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信息化不再只是手段”

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人民邮电》报顺应大势,做了一系列及时的专题报道,有效地引导了通信行业各基层单位的深入学习和贯彻领会。在《十八大报告19处表述与信息化相关 信息化纳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11月13日头版头条)一文中,提纲挈领地阐述了十八大报告中有多处提及信息、信息化、信息网络、信息技术与信息安全等内容。该报道结合行业特点,抓住了报告涉及通信行业的关键部位,提振了行业的信心。

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党中央对信息化高度重视,认识进一步深化。这篇报道指出,信息化本身已不再只是一种手段,而是成为发展的目标和路径。这必将对今后十年我国信息化推进和信息通信业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对此,身处基层企业的笔者深有感触。

对电信行业而言,这意味着新的冲锋号已吹响。电信人在目标、思路、方式、举措、路径等多方面,须未雨绸缪,高瞻远瞩。

首先,重视顶层设计,突出发展重点。报告第三部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中,明确将“工业化基本实现,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列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目标之一。电信业的顶层设计师应高屋建瓴,把握具有全局性的难点问题,调整部分失衡的利益关系,紧扣发展质态,避免出现重复投资、低水平建设等现象,抓住重点问题,逐个突破解决,形成示范效应。

其次,强化统筹规划,精确分步实施。十八大报告第四部分提到“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发展现代信息技术产业体系,健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推进信息网络技术广泛运用。”电信行业应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筹规划,实施精确、务实、有效的步骤。如在下一代互联网演进中,先发力先收益;在物联网建设中,应在工业、农业、电力、交通、物流、环保、水利、安保、家居、教育、医疗等重点行业,先规划先建设,逐步推广至其他行业、领域和区域。

其三,密切政企互动,优化拓展方式。报告第六部分“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第三点“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中,提出“加强和改进网络内容建设,唱响网上主旋律。加强网络社会管理,推进网络规范有序运行。”电信业的健康发展,需要产业链的参与各方都有积极性。多年来的实践表明,采用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推进、行业推广的方式,能确保电信行业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形成具有活力的商业模式,服务社会,造福民众,科学发展。

当“信息化不再只是手段”深入人心时,正是我们电信人绘就新蓝图的好时机。智慧与力量凝聚,光荣与梦想辉映,在宣贯十八大会议精神的过程中,笔者希望能继续在《人民邮电》报上读到电信业内人士见解独到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