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白宫玫瑰园里的镁光灯下,特朗普与孙正义、奥特曼并肩而立,宣布5000亿美元的“星际之门”计划启动,号称将建立人类史上最大AI基础设施。半年后,宏伟蓝图缩水为俄亥俄州一座小型数据中心,而OpenAI已悄悄转向甲骨文签下300亿美元合同。

而就在今天,白宫又发布了人工智能(AI)行动计划,提出了一揽子政策建议与产业举措,旨在巩固美国在AI领域的全球领导者地位。这一计划围绕三大支柱展开:加速创新、在美国本土构建AI基础设施,以及让美国硬件和软件成为全球AI创新的“标准”平台。
文字编辑|宋雨涵
1
政策大转向
特朗普的AI行动计划
特朗普在1月上任首日废除了拜登的AI安全行政令,随后任命萨克斯领导制定新政策。经过六个月酝酿,这份名为“赢得AI竞赛:美国AI行动计划”的蓝图于7月23日正式发布。
计划核心围绕放松管制、能源扩张和对抗中国三大主轴展开。28页文件列出了90多项具体行动,涵盖加速创新、建设AI基础设施和国际领导力三大支柱。
一、加速创新:放宽监管,激发市场活力:
《AI行动计划》的关键目标之一在于加速人工智能领域的创新进程。为实现这一目标,特朗普政府制定并推出了一系列放宽监管的政策举措。该计划提议对许可审批流程进行改革,同时简化环境标准要求,以此加快与人工智能相关的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步伐。此外,联邦政府计划广泛征集企业与公众的意见,全面梳理当前阻碍人工智能应用推广的监管政策,并依据这些反馈推动相关法规的撤销或调整。这一“松绑”策略的核心目的,是为人工智能企业营造更加宽松有利的发展环境,充分激发市场活力,进而推动技术的快速迭代升级与广泛应用。
2025年2月,白宫曾就AI行动计划公开征集各方意见,其整体框架延续了特朗普2019年首次签署的《美国人工智能倡议》精神。值得注意的是,此前拜登政府的AI政策更侧重于风险管理,例如在2024年3月发布了联邦AI使用指南。而此次特朗普政府明确废除了拜登政府2023年10月颁布的AI安全行政令(14110号),认为该行政令“过度监管,严重遏制了创新活力”。相比之下,特朗普政府的政策则聚焦于“解除束缚”,旨在充分激发私营部门的创新潜能。
二、构建基础设施:能源保障与数据中心建设:
AI技术的持续进步高度依赖坚实且强大的基础设施支撑,其中数据中心与能源供应更是重中之重。该计划着重指出,必须确保美国具备充足的电力资源,以支撑高能耗的AI数据中心稳定运行。为此,特朗普政府提议,应重点加强现有电网的稳定性,并采取有效措施提升输电系统的整体效率。同时,计划还明确建议,应优先发展那些既可靠又易于控制的电力来源,例如核能以及先进的地热发电技术。此外,为加速基础设施建设进程,为AI产业的蓬勃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该计划还要求进一步简化数据中心、半导体制造设施以及能源基础设施等项目的许可审批流程。
三、全球主导:推动美国技术成为全球标准:
在全球科技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AI行动计划》明确提出要让美国的硬件和软件成为全球AI创新的“标准”平台。特朗普政府计划通过行政令推动AI计划,包括利用美国国际开发金融公司(DFC)和进出口银行,支持美国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的部署,包括向盟友提供包含硬件、软件及标准的美国AI系统,确保其成为全球创新基础。此外,计划还要求联邦政府采购的所有大型语言模型必须保持中立、无偏见。通过这些举措,美国试图在全球AI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确保其技术标准和价值观的广泛传播与接受。白宫AI事务负责人戴维·萨克斯强调,AI将重塑全球力量平衡,美国”必须赢得这场竞赛”。
2
全球影响:
技术霸权与地缘竞争
1、对华竞争的“全面围堵”
《计划》明确将中国列为“主要竞争对手”,要求在技术创新、模型开源、基础设施等领域保持领先。例如,计划强调通过出口管制完善半导体制造领域的管制空白,防止中国利用美国技术强化自身能力。美国媒体忧虑,中国在AI应用(尤其是制造业和机器人领域)的快速崛起可能使美国输掉整体竞争。
2、技术出口与盟友体系重构
美国通过“全套AI出口套餐”(包括模型、硬件、软件)拉拢盟友,要求商务部主导设立项目,推动符合美国安全标准的交易。例如,允许英伟达、AMD向盟友出售先进AI芯片,但强调“鼓励伙伴遵循美国控制,不补位”。这种“技术联盟”策略旨在构建以美国为核心的全球AI生态网络。
3、全球基础设施竞争
美国计划通过5000亿美元的“星际之门”项目(首期1000亿美元)建设数据中心,并推广美国技术标准。与此同时,中国在“东数西算”工程框架下加速布局算力网络,全球AI基础设施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
三、星际之门的困境:千亿豪赌的裂痕
当特朗普在华盛顿宣布AI新政时,硅谷正见证今年最戏剧性的商业故事瓦解。1月21日,特朗普站在白宫玫瑰园,与软银孙正义、OpenAI奥特曼共同宣布启动“星际之门”(Stargate)项目——号称人类史上最大AI基础设施计划。
“星际之门将立即投入1000亿美元,把美国变成AI算力大陆”,特朗普当时宣称。该项目计划四年内投资5000亿美元,建设20个超大规模数据中心,创造10万个就业岗位。
半年后,愿景遭遇冰冷现实。《华尔街日报》报道显示,该项目至今未完成任何数据中心交易。原定得州阿比林的大型设施建设陷入停滞,计划缩水为俄亥俄州一座“小型数据中心”。
《华尔街日报》援引知情人士的话报道称,OpenAI与软银作为项目联合主导方,一直在选址等关键问题上存在分歧。而另外两家合作伙伴,甲骨文公司与阿拉伯联合酋长国MGX科技基金目前的具体作用和投资规模不明。甲骨文首席执行官沙弗拉·卡茨上月在电话会议中告诉投资人:“‘星际之门’尚未形成。”
似乎是为了回应《华尔街日报》的爆料,当地时间周二,OpenAI发表声明,宣布与甲骨文就额外开发4.5吉瓦“星际之门”数据中心达成协议,公告没有透露建成的时间或潜在选址。但OpenAI强调,得益于合作伙伴的强劲势头,预期“星际之门”将超越最初的承诺。
未开启的“星际之门”
与崎岖的霸权之路:
特朗普的AI行动计划本质是一场以国家力量助推科技资本的豪赌——其成败不仅取决于政策执行力,更受制于电网承载极限、盟友信任度及伦理反噬风险。短期内,美国或凭借松绑红利吸引投资回流;但长期看,忽视多元包容的“价值观输出”可能削弱技术普适性,而中国开源模型的低成本渗透、欧盟的规则制衡,正使“单极霸权”构想愈发不切实际。未来全球AI格局更可能走向“有限多极”:美国主导核心算力层,中国深耕应用生态,欧盟把控伦理规则,形成脆弱而动态的再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