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浩哲:戴尔存储让管理更高效

今年9月,戴尔2012存储论坛在苏州市正式开幕。此次论坛以“流动数据,源于设计”为主题,进一步推进高效且全面的虚拟化解决方案,以帮助简化数据中心,满足用户的IT和业务需求。

在今年的戴尔存储论坛上,我们看到了关于张家港卫生局的应用案例。张家港是在长江和沿海两大经济交汇带的一个新兴工业港口城市。张家港是苏州的一个县级市,全市的总面积是999平方公里,陆地面积是777平方公里,有8个镇,一个现代林业示范区,户籍人口是90万,常住人口是120万。

张家港市医疗机构总共有8家市级的医疗卫生单位,公立医院是7家,民营医院是27家,是全国比较典型的,大部分医院都已经民营化、私营了。社区卫生中心是8个,社区卫生服务站是231个,总共有医疗的开放床位数是5615张,全市卫生系统职工是8249人。

据张家港卫生局信息中心主任刘浩哲介绍,目前卫生局的数据中心和下属的所有医疗机构都已经实现了联网,实际接入的计算机数接近4000多台。在这些计算机上都能够通过专网实现跨机构、跨部门的居民健康档案的调阅。这些终端,比如说医生的电脑和护士电脑上产生的数据,比如说看病的诊断数据、检验检查的数据,都能够数据的传输总线进入到张家港市的数据中心。每天大概诊疗的数据量在1.3万多人次左右。目前张家港卫生局数据中心给125万人的常住人口建立了健康档案,远远超过了国家卫生部建档的要求。

硬件方面,张家港卫生局共有有9台戴尔EqualLogic存储。共有30多家医院,还在20家医院部署了数据的前置交换机,前置交换机物理机是20台,每台机器是按照1比个的比例进行了虚拟化,就是20家医院各部署一台物理机,每台物理机上再运行三台虚拟服务器,可提供影像、心电和诊疗数据的及时传递。而管理整个卫生局数据中心的工作人员也仅有三人,可见效率非常之高!

我国医疗行业进入高速发展时期

谈到医疗信息化的发展,刘主任表示,现在整个医疗卫生信息化现在是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很多规划从卫生部到基层规划的落地中间的过程都非常快,但是有些规划确实不够长远。因此就会遇到困难,很短的时间内要建立一套系统来适应业务。在这里就需要底层架构非常灵活,数据的架构、存储的架构都要非常灵活,所以张家港现在走的一条路是全部虚拟化。从存储到前台的应用全部走虚拟化,资源可以任意调拨,这样在需求不明确的情况下,突发性需求出来的情况下,就可以很合理地调配资源,以满足今后的发展。

医疗行业对存储要求相对较高

现在医疗卫生信息化最主要的目标就是给每一个居民建立一份电子健康档案。这份电子健康档案分析了一下,其实数据量对于现在的存储容量来说不是太大。一个是单个的数据不是太大,但一些影像文件却会特别大,比如说一张CT片子只有两三百K,但是这样的文件会很多。一个人CT扫描检查会产生6000多个这样的小文件。但这些文件不是都有用的,所以怎么样合理地规划,包括收集每一个人的健康信息则非常重要。

信息的部门只负责把这些信息汇总起来,不负责去应用。而到了相关的慢性病管理,就是说社区医生要上门随访或电话随访,这个时候对这个数据就有应用了。首先要知道自己辖区内有多少慢性病患者,或者有多少今天医院直接诊断出来的,就是说已经有慢性病的。同时要知道上门随访的时限,上门随访之后会采集基本的健康信息填入到系统里面去,然后形成完整的慢性病管理的计划。因此,管理对于医疗行业来说至关重要。

戴尔存储让管理更高效、更安全

谈到安全性,刘主任表示,首先是快速恢复。比如说可能被病毒、黑客入侵,就需要快速的恢复。戴尔所有的流动数据产品,包括今天看到的EqualLogic和Compellent,都会自带CDP的功能,这在张家港的信息中心也在广泛使用。原来有个概念,机器猫里面有一个工具叫时光机,如果出了问题,可以回到五分钟前或十分钟前。作为政府的机构需要一个24×7的持续运行,这是通过内置的 CDP的功能来实现。

还有一种安全是物理的安全,有一个点坏掉的话,有没有什么办法把业务快速切换,这个时候用的是存储的虚机,相当于把这个数据在两个物理上独立的设备之间,有一个自由的切换,一下切到A,一下切到B。在这种情况下如果A点,当然前提是两个数据中心有不同的供电系统、网络系统,如果有一边断的话,服务器在不中断的情况下切换到另外边,从逻辑说是快速恢复,从物理上也是无缝切换。而戴尔的存储产品则能够通过技术和软件来解决上述这些问题。

戴尔的售后服务值得信赖

关于对硬件诉求点的排序,刘主任表示:张家港卫生局在选择硬件时,会优先性能、简化管理以及可靠性,其次是能耗和成本。

为何选择戴尔?这个问题也更加值得关注。刘浩哲主任称最重要一点是相信戴尔的服务。因为其他品牌产品也用过,但是要说一个产品不出问题是不可能的,但是出了问题怎么解决、多长时间来解决,如何更好地解决,这些都是戴尔给了张家港卫生局一个比较好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