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也是国家安全

新加坡将成立全国网络安全中心,以提升对抗网络威胁的能力。属于第一阶段的工作,在本地安全及紧急服务领域,设置网络监察机制的作业已经完毕。安全中心将分三个阶段,在两三年内成立。副总理兼国家安全统筹部长及内政部长张志贤在宣布这项消息时,也呼吁各界与政府合作,携手维持网络安全。

互联网的出现和普及,无疑让人们的日常生活乃至全球政治经济发生巨大的改变,一些论者甚至把它的影响与工业革命等量齐观,称之为信息化时代。互联网对于生产力的提高,日常生活的便利,以至于人们生活习惯及观念的影响,无疑是革命性的。当然,伴随着其所带来的正面作用,互联网也引发了新的问题与挑战。

所谓“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互联网连接一切并无远弗届的特点,也造成了其脆弱性。无论是个人或国家,对互联网的依赖越大,所面对的安全威胁也越高。伦敦科学博物馆一项对3000人的调查发现,不少人宁可选择互联网多于干净的食水,把面簿与电邮看得比冲水马桶或淋浴更重要。因此,互联网犯罪的趋势也有增无减。

资讯科技安全公司赛门铁克(Symantec)估计,新加坡去年因网络犯罪损失了11亿元,四分之一的国人(120万人)受影响。南洋理工学院2009年公布的报告说,本地网络犯罪的三大类型分别是黑客入侵网站、网络诈骗和窃取知识产权,其中网络诈骗在2003年到 2008年的6年间,从占整体犯罪率的12.5%上升到42.9%。

身为数字化时代的新公民,国人有必要培养日常的网络安全意识,学习如何在使用互联网时,保护好自己的个人资料;在重要部门担任敏感职务的人,也需要养成好习惯,避免在互联网透露本身的工作内容。当然,我们无须在网络世界里制造草木皆兵的氛围——但一定的安全意识,对自己、所属的单位乃至国家,都可能产生意想不到的保护作用。

全球资讯科技安全市场占有率第三大的卡巴斯基实验室(Kaspersky Lab)指出,过去5年是网络罪犯的黄金时代,2006年全球新的恶意程式还不到200万,去年已经高达2000万,还群起攻击政府网站。无论是世界超强的美国、正在崛起的中国;亚洲的日本、马来西亚、南美洲的巴西,近期都相继传出政府部门网站遭遇黑客攻击的消息。作为区域的交通、金融枢纽,新加坡肯定无法幸免于黑客的威胁。

除了预防黑客入侵政府网站盗取机密信息,网络安全的概念应该还包括对涉及国家社会安全的网络系统的保护。在什么都数字化的当代,从日常生活中的交通灯系统、电力供应、银行电子交易,到关系公共安全的民事航空与海事交通指挥,乃至国防领空预警系统,都可能以某种形式同互联网链接。一旦被不法分子侵入,后果将不堪设想。在国家层次提升对抗网络威胁能力的努力,因而刻不容缓。

有鉴于此,政府或许还需要进一步考虑把网络安全,整合到“全面防卫”的概念中去。“全面防卫”在1984年提出,包括军事、民事、心理、经济和社会防卫五大方面,是新加坡维持安全的策略,强调国家安全不只是新加坡武装部队的责任,也是每个国人的共同责任。虽然“共同责任”的核心价值不变,随着科技环境的变化,政府还是有必要与时俱进,把越来越显著且重要的网络安全,纳入到“全面防卫”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