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AI大模型技术产业正从一场“算力狂欢”步入依靠“数据决胜”的新阶段。在2025中国数据与存储峰会(DSS 2025)现场,如何让海量数据跨越孤岛、转化为高质量的行业知识,成为全场关注的焦点。

峰会期间,联想凌拓首席运营官林佑声与联想凌拓产品营销总监崔畅接受了DOIT传媒的专访。这次对话不仅聚焦联想凌拓的新品,还探讨了企业如何构建AI-Ready的数据底座,帮助企业破解AI落地“最后一公里”的难题。
从关注算力堆叠到关注数据价值的转变
回顾过去两年,企业在AI布局上往往侧重于GPU算力的堆叠。然而,随着AI大模型深入行业场景,算力不再是唯一的瓶颈,数据的质量与管理效率成为了新的挑战,数据的重要性越发显现。
林佑声在采访中表示:“过去我们谈AI更多是关注算力的堆叠,但从今年开始,趋势变了。更多企业用户开始关注如何更好地让更有效、更高价值的数据与AI结合。”
他指出,企业在培育新质生产力、推进AI落地过程中面临三大共性挑战:
首先是数据的孤岛化与低质化难题。散乱的数据无法形成合力,严重制约AI潜能的发挥,需要整合数据来提高数据质量。
第二,混合环境的复杂性阻碍了数据与AI的结合。如今企业的数据分散在云端、边缘和本地机房,调度效率与安全性方面都存在问题。
第三,通用模型与行业场景的割裂。许多AI大模型都是用互联网上的通用数据训练而来,难以直接解决垂直行业的具体问题,无法与行业有效结合。
对此,联想凌拓的解题思路非常清晰。林佑声强调,通过Metadata Fabric为数据打标签、做规整,再配合NetApp ONTAP存储来管理数据,利用AI数据引擎——AIDE帮助企业实现数据与AI算法的精准匹配。
新品三箭齐发:技术架构的全面革新
为了支撑这一战略,联想凌拓在不久前发布了三款重磅产品:联想存储智能体LiSA、NetApp AFX全闪存储以及ThinkSystem DS系列块存储平台。联想凌拓产品营销总监崔畅从技术架构角度,详细拆解了这三款产品的核心突破。
首先是LiSA,它不仅是一个面向混合多云环境的智能数据解决方案平台,具备存储成本优化和超强的扩展能力,还具有融合行业解决方案的能力。比如,它为制造业构建了质量追溯体系,还能面向医疗行业提供“救急1110灾备一体化解决方案”。
NetApp AFX全闪存储是另外一个重头戏,这是一款专为AI而设计的产品。其硬件架构采用了全解耦架构,存储性能和容量可以单独扩展。而软件部分则采用了NetApp久经考验的ONTAP操作系统,技术成熟稳定。
崔畅介绍,NetApp AFX支持457GiB/s的性能带宽和最高128节点的线性扩展能力,这对于AI场景需求至关重要。其主要功能是帮助用户对接AI相关的数据,与AIDE对接后,让数据与AI进行充分结合。
此外,ThinkSystem DS系列块存储系统则堪称是核心业务的“定海神针”。针对金融等对稳定性要求极高的核心数据库场景,它以快速、稳定的SAN存储能力著称,守住企业数据的安全底线。
总结而言,ThinkSystem DS系列负责传统块存储擅长的核心业务领域,而NetApp AFX、LiSA则是联想凌拓在AI战略上的三大重要组成部分,用于解决企业在推进AI落地过程中面临的共性挑战。
站在巨人肩膀上,行稳致远
联想凌拓是NetApp和联想集团两家公司成立的合资公司,林佑声表示,两个母公司都是全球领先的科技公司。联想凌拓希望将领先的技术更有效的落地,让技术与本土客户需求结合。
近几年来,联想凌拓也在积极适配国产化技术生态。崔畅介绍,目前联想凌拓自研的分布式存储已经适配国内常见的硬件平台。此外,在数据安全领域,联想凌拓也在积极响应国家在安全合规方面的要求,全力推动国产化技术的生态建设。
谈到未来三五年的发展时,林佑声表示,联想凌拓正着手构建更加开放的技术架构、壮大生态伙伴体系并完善服务体系,通过全方位的升级,更贴近本地化需求,真正发挥出联想凌拓的自身优势,站在两个巨人的肩膀上走得更远。
打通AI落地的“最后一公里”
林佑声表示,联想凌拓正从创新技术、产品方案和人才服务体系三大维度攻克AI落地的“最后一公里”难题。
在技术上,通过元数据管理与数据整合提升数据价值,让数据更好的与AI结合;在方案上,通过行业化场景打造让AI真正贴合业务需求的解决方案;在人才与运维层面,提供专业的AI运维与服务支持,适配多云与混合IT环境。
联想凌拓此次展现出的并非单一的存储产品力,而是一种全栈式的数据管理思维。在AI逐步走向深水区的未来,联想凌拓正在用智能化的数据基础设施,帮助企业释放数据潜能,让“智能涌现”成为触手可及的现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