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分享至上”的移动互联时代,闲置的资源终于有机会贡献出更多价值,一家名为Joome(捉米)的创业公司现在想告诉我们,如果大家都愿意将自己闲置不用的网络资源提供别人分享,这些被遗忘的无线带宽,就能集聚成一个容量巨大的网络,免费Wi-Fi随便用,将不再是梦想。
草根版的“智慧城市”网络
去年起,上海开始推动“智慧城市”,其中重要的一项内容,是由电信运营商将WiFi覆盖到公共场所和热点区域。然而,这些WiFi热点的免费使用时间通常很短,一旦超过时间,仍要支付费用。于是乎,人们喜闻乐见的草根版“智慧城市”无线网络应运而生,它的精神,是免费和分享。
“其实每个人都会时不时建设自己网络,我们在家里用iPad搜索WiFi网络,会有很多搜索结果。市面上有很多不法商贩教我们去‘蹭网’或‘偷网’,这是非法且不安全的。但是如果用正当的方式将这些闲置网络资源集合、衔接起来,就会形成庞大的免费WiFi网络,这就是创办Joome的初衷。”Joome联合创始人邢子殊告诉笔者。将分散的WiFi集合起来,或许这样民间的网络,才是真正集合“民智”的“智慧城市”。
这个项目的开展方式很简单:愿意参加分享活动的用户,可以申请加入Joome,Joome将向他们免费邮寄一个特殊的无线路由器,根据网站提示,对路由器的后台进行设置,就能把自己闲置的WiFi资源分享出来,即便没有得到Joome的专属路由器,用户也可以利用其对外开放的API和操作系统,把自己的路由器改造出具备Joome功能。邢子殊说,“比方说一名用户家里的带宽为4兆,他自己用2兆,分享2兆作为Joome的公共WiFi资源,它们会被分成隔离的两个区域,两者互不影响。当他注册为用户,成为无线带宽提供者之后,就拥有了使用他人带宽的特权。之后无论用户在哪里,只要看到名为 ‘JoomeNet’的热点,就可以自动接入,再也不需要输入账号和密码。”
目前,Joome刚刚完成内测,内测期已有1000多人参与,平均每天在网的用户约有500人。在Joome的设想中,整个网络将是一个“聚沙成塔”的模型,随着带宽提供者的不断增多,JoomeNet的覆盖面也越来越大,而受益的用户也会越来越多。它所提倡的分享并不是单纯的付出,其拥有的积分机制,会对用户的分享行为进行评分,而获得高分的“分享英雄”,可望在将来得到Joome经济上的回报。
商家、用户两端得益
WiFi分享模式从一出生起,就比运营商拥有更微妙的优势。
“从网络资源上来看,我们推荐用户使用闲置资源,不会牵扯出多余费用;而路由器成本、网络架构的搭建和维护成本都由我们来负责。”邢子殊说道。
Joome的商业价值,将在规模化之后渐渐体现,诸如咖啡厅、餐厅等商家将和用户同处一个闭环网络,商家只需开放一部分网络资源,就能招徕用户去店里上网消费。一个普通用户在热门商圈用自己的账号连上Joome网络后,可以看到那些提供免费WiFi的咖啡馆或餐厅。如果你打算去咖啡馆里歇歇脚,并且购买了一杯美式咖啡,可以用Joome账号打折……
在和邢子殊的交流中,可以隐约看出Joome未来的“野心”,对此它们也并不讳言。对这家创业公司来说,WiFi分享只是一个“入口”,在推动商家和用户互动的同时,未来还可以在分享WiFi平台上发布广告,帮助商家了解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如果条件成熟,Joome可以向更高层次、需要个性化服务的商业用户收费。
Joome的设想是,未来在个人和商户的功能上不会分得很开,大家都能购买自己所需要的功能。比如社交和宣传,如果一个人想要在网络里聚集一个圈子的人群并宣传自己,那么可以付费来购买相应服务。而对于商业公司,这种模式同样可行。
安全是道难过的“槛”
分享WiFi是一个美妙的蓝图,但在实际推进过程中,却面临着种种未知的风险。今年3月,某咖啡吧发生WiFi“钓鱼事件”,令业界震惊。互联网安全专家李铁军表示,运营商的WiFi大都采用“Web网页”认证方式,每个人都有唯一的用户名和密码;而类似Joome这种自建的WiFi网络往往采用空口加密,所有人通过同一个密码进入网络,有的甚至连密码都没有,容易被人入侵。
