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128TB SSD的奥秘

在2025全球闪存峰会上,慧荣科技8366主控带来成果之一是单盘128TB的大容量SSD,实际上,8366能够支持的单盘最大容量是256TB。不仅如此,慧荣科技下一代产品PCIe 6.0的主控产品8466可以将企业级SSD单盘容量进一步推高到512TB,一场关于大容量SSD的追高大战让人眼花缭乱。

SSD实现单盘128TB难吗?带着这样的疑问,我采访了慧荣科技企业级储存事业部产品行销应用部资深协理周宗廉先生,请他从专业的角度进行了分析。与此同时我也注意到这样一个细节,在所展出的产品中,除了實機演示128TB U.2 SSD的性能和功能以外,也采用了E3.L规格的设计,这是单盘128TB容量的奥秘吗?

不同2.5英寸U.2 SSD规格设计,E3.L SSD面积有所增加,实现大容量设计难度应该更低一些。对此,周宗廉从专业的角度,给出了自己的观点。

周宗廉表示:实现大容量SSD设计对于硬件、固件都有响应的要求,为了保障性能,对于SSD内部的通道数量也有一定的要求。简单说,空间密度要足够大。与此同时,软件也要进行调整,例如,为128TB单盘配备的缓存(DRAM内存)也不会特别大,需要在有限的内存条件下,追求大容量和性能的平衡,所以说,硬件和固件上,各自都有各自的技术难度。

对于E3.L规格而言,尽管PCB线路板空间加大,但PCB板加长之后,传输信号的衰减、品质也是需要面对的问题,功耗也是必须考虑的因素。因此,E3.L、E1.L这样的L规格,技术挑战的难度也是蛮高的。

周宗廉透露,目前E3.L这种规格(EDSSF规格)的SSD,主要应用的存储服务器等场景,或者一些特殊设计的AI服务器上,目前在通用服务器市场,这种L规格的SSD进展缓慢,新的规格意味新的通用设计,其中,供电、散热都需要进行综合考虑。从的新规格开始,SSD闪存开始与磁盘分道扬镳,完全不顾兼容需要,依照半导体存储介质的特点形式,但是x86服务器通用设计显然是拖了后腿,与GPU大胆采用HBM内存相比,x86的被动也是有其原因的。

尽然如此,256TB、512TB大容量SSD会很快到来吗?对此,周宗廉表示,尽管慧荣SM8366、SM8466 SSD主控有这样的能力,但是从市场表现看,128TB大容量SSD的市场也是刚刚开始,未来市场对大容量的需求,可能还要继续观察。类似需要观察的,也包括CXL SSD以及相变存储SCM的市场。

周宗廉强调:与大容量相比,FDP、PerformaShape™这样的技术也应该得到重视,相关技术在去年闪存峰会上展示,在市场受到用户的欢迎,一些客户反馈,需要SR-IOV、多Namespace支持,慧荣的PerformaShape™备受关注。此次,慧荣到来了PerformaShape™与RocksDB场景的融合,PerformaShape™与FDP的结合,然后再跟SR-IOV整个贯穿,如此做出来产品,其样貌与众不同。

周宗廉透露,慧荣积极与国内的合作伙伴合作,支持长存存储市场的NAND颗粒,对于目前,基于长江存储NAND颗粒,国内SSD厂商所实现的高性能,如100万IOPS 4K随机写能力,慧荣表示认同,并表示完全有能力支持这样的性能和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