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ITAPP
DOIT数据智能产业媒体与服务平台
立即打开
DOITAPP
DOIT数据智能产业媒体与服务平台
立即打开

中国EVD国际标准之战的风雨征程(上)

    家电市场可以说是企业争夺最为激烈,拼杀最为惨烈的领域之一,而在家电市场中,影碟机市场又一直是企业使出浑身解数,进行殊死搏杀的战场。围绕影碟机,在中国市场上,中外企业上演了一出出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惊心动魄的角逐,正所谓好戏连台,你方唱罢我登台,VCD出场,录像机退场;DVD亮相,VCD出局。而今EVD又将粉墨登场,那么DVD面临的
又将是怎样的命运呢?

    从已经躺在博物馆的录像机到即将出场的EVD,影碟机市场短短20年的历史演变,脉络清晰地演绎了这样一个市场的法条:专利是制胜的法宝,标准是称雄的天条。谁拥有最新的技术,谁就拥有了发动大战,打赢市场的主控权;而谁拥有了标准,谁就可以书同文,车同轨,号令天下,将市场风云把玩于股掌之间。

    毋庸讳言,正是经历了市场厮杀的腥风血雨,正是对技术和标准有了切肤之痛,中国的有识之士在世纪之交开始从家电市场战略高度出发,针对影碟机自上而下有意识地策动了一场瞄准高清电视的影碟机EVD的标准之战。

    2001年7月,中国代表团闯进了国际标准组织,在经历了一番唇枪舌战之后,中国的EVD标准提案获得受理。2002年7月,中国再次向世界宣布EVD完成全功能产品样机。眼看EVD这辆战车雷霆万钧地向市场压过来,影碟机市场开始躁动,DVD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DVD能否经得住挑战,逃过一劫?人们焦急地等待着立即看到即将上演的精彩一幕。

    然而,出乎预料,这一幕既没有在2001年,也没有在2002年当即上演;相反,在一片喧嚣声过后,接着出现的是一片出奇地沉寂,EVD仿佛突然从人间蒸发,销声匿迹。这是怎么回事?莫非是EVD虚张声势,虚晃一枪?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经历过大战的战士都有这样的经验:大战之前,必是死寂一片。这一刻对于交战的对手来说才是最令人生畏的:明知道对手已经出现,却发现不了目标;明明感到被巨大的如潮水般涌动的势能所包围,却找不到他的踪影。

    这不是一般的宁静,而是暴风雨前的宁静。它预示着顷刻之间将要爆发的是闪电撕破长空,是炸雷轰鸣大地,是狂飙席卷千军。

    大战在即,让我们拭目以待,且看当今世界,谁是天下英雄。

    直闯国际标准组织,EVD首战告捷

    2001年10月,世界各国的代表云集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在这里参加国际标准化组织第65届年会。中国国家委员会组织国内各企业出席此次会议。在中国代表团中,有一老两少,他们就是EVD标准之战的领军人物: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的赵新华、深圳深飞激光有限公司的赵复中和北京阜国数字技术有限公司的郝杰。

    他们这次来参加会议可以说不仅是有备而来,而且使命重大。他们带来的是中国关于EVD标准的提案。在这次会议上,提案将提交给国际标准化组织。国际标准化组织对提案受理与否将关系到EVD标准是否最终能够被确立为国际标准。标准如果被接受,意味着EVD向国际标准迈出了关键的第一步。

    全球国际标准化组织分为两大组织,一个是针对通讯领域的国际电信联合会(ITU),一个是针对电器领域的国际电工组织暨国际标准化组织IEC/ISO,IEC和ISO是一家。这两个标准组织每年都要组织年会,对已有的一些标准提案进行审理总结,同时也对一些新的标准提案进行受理。在大会召开之前,中国提交了有关EVD标准的提案,该提案将参加IEC/ISO中的TC100分会,即音频视频及多媒体系统与设备技术委员会。

