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储业发展趋势――Gartnet预测:存储管理占据主流

    Gartner:存储管理占据主流

    Phil Sargeant是Gartner亚太地区服务器和存储市场的研发主管。在2000年加入Gartner之前,Phil Sargeant就已经在服务器和存储硬件领域工作了25年,他曾经任职于日立、EMC和StorageTek等公司。现在他的主要工作是为销售商和终端用户提供有关服务器和存储领域的建议和指导。

    下面就是CNET ASIA记者对Phil Sargeant的采访实录。

    记者:你认为2003年存储领域最重要的趋势是什么?

    Sargeant:在明年一整年中,存储管理都将是最主要的存储趋势。在存储器管理方面,Gartner提出了三个主要内容:基础设施、数据管理和存储资源管理(SRM)。

    我们的研究表明,2001年存储管理市场为49亿美元,到2006年有可能增长到152亿美元。 虽然这个三部分都在增长,但仍有两个突出领域??复制和虚拟,它们都属于基础设施部分,而且都比其它部分增长更快。

    记者:复制和虚拟的增长会给整个存储管理市场带来什么影响?

    Sargeant:因为它们增长较快,因此会逐渐占据存储管理领域更多的内容。

    2001年存储复制业务占整个存储管理市场的23.7%,但是到了2006年将会增长到38.3%。同时存储虚拟部分也会显著增长,将从2001年的2亿美元增长到2006年的6.7亿美元,同期市场分额也将从3.8%增长到4.4%。

    记者:你认为存储虚拟的确切定义是什么?

    Sargeant:有很多有关虚拟的定义,但是高层面的描述应该是:把“虚拟”定义为隔离物理存储和逻辑存储的一个层次。物理存储可以驻留在一个公司内部的任何地点,也可以向任何厂商购买,而存储虚拟层为其相关的所有存储提供了提供了一个逻辑视图。

    记者:当前消费者对存储管理的需求是什么?

    Sargeant:用户想要的是能够购买不同厂家的存储设备,并且对它们进行无缝、透明的管理。这样可以避免受制于某个供应商并防止被迫支付额外升级费用的可能。现在的主要问题是他们不能对自己的存储资源进行无缝管理。现在还没有哪家厂商能够真正提供对自己和其它厂家产品的无缝管理服务??至少目前还无法提供比较成熟的解决方案。

    所以,用户现在还是不得不按照最佳组合的原则购买不同的产品,克服这么多不同接口带来的困难。用户想要所有的一切都能完美地配合,但是这一天的来临至少要等到2004年或者2005年上半年。

    记者:存储管理要在亚洲取得成功,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

    Sargeant:主要的因素是标准的成熟以及厂家间的互操作性。

    存储网络产业公会(SNIA)在这方面的努力主要包括以下两点:存储管理计划(SMI)和通用信息模型(CIM)。虽然最终的目标是为不同厂商产品间的互操作性提供标准,但是现在只有一些最基本的东西问世。这是一个漫长的前进过程,可能需要几年的时间才能完成。

    但是情况肯定是在不断改善的,因为很多厂商都支持这些标准。不过他们现在还没有相关的产品,可能还要等6个月到一年的时间。

    记者:就采用存储管理方案而言,亚太地区的哪些国家走在前端?

    Sargeant:走在最前端的国家可能是韩国,澳大利亚和新加坡,然后是台湾。中国、印度、越南和印度尼西亚等国家仍然趋向采用以硬件为中心的策略,而在存储管理方面没有达到类似的水平。亚洲国家的趋势将仍然是从硬件供应商那里购买存储管理产品。

    记者:请问谁是这个领域的核心厂商?

    Sargeant:现在,EMC在复制方面走在了前边,而其他一些厂家,比如HP、IBM、Veritas,也相继推出自己的复制产品。

    在存储虚拟领域,Veritas可能是2001年最成功的一家,但是有很多竞争对手也推出了新型虚拟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