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DOIT传媒主办,以“存力觉醒、AI未来”为主题的2025全球闪存峰会在南京召开,众多业界技术专家与行业用户齐聚,多维度看AI浪潮下,企业存储之变局,闪存发展之趋势,围绕闪存角色的转变、大容量时代的到来、绿色节能、数据管理、数据安全等热门话题展开,分享最新技术成果与实践经验,共同探索AI时代下闪存技术的创新发展。全球闪存及先进存储技术创新企业闪迪(Sandisk)携多款面向AI和高性能计算场景的存储产品亮相现场。

2025全球闪存峰会现场
AI重塑闪存角色
随着大语言模型和推理服务在各行业的广泛落地,企业对存储的要求不再止于“能存”,而是更加强调“存得快、调得动、算得稳”。AI应用对存储系统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高并发IO、高带宽、高吞吐、低延迟、高可扩展性以及低能耗。
因此,闪存在AI系统中的角色正在发生转变。从Checkpoint(检查点)保存、KV Cache(键值缓存)中间态提取、推理路径缓存,到训练数据通道支撑,企业级SSD从数据存储介质转变为AI架构中的关键加速器。性能之外,其调度逻辑和资源管理能力也成为核心竞争力。
大容量时代来临
AI和大数据应用持续推动非结构化数据(如图像、视频、语音、日志等)的激增,企业因此对高密度、大容量存储设备的需求快速上升。
以QLC NAND为代表的新一代闪存介质正突破容量瓶颈,市场上已有64TB甚至128TB企业级SSD方案逐步落地商用。这也推动了企业构建更成熟的分层存储策略,即在保障主路径性能的同时,将冷数据和近线数据迁移到更具成本效益、更高密度的存储池中管理,实现性能与成本的平衡。
绿色转型:能效成为AI时代的关键指标
AI带来的强算力需求也伴随着高昂的能源和散热成本,演变为企业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挑战。因此,在AI集群部署场景下,每瓦特IOPS(IOPS/Watt)成为衡量SSD价值的重要指标之一。
从采用先进制程、实现动态功耗调节,到冷热数据分层调度,以及风冷与液冷混合散热方案,能效优化已成为系统设计的核心考量。同时,部分厂商也在软件层面推进智能能效策略,例如依据访问热度动态调整SSD活跃状态,降低闲置能耗,提高单位空间的性能利用率。
数据安全性持续增强
AI与存储的深度融合进一步凸显了数据安全的重要性。企业级闪存在数据丢失或写入错误情况下,可能直接影响AI模型的训练精度与业务连续性。因此,从控制器到系统架构,企业级SSD正嵌入多重安全机制,如硬件级冗余、ECC校验、主控芯片加密和数据完整性检测等。
闪迪在大会期间展出面向AI时代的闪存解决方案
作为闪存领域的重要玩家,闪迪推出面向AI存储时代的企业级SSD,与本届闪存峰会热门议题高度契合。闪迪认为AI工作负载的不同阶段,对存储系统的性能、容量和能效有差异化要求。例如,在AI模型训练阶段,数据中心面临高强度计算压力,要求存储具备极高的IO响应速度与稳定性,来支撑GPU系统稳定、持续地接收数据。
_DL11371.png)
这一阶段偏向采用高性能、低容量、计算型SSD,并常与基于闪存构建的数据湖协同,构建训练数据的快速通路。
而在推理阶段,数据访问呈现出更复杂的读写特征。一方面需对推理路径和中间状态进行高效缓存,另一方面,面对用户输入、新内容生成等实时数据流,也需要大容量、高吞吐能力的存储支持。此时,企业通常要构建包括高性能eSSD、大容量eSSD、大容量cSSD以及嵌入式闪存在内的多层次组合方案,满足中心到边缘的不同部署需求。

在2025全球闪存峰会现场展台上,闪迪重点展出了分别聚焦计算密集型和存储密集型场景的SN861和SN655两款企业级SSD。
_DL11654.png)
Sandisk DC SN861 企业级SSD
SN861是闪迪首款企业级PCIe Gen5.0 NVMe SSD,容量高达16TB,随机读取性能相较上一代产品提升约3倍,专为大语言模型训练、推理服务和AI部署设计。
在接口与协议方面,SN861支持NVMe 2.0与OCP 2.0规范,适配多种AI服务器平台;并提供1或3次DWPD写入寿命选项来满足不同负载需求。此外,SN861 E1.S也已经通过了NVIDIA GB200 NVL72认证,能够无缝集成至下一代AI计算节点架构中。
SN861还在每瓦特性能(IOPS/Watt)方面表现出色,助力企业控制AI部署过程中的TCO(总拥有成本),契合当前绿色节能的发展重点。
针对数据湖建设、AI数据准备、冷数据归档及长期训练语料存储等需求,企业同样需要大容量、成本可控的解决方案。对此,闪迪推出的大容量企业级SSD:SN655,可以作为SN861的应用场景补充,采用U.3接口,最大容量达64TB,专为存储密集型AI应用场景设计,旨在构建更快、更大、更智能的数据湖体系。
在加速数据中心AI部署的同时,闪迪也将高性能存储技术延伸至智能出行领域,助力汽车产业加速驶入AI时代。随着车辆功能日益依赖数据驱动和 AI 算法,存储系统作为数据流转的核心枢纽,其性能和可靠性对整车系统的稳定运行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本届峰会上,闪迪还展出了首款符合UFS 4.1标准的车规级嵌入式闪存产品——Sandisk iNAND AT EU752 EFD。该突破性解决方案采用最新一代BiCS8 TLC NAND技术,结合高速 UFS 4.1 接口,使得顺序读取速度高达 4,300 MB/s,写入速度高达 4,100 MB/s (1TB 容量规格),性能较前代产品提升超过两倍,使得车载AI系统可以更快地读取数据,在系统层面提升决策响应速度。容量也扩展至 1TB,让AI系统可以捕捉更多数据,这些数据可被发送到云端,用于优化AI算法。同时,车辆还拥有更多的车载存储空间,用于存储AI模型和未来的AI软件更新。

Sandisk iNAND AT EU752 UFS 4.1 EFD
Sandisk iNAND AT EU752专为智能网联汽车(ICVs)和软件定义汽车(SDVs)等新一代车载 AI 系统打造,在严苛的车规级标准下实现更高的数据吞吐、更低的延迟与更强的耐久性。随着汽车产业的“软件定义”趋势愈发显著,闪迪以前沿存储技术赋能新一代智能汽车的数据处理核心,为车载AI应用提供坚实支撑,推动智能出行迈入更高阶的发展阶段。
写在最后
从更深层次来看,全球闪存峰会不仅是闪存市场的一次集中技术与产品展示,更是对AI引发的存储变革的一次深刻投射。峰会所讨论的热点话题和分享的前沿产品,无不反映出这场变革不仅仅是技术的迭代更新,而是一场对未来应用场景理解力的激烈竞争。在AI浪潮下,谁能更精准地洞察AI的发展路径,才能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占据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