    长期以来,中国对国际标准化组织一直非常重视。事实上,还在EVD研究计划启动之初,中国有关方面就密切关注IEC的动向。在一年前希腊召开的第64届年会上,中国方面就注意到:IEC主动邀请DVD论坛将作为其企业联盟标准的DVD规范纳入国际标准,然而却遭到DVD论坛拒绝。这个消息使执行中国EVD计划的赵新华等人暗自高兴。在他们看来DVD论坛自动放弃国际标准是主动让位,给中国下一步抢占EVD国际标准减少了障碍。不过,DVD论坛的做法也有让人费解之处:国际标准是企业争夺的焦点,不费吹灰之力就能拿下国际标准,这种送上门的便宜事,为什么DVD论坛会断然拒绝?赵新华等反复思考觉得没有理由可以做出合理解释,只有一种可能性,就是DVD论坛对自己建立的DVD标准过于自信,狂妄自大以至于目空一切。如果事实正如所料,那就更有理由高兴了,因为这将使中国方面的标准之战因异军突起而更容易取得成功。

    DVD论坛中对于向中国企业索取专利许可费最为积极的是所谓的6C,6C是指日立、松下、三菱电机、时代华纳、东芝和JVC六大技术开发商结成的DVD企业联盟。因不甘心被中国企业抢占市场份额,他们举起专利收费的大棒。1999年6月,6C宣布“DVD专利联合许可”声明,要求世界上所有生产DVD的厂商必须向他们购买“专利许可”。2000年11月,6C又出台“DVD专利许可激励计划”,表示在2001年5月1日前执行专利许可协议的企业,可以享受25%的价格优惠。6C专利缴费将中国DVD企业逼得是走投无路,就在2003年11月举行的广交会上,又有6家生产DVD的中国企业因未交专利费而被逐出会场。专利费成了中国DVD企业的切肤之痛。

    IEC佛罗伦萨会议10月举行,中国方面为参加会议的准备工作8月就紧锣密鼓地开始了。赵复中请来飞利浦公司专门负责标准的专家对EVD标准进行了考察和评价。结果令人兴奋???EVD标准是过硬的,经得起检验,可以推出去一拼。特别是针对6C对国际标准组织的傲慢态度,赵复中和飞利浦专家也形成共识: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撇开技术因素不谈,单就人和这一点,EVD新标准也可以抢得一分;如果把技术因素考虑进去,成功的把握就更大。飞利浦专家还对申请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些细节问题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

    接下来,阜国公司开始着手EVD技术标准英文版本的编译工作。对此,上海市政府解囊相助。上海市信息办牵头组织,从上海交大、上广电等单位聘请语言和技术方面专家10多人前来助战帮助翻译文本。在上海汽车招待所,上海信息办的领导和工作人员奔前跑后张罗后勤服务,十多个人奋战一周。他们清楚地记得9.11美国纽约遭受恐怖袭击时,他们正在没日没夜废寝忘食地忙碌着。

    10月15日,佛罗伦萨迎来了国际电工组织国际暨标准化组织举行的第65届年会。根据类别不同,EVD被分到了TC100多媒体音频视频系统与设备技术委员会中的属于大容量存储的TA8组。TA8组不是一个临时组,而是一个常设组,参加会议的人员分别来自日本、美国、荷兰和其他一些欧洲国家的代表共40多人。TA8这一届的组长则由来自日本某公司的代表担任。

    对于中国EVD的代表们来说,参加佛罗伦萨会议,他们志在必得,已经作了充分的准备。会议开始后,情况基本与他们判断的一样,进展顺利。在讨论中,关于EVD标准的提案没有遭到反对,被代表们接受了。只是日本代表提出了一个与技术无关紧要的问题。日本代表认为EVD的标准不应该在TA8组受理,而应该到DVD论坛去,理由是EVD与DVD差不多。对日本代表的提议,中国的代表当即表明立场:EVD与DVD完全是两个基于不同技术、面向不同应用的不同产品,EVD不是改进的DVD,因此不应该去DVD论坛。对于中国代表的立场,与会代表纷纷表态给与支持。作为组长的日本代表看代表们意见比较一致,也就没有再坚持。

    按会议程序,会议结束前一天,会议各组的会议纪要将在网上予以公布。

    会议还剩最后一天,代表们纷纷外出领略佛罗伦萨和罗马美丽的风光去了,惟有郝杰对最后的受理结果放心不下,他总觉得事情进展得太顺利反倒有些不那么对头。他没有外出,而是早早地跑到电脑前,守在那里时不时地查询,等待看到TA8组的会议纪要。

