远海及近海船舶的位置监控,北斗短信与手机短信互联互通,为渔船提供及时精准的气象和海况信息。目前北斗船舶入网用户3万余个,伴随手机用户10万余个。在气象领域,北斗/GNSS探空仪已完成定型,武汉、阳江、海口、锡林浩特等北斗探空站已纳入气象业务运行;湖北省、广东省北斗/GNSS水汽监测系 统开始示范运行。

从区域应用示范方面来看,广东省借助“珠三角卫星导航应用示范”,打造了基于北斗的公共运营服务平台,开展了城市应急管理、智能交通、综合执法、人身安全保障服务、公务用车监管等北斗应用示范,尤其是已完成的广州市1万多辆公务车北斗终端安装,用技术手段强化了对公车的管理,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同时,由上海市牵头的“北斗导航卫星长三角应用示范工程”启动,该项建设周期18个月、总投入1.9亿元的示范工程,将以上海智慧城市建设为切入点,围绕城市管理和民生应用,有重点地推动长三角地区北斗卫星导航示范应用与产业化。

(二)民用市场产业化现状分析

目前,车载导航是北斗在民用领域规模最大发展最快的市场。作为世界汽车产销第一大国,中国车载导航市场发展空间巨大,而较大的市场需求全面推进了北斗/GNSS兼容的芯片、模块、天线、终端产品、导航软件的产业化。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北斗/GNSS导航型芯片、模块已量产实用,定位精度、可用性等关键性能指标已与国际同类产品相当。2013年,国内20余个品牌200余款车型的北斗/GNSS车载导航仪已经正式走向市场,前、后装市场已完成20余万台的安装和销售。用户体验表明,北斗/GNSS的多模应用可以有效提升用户在城市高楼、峡谷等场景中导航定位的可用性和精度。

以智能手机和位置服务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是北斗在民用领域的另一大主要市场。凭借着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全球第一的优势,面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可穿戴式设备等民用市场千万量级应用需求,正在推动北斗产品的小型化、低功耗和高可靠。2013年,在智能手机领域,三星发布了全球首款具备北斗定位功能的手机,市场首批投放3000万部;而国内的龙头企业华为则发布了国内首款具备北斗定位功能的手机,市场首批投放800余万部。此外,目前正在建设中的羲和系统则是中国为解决卫星导航服务到手机用户的问题,而推动实施的广域室内外高精度定位导航系统。羲和系统可将北斗等卫星导航信号服务拓展到室外和室内,极大扩充了导航应用的范围和深度,更是开拓了室内位置服务这一巨大的市场。

三、充分发挥政府、企业的作用 合力推进北斗产业化进程

针对当前中国北斗产业化现状,赛迪顾问提出以下建议:

(一)完善产业政策,加强标准引导

作为战略性、先导性的新兴产业,北斗的产业化需要国家加大扶持力度,出台相关政策加以推动和引导,通过设立北斗产业化发展专项资金,研究制定并不断完善北斗产业化发展的财税、投融资、人才、创业等各项扶持政策,形成较为完善的产业化政策体系。同时,针对标准建设滞后的瓶颈,加快标准建设步伐,完善北斗标准形成机制,健全北斗产业标准体系。

(二)创建产业基地,实现集聚发展

依托具有优势的产业集聚区,创建创新能力强、创业环境好、特色突出、集聚发展的北斗产业基地,形成增长极,辐射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充分发挥基地作为北斗产业化的重要空间载体的作用,通过加强园区规划建设、完善产业服务体系、重大项目建设、重点企业引入、吸引资金投入、建立北斗产业孵化器等方式,重点扶持和培养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龙头企业以及发展一批具有发展潜力的中小北斗企业,形成具有特色的北斗技术与服务产业集群,示范和带动北斗产业化。

(三)加强技术研发,增强创新能力

北斗相关企业在生产经营、科研开发、技术改造、设备引进、技术消化等工作中,应开展自主创新,加大技术开发的广度和深度;并积极争取北斗产业化的重大项目,提升科研项目层次和成果水平,通过重大课题的开展,增强企业科技攻关和高新技术成果转化能力;同时,在北斗芯片、室内导航、位置服务等关键领域开展有组织的技术创新活动,从前瞻性、储备性的超前技术研究、面向市场需求的产品开发等多方面确立创新方向。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DOIT » 中国北斗产业化现状分析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