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放数据潜能:西部数据重新定义AI时代的存储基础设施

11月18日,2025中国数据与存储峰会在北京召开,以“释放数据潜能,加速智能涌现”为主题,汇聚行业技术专家与应用先行者,共探数据基础设施如何迎接AI新时代。

大会主论坛上,西部数据中国区高级销售总监文芳发表了主题演讲“AI发展的幕后支柱”。她指出,AI正在从根本上改变数据的创建、收集、处理、存储方式,更重要的是,改变了数据的价值,开创了一个数据增长的新时代。

西部数据凭借可扩展的高容量解决方案,能够很好地把握这一增长机遇,为客户创造长期价值。通过ePMR、OptiNAND和UltraSMR等技术,其HDD产品组合为客户提供了卓越的TCO、久经验证的可靠性以及无缝的可扩展性。

此外,西部数据的平台业务正在重新定义存储基础设施,助力客户构建无缝集成、高成本效益且面向未来的解决方案。

整体看来,西部数据不再只是一家硬件提供商,还是一个AI场景的理解者与存储解决方案的推动者。

从算力焦虑到存储焦虑:AI落地的下半场来了

从2022年底以来,AI行业的关键词都要算力话题打底,GPU持续紧俏,大模型参数暴增,算力甚至成为企业估值的新锚点。但当越来越多企业真正投入AI应用建设,一个现实问题浮出水面:

如果算力是柴火,数据是食材,那么存储就是那口至关重要的‘锅’,缺了它,再好的柴和食材也煮不出AI的‘盛宴’。

AI要真正释放价值,‘柴’(算力)、‘锅’(存储)、‘食材’(数据)必须各司其职,紧密协同。其中,数据的收集、流动与处理方式,很大程度上依赖存储和内存的支撑能力。

当前,AI模型的训练数据从结构化文本向图像、视频、语音等多模态数据演进,数据规模指数级增长,带来海量存储需求,这也迫使企业在数据架构上进行了分级重构。

大容量HDD的地位则十分明确——它能大规模提供经济高效的存储容量,从从容容支撑起PB/EB级别的AI数据存储与归档需求,这一点毋庸置疑。

实力派西部数据:HDD在AI时代的应用之道

西部数据更是全球头部的HDD厂商,多年来在HDD领域持续发力,提供海量、高品质的存储解决方案,服务范围涵盖超大规模云服务商、企业数据中心,以及专业人士和消费者。

除了主题演讲,在大会展厅,西部数据还展示了多款Ultrastar™系列数据中心硬盘和存储平台系列产品。如Ultrastar™ DC HC590和DC HC690两款数据中心硬盘,采用11个盘片设计,容量分别高达26TB(CMR)和32TB(UltraSMR)。

这两款硬盘均采用能量辅助垂直磁记录(ePMR)技术,增加每英寸磁道的数量(TPI),提升面密度。

而OptiNAND™技术,则通过集成iNAND嵌入式闪存来存储元数据。当系统进行大规模数据写入(如模型输出或训练中间数据归档)时,该技术能有效提升性能并释放出更多有效容量。

氦气密封(HelioSeal)技术,比空气阻力更小,磁头旋转更顺畅,帮助减少能耗、提升稳定性。

旋转振动保护(RVS)和动态飞行高度技术则是保障高振动环境下数据可靠性。

HC590持续传输速度达到288MB/s,HC690通过UltraSMR技术实现257MB/s顺序读写速度,闲置能耗分别为5.6W和5.5W。

两款硬盘额定工作负载550TB/年,MTBF高达250万小时,具备ArmorCache™写入缓存模式,兼顾写入性能与断电数据保护。

拥有大容量、节能、可靠性的硬盘对数据中心而言意味着能显著减少其部署盘位的数量,提升单位空间存储密度,还能节省机柜、电力和运维成本,是AI温/冷数据的理想选择。

此外,还有OpenFlex Data24 4200,是2U 24盘位存储平台,支持基于RoCE或NVMe Over TCP协议的连接,能适应不同网络环境。双端口SSD支持PCIe Gen 4*2链接及双控制器架构冗余链路连接,可支持主机I/O到各个 SSD 的主动故障切换,以避免中断AI任务运行。

平台配备PCIe 4.0 SSD,带宽设计确保存储和网络I/O之间没有性能瓶颈,保障AI应用的流畅运行。支持通过标准化API管理控制,在大规模AI集群中,用API快速配置、监控和维护。

同样在此次活动展出的还有西部数据 Ultrastar Data60 混合存储平台。其在紧凑的 4U 机架空间内,提供了惊人的部署密度,最高可配置 60 个 Ultrastar 硬盘(支持 SAS 或 SATA),提供高达 1.8PB 的原始存储空间。

通过西部数据的专利IsoVibe技术,该平台能有效隔离振动,确保高负载下系统依然保持最佳性能。它还搭载了创新的ArcticFlow技术,带来更佳的散热效果,并配备企业级冗余和热插拔 PSU、I/O 模块和风扇,为客户提供高效、可靠的存储选择。

最后

当AI走入实际业务场景,数据将从结果变成起点,从成本变成资产。谁能承载、保护、激活这些数据,谁就能成为智能时代的基础设施主角。

未来,我们期待听到西部数据的更多声音,让我们一起,释放数据潜能,加速智能涌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