    到傍晚5点,其他各组的会议纪要都陆陆续续提交到了大会文件服务器上了,惟有TA8组的会议纪要仍然是姗姗来迟,不见踪影。

    郝杰焦急地等着,一直到晚上7点,TA8组的会议纪要才提交到服务器上。一看内容,郝杰懵了。TA8组不仅没有受理EVD申请,而且明确指示,EVD去DVD论坛申请。理由与日本组长在会上表达的一样:EVD不属于TA8组,因此申请不应该由TA8受理。

    “这不是事实!”郝杰像一头狮子,被激怒了。

    当晚,中国代表团紧急召集会议研究对策:代表们一致推断,这一结果绝对不代表会议的结论,而只代表日本代表的意见。很明显,日本代表利用作为组长的职权篡改了会议的结果。

    中国代表团决定必须抓住会议最后一天TC100分会闭幕式的机会,千方百计扳回被动局面。

    决定性的时刻到了。闭幕式刚刚开始一会儿,郝杰就站起来义正辞严地质问:“请问IEC和ISO究竟是一个什么组织,是一个国际组织,还是一个行业联合会?”

    “当然是一个国际组织,这有什么问题吗?”分会主席虽然莫名其妙,但还是礼貌地回答。

    “既然是一个国际组织,那为什么当我们提出EVD标准申请时,委员会要求我们向DVD论坛这样一个企业联盟提交标准申请?”

    “如果IEC/ISO认为我们的提案有问题,可以提出来,要求我们解释、说明或修改都可以;如果认为我们不能申报国际标准,也可以否决。但为什么要指示我们去某一个企业联盟提交提案?”

    “依据是什么,我们不知道。在逻辑上,我们无法理解,各位有公心的代表也不能理解。可是TA8组的会议纪要却记载了这样一个不合逻辑的决定。”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局,我们认为只能有一个解释,那就是TA8组的某些人在工作上出现了严重的失误,而这种失误源于利益上的冲突。他们不能代表IEC/ISO,只能代表某些企业的利益。对此,我们表示严正抗议。”

    面对质问,TA8组的组长和其他来自日本的10多名代表无言以对,来自飞利浦公司的荷兰代表率先发言支持中国。德国、美国等国家的代表也纷纷表示对TA8组做出的结论感到难以理解,不可接受。

    听完各代表的发言和彼此的辩论,分会主席最后做出结论:第一,接受中国方面关于EVD的提案请求;第二,提案的所有文件越过TA8工作组,而直接向TC100分会秘书处提交;第三,要求TA8组组长按照分会决定修改会议纪要。当分会主席说完这一番话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两点钟了,TC100分会比预定闭幕时间延迟两个小时。闯入国际组织,EVD首战告捷。

    高举高打锁定标准,政府超前决策

    EVD出师国际标准组织,虽然遭遇日本代表的封堵,但这毕竟只是一个插曲,最终结局还是按照中国代表预期的那样实现了,整个战局的发展应该说总体上掌控在中国代表的手中。

    EVD成功获得国际标准组织受理对于EVD决策者来说是一件值得欣慰的事。因为EVD标准之战本身就是决策者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在技术和市场之争中,参与国际竞争的一次大胆尝试。这场标准之战不是走一步看一步经验式的作战,而是从一开始就有明确意识要瞄准市场打一场现代战争。这场战争的特点是高举高打。

    所谓高举高打,就是打击锁定的目标不是一般层面的目标,而是最高层面,不战则已,战则直取三军上将之首级。围绕市场展开的技术搏杀基本上是在三个层面上展开的,最低等的层面是技术,第二等层面是专利技术和专有技术,而盘踞在最高层面上的则是标准。在每一个层面上,技术所决定的对市场的控制力是不同的。等级越高,掌控市场的能力就越强。正是出于这样的认识,EVD之战,一开始就锁定了技术的最高等级???技术标准,掌握了标准就如同掌握了战场的制空权。