Joome作为一个免费分享的网络,形态不稳定,网络资源极其分散,如何才能保障每一位资源提供者的安全?在这一方面,Joome当下的设想颇为模糊。“我们会在技术顶层上做好安全防范,以保障网络的安全。”邢子殊这样解释道。但是,在整个架构中采用什么标准的安全手段?技术力量如何?一旦遇到突发情况如何应急处理却没有明确答案。事实上,连天涯、CSDN这样的大型网站都能被轻易攻破,一个衔接分散、机制薄弱的民间WiFi网,更容易成为黑客们的盘中餐。
Joome的稳定性也令人怀疑。虽然,其合伙人之一的毛向辉认为,分享主义可以将庞大、分隔的世界转化为展现出超级智慧的社会化大脑,但分享主义却不可避免地遭遇多样的人性。从理论上来说,每台Joome路由器的覆盖范围的半径是200米,最多可容纳50人同时上网。只有当其热点覆盖到足够大的范围时,用户才能享受到这一网络带来的便利。如果区域内某个用户突然退出这项服务,网络就会遭遇“断层”,并影响其他用户的使用感受。糟糕的是,Joome暂时没有任何办法约束这些行为的发生,因为所有的服务都基于“主动分享”的原则。
此外,Joome表示,如果某一名网络提供者遇到了技术问题,比如路由器故障或不会使用,他们将提供上门服务。问题在于,以目前仅仅10余人的公司人力,要应对天津、北京、上海等服务区域、即便只应对1000多名用户,也绝对供不应求。网络的安全稳定,将是Joome亟待考虑的大问题。
“分享理念”或将受运营商冲击
分享免费WiFi,还将受到运营商的冲击。近日,郑州60路公交车一位车长,想自费开通车载免费WiFi让乘客蹭网,受到网友的追捧。没想到当“WiFi公交上路”之时,却被领导叫停,缘由是该公交与另一家通信商有合作协议,免费公交WiFi计划只能搁浅。
Joome的模式,是用运营商提供的资源去“挖运营商的墙角”,运营商们显然不会袖手旁观。一名基础运营商业内部人士小F透露,比如某用户家里有了10兆的光纤网络,他只使用2兆,把另外8兆都拿出来接入分享网络,运营商知道后,可能就会屏蔽该用户路由器的一些功能。在商家方面也是如此,不少运营商都和宾馆、酒店、咖啡厅有WiFi合作,Joome等自建分享网络的加入,自然会对这些业务形成冲击。对此Joome并不这么认为,邢子殊表示,Joome的模式和运营商不会冲突,反而会形成互补。“双方发力的点不同,运营商的WiFi热点大都集中在室外,而我们主要在室内。”不过他的这一回答有点问题,当下基础运营商的WiFi热点建设正四处开花,并没有“室内室外”一说。随着WiFi的发展,运营商更稳定安全的网络和更先进的技术水平,将对WiFi的免费分享带来冲击。
只有把自由网络覆盖到更多的地区,商业计划和公司才会变得有价值。和运营商相比,Joome缺乏资金、更缺乏人力。目前,Joome现在的公司运营资金来自三位联合创始人的自有资金投入,正在积极寻求A轮融资。看来,要真正实现其官方博客上那段“让所有人走到任何地方都能有免费的Wi-Fi可以用”的豪言,Joome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过,可以看到的是,免费和分享精神正在起步,未来充满期待。
形形色色的WiFi分享
FONTechnol ogy S.L.是一家在英国登记注册的公司,它于2006年开始推行全球无线网络建置计划。该公司希望汇集全世界人的力量,借由分享出个人的无线小网来构成全球性的无线大网,使全世界的人都能受惠于更便宜甚至免费的无线网络。该公司以“运动”号召各界响应,故其宣传标语为“FONMovi mi ento”,即“FON运动”之意。加入FON网络的人叫做“fonero”。
瑞典一家名为AnyfiNetworks的公司日前发布了一个全新的WiFi解决方案。它可以让用户在任何一个点都能访问自家的无线网络,该公司的CTOJohan Al mbl adh将其描述为一个可以随身携带的Wi-Fi网络。据Anyfi公司的高管表示,用户在家里连接上WiFi后,一旦出门,它可以准确找到用户使用过的家庭网络,并完成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