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DRAM“高贵”的单位容量成本又限制存储扩容,当前AI计算主要倾向超高速的HBM,引发HBM价格不断攀升,供不应求。当然,这个供不应求是指生产HBM内存的巨头们,没有的就要另寻出路。
铠侠就是其中一个,并且从2024年开始已经因为没有HBM产品出现亏损。前不久还传出SK海力士要和铠侠一起合作生产HBM的消息。

图片来自网络
2027年前铠侠将推出读取速度提升近100倍的SSD
到了最近,铠侠宣布,计划在2027年前推出数据读取速度提升近100倍的SSD,目标直指生成式AI服务器市场。
这款SSD通过直接与GPU连接取代部分高带宽存储器(HBM)功能,是响应英伟达需求而开发,并按照后者技术要求进行优化。
铠侠强调,新产品将支持下一代PCIe 7.0接口标准,单个SSD目标为1亿IOPS,两个SSD并联可满足英伟达提出的2亿IOPS需求。
铠侠凭借NAND闪存的价格优势,试图用SSD替代部分HBM场景,同时弥补自身缺乏DRAM产品的战略短板。
技术团队还采用新一代XL-FLASH高速NAND,通过控制单存储元件数据量(1-2比特)提升速度和耐久性。虽然成本略高于传统NAND,但相比HBM仍具明显价格竞争力。
为实现速度突破,铠侠工程师采用增加NAND芯片平面分割数、优化页单位读取尺寸(缩至512字节)等方案。技术负责人表示,即便牺牲芯片面积也要换取读取性能。不过,如何在缩小页尺寸的同时抑制电力消耗成为关键挑战。
存储芯片部门已启动第三代XL-FLASH开发,预计近期投产,为1亿IOPS SSD提供核心支持。
商业化路径显示,2026年铠侠将先推出1000万IOPS样品,采用第二代XL-FLASH验证技术可行性。2027年最终产品搭载第三代XL-FLASH,速度达到1亿IOPS。市场策略上,除AI训练外,铠侠还将推出针对推理和检索增强生成(RAG)场景的差异化产品,并扩展数据中心大容量近线SSD市场。
AI生态布局展现战略野心
铠侠明确要受益AI服务器投资热潮。与英伟达的深度绑定,不仅加速技术迭代,更直接打开生成式AI基础设施市场。通过性能与价格的平衡,铠侠正试图在HBM主导的领域撬动结构性变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