    在开始时,企业界对是否打这场标准之战思想上并不明确,为此曾经展开过热烈的讨论。那是在1998年,信息产业部科技司高技术处召集国内一些有规模的企业研究面对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对策问题,思考我们拿什么参与国际竞争。当时,一些企业并未意识到标准战略的重要性,而是沉迷于暂时在市场上取得的辉煌战绩。

    有观点认为,我们的竞争优势不在技术而在市场。理由是:第一,我们的生产成本低,因此具有无与伦比的价格优势;第二,我们有系统的销售网络,一些厂家的直销店遍布全国;第三,我们的一些产品的品牌有很高的知名度,市场认知度高。总而言之,就是说国内市场完全在我们控制之中,国外企业要进入国内市场,也需要借助我们的渠道。事实上,当时有些国产家电产品在国内市场占有率确实很高,如格兰仕、TCL。TCL彩电能够占领市场,进入三甲,靠的就是建立销售网络,其网络遍布在全国3000多个县;格兰仕微波炉以低于国外几乎1/6的低廉价格一举将国外微波炉在中国市场上扫地出门。

    与这些观点所不同的是来自政府管理层面的观点。1999年,国家经贸委和信息产业部在思考进入WTO后的国际竞争战略和国内竞争战略时,就一致认为,国内企业在价格、市场和品牌方面确实有一定的优势,但是这种优势是暂时的,而不是长远的。尤其是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市场瞬息万变,谁也不能保证一时红火的生意就一定能红火一世。

    特别是随着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有些迹象已经显露出来,优势有可能变为劣势。就成本而言,国内企业的成本优势来源于国内极低的劳动力成本,这一点在加入WTO之前国外企业就可以做到,国外企业可以在国内建厂,以降低劳动力成本,加入WTO之后,国外企业的触角可以舒展得更加遥远、更加自由。另外,随着国内生活水平提高,国内劳动力成本也在相应提高,相比东南亚其他国家,如越南、菲律宾,国内劳动力成本的优势正在急剧下降;就市场而言,加入世贸组织,我们承诺开放零售市场。当时的趋势是家电销售已经开始从厂商的直销店向专业店过渡。这方面,美国已经很成熟,中国的国美、大中也开始露头。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预见靠厂家自己经营的几千个直销店是难以抵御国外像沃尔玛这样的专业店的进攻。

    时任信息产业部科技司副司长的陈小筑和毕开春、韩俊两位处长以超前的敏感认识到技术、专利和标准在市场竞争中的决定作用。他们认为市场竞争的背后是产品的竞争,而产品竞争的背后是技术的竞争,技术竞争的背后是专利、专有技术等知识产权的竞争,在这些竞争中最高层面的竞争则是标准的竞争。掌握了标准,就掌握了未来的市场,就掌握了未来产业发展的主控权。因此,从战略角度出发,他们建议中国的家电产业必须通过某种形式打造自己在技术方面的核心竞争力。

    信息产业部官方的预言很快在市场上得到了应验。

    1998年的中国家电市场当即便遭遇了一场围绕标准而展开的技术之战。6C推出DVD使中国人自己发明的VCD受到严峻挑战。面对DVD,国内企业无论从核心技术,还是组装技术,都没有掌握。为了抵挡DVD的猛烈冲击,达到延缓VCD退出市场的目的,中国企业希望继续挖掘VCD技术的潜力。当下便推出了CVD和SVCD,形成以步步高和新科为代表的南北两派分庭抗礼的标准之争。

    CVD和SVCD各自宣称是VCD的下一代产品。为争夺市场,双方展开了大规模的宣传攻势,甚至出现联名宣战的混乱局面。对于这场争斗,最终以行政手段确立了标准。新科获得了胜利,而步步高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60万台CVD在市场上被收回粉碎。

    CVD和SVCD在国内展开的标准之争可以说算是一次预演。如果说这场发生在国内企业间惨烈的争斗已使人们对标准的价值有所感悟的话,那么随后接着发生的6C索要DVD专利费的问题则使中国企业对抢夺标准产生了迫切的需求。

    经过全面分析和认真研究,信息产业部认为有必要作一次尝试,先发制人,在产业上打一场标准之战。鉴于家电产业竞争最激烈,影碟机面临的形势最严峻,信息产业部决定从影碟机入手,打造中国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一场有意识有计划有组织的系统的标准之战就此拉开帷幕。

    1999年5月,陈小筑、毕开春、韩俊将国内影碟机骨干企业和一些研究院所召集在一起,提出产学研用结合联合搞共性技术研发,瞄准高清电视,研发新一代高密度数字激光视盘系统技术。

    信息产业部的提议得到影碟机企业的热烈响应,新科、先科、厦新、熊猫、步步高、万利达等一批企业积极参与。1999年10月,经贸委正式批准组建“中国数字光盘技术联合体”,并列专项,拨款1000万,要求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联合,2001年完成计划任务。

    联合体成立后,由新科电子的秦志尚总经理担任首任轮值主席,并成立了由联合体各成员单位技术负责人和其他专家组成的技术总体组,每个月都要召开一到数次技术总体组会议。三次会开过,大家开始对联合体的工作方式和效率产生看法。当时作为专家被特别邀请列席会议的郝杰也注意到这一点。

    郝杰就联合体现状提出了系统意见。他指出,联合体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参加技术总体组的各单位技术负责人每次来开会时,尚能够集中精力研究问题。但是回到企业,受日常工作干扰,就不能保证全身心地投入项目研究;第二、联合体管理松散,不利于集中攻坚,当时的方法是试图把项目分解为十几个子项目,由各个企业分别攻关,对于攻关中的问题再通过技术总体组的协调会解决,时间周期长,不利于高效解决;第三、最严重的问题是在利益问题上没有明确的游戏规则,将来可能导致恶性竞争。联合体内部企业之间存在利益上的充分竞争,假设研发成果出来了,就很难避免企业之间你争我斗,对各自拥有的技术相互封锁;第四、还存在交叉许可的问题。技术研发的过程不可能闭门造车,有时一定要与人合作,而合作就会有交叉许可。联合体内十几家企业人人都去交叉许可,最后必定要竞相杀价。

    基于以上的分析,郝杰提出一个解决方案:建议按照现代企业制度,把联合体转化为一个实体,成立一个股份公司;联合体的各企业成员变成股东,公司发展的方向由股东决定;公司实体负责招兵买马,具体操作。

    郝杰进一步解释这种方式的有益之处:首先成立一支专职突击队,可以全心全意地从事技术攻关,不受干扰,不会因沟通不畅而相互制肘,效率会大大提高;其次,股份制有利于限制联合体内部企业恶性竞争。一名股东只有一票,在公司里,股东所代表的企业的利益会得到充分的保障,而如果该企业的行为有损于其他大多数股东企业的利益,那么它也必然会受到约束和限制;第三,企业的竞争目标长期稳定。联合体的企业追求的是标准之争,这一目标雷打不动。个别企业即使为追求自己的利益要改变联合体企业的方向也不容易,因为会受到其他股东的限制,也就是说除非四分之三的股东都同意,否则公司的方向是不会轻易改变的;第四,当所有的研发成果为这个公司所拥有时,用这个公司作为标准的制定者和维护者,具有连续性,对外谈判也具有权威性。公司既可以控制中外谈判,又可以控制市场,比如都是股东,如果有一个股东挑起恶性竞争,公司就可以相应提高对其的授权许可费,这是一个很有效的调控手段。

    这个建议得到了时任信息产业部科技司司长徐顺成、副司长陈小筑和毕开春、韩俊两位处长的支持,也与当时联合体轮值主席秦志尚的想法不谋而合,并得到了其他各成员单位的广泛共识。为集中力量,切实提高效率,保证专项能够如期完成,更为了保护专项研发中产生的专利和专有技术等知识产权,联合体举行第二次会议决定注册成立联合体的实体企业北京阜国数字技术有限公司,联合体各成员单位均成为公司股东,各成员单位之间松散的合作通过资产纽带转变为紧密联盟。郝杰受命负责筹建联合体实体公司。2002年3月1日,经信息产业部科技司认可,北京阜国数字技术有限公司正式成立。《科技日报》/记者阎新华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DOIT » 中国EVD国际标准之战的风雨征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