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瑞领新夏杰旭:为AI应用筑牢低延迟、高可靠的数据基石

7月9日,在2025全球闪存峰会中国SSD新突破分论坛上,得瑞领新联合创始人夏杰旭围绕“为AI应用构建低延迟、高可靠的数据基石”展开分享,深入解析了高性能SSD在AI时代的核心价值,以及国产存储技术如何支撑AI应用高效运转。

得瑞领新联合创始人夏杰旭

AI大模型加速迭代,存储需求迎来爆发

2025年,AI领域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快速迭代。从基础大模型到多模态大模型,技术突破几乎以月度为单位推进:1月有DeepSeek-R1、讯飞星火X1,2月GPT-4.5、Gemini 2.0登场,3月Llama 4、文心大模型4.5发布,到5月,豆包、Kimi等多模态模型已能同时处理文字、图片与视频——这种“多模态”应用的普及,正让数据存储需求呈指数级增长。

多模态应用不仅需要处理文字,更要应对海量图片、视频数据,这对存储的容量、速度和稳定性提出了更高要求。正如行业观察所示,纯文字AI应用对存储需求有限,但当图片、视频加入后,存储容量需求翻倍,性能要求也大幅提升。而支撑这一切的,正是SSD的高速发展。

AI成SSD市场核心驱动力,占比将持续攀升

AI的爆发正深刻重塑SSD市场格局。数据显示,2023年ChatGPT刚问世时,AI对SSD的需求尚处起步阶段;但到2024-2025年,AI已占据企业级SSD市场的9.5%,在企业级应用中“吃掉”近三分之一份额。

行业预测,这一增长趋势将持续至2028年:届时,AI相关需求将占据SSD市场的70%,而通用服务器仅占13%。其中,大容量SSD需求尤为突出,北美市场已从32T向64T、128T迈进,国内虽滞后约2-2.5年,但预计2026年起,更具成本优势的QLC(四阶存储单元)SSD将迎来规模化应用。

十年积淀,打造国产存储硬实力

作为国内较早自研主控芯片的存储企业,得瑞领新自2015年成立以来,已在北上广深杭等多地设立研发与销售分支机构,累计出货量超80万片,其中70%-80%为自研产品,涵盖GEN3、GEN4等多代SSD。

十年技术积累下,得瑞领新推出的PCIe 5.0 D8000系列SSD成为应对AI需求的“拳头产品”。该系列采用近300层NAND闪存,支持最新DDR5内存技术,凭借7nm工艺主控芯片实现低功耗设计,不仅单盘4KB随机写性能突破100万IOPS(每秒输入/输出操作),更通过99.99%的QoS(服务质量)保障,确保AI应用的稳定运行。此外,其供应周期可延续至2030年,能为客户提供长期技术支持。

高性能+低功耗,破解AI成本难题

在AI训练中,GPU成本高达200万-300万元/台,如何提升其利用率、缩短训练时间,成为降低成本的关键。

测试数据显示,采用得瑞D8000系列SSD的AI应用,训练时间显著缩短,GPU利用率显著提升:在AI APP1测试中,其训练时间比市场上同类产品短11%-13%,GPU利用率达52.93%,高于同类产品43.98%-46.35%;在多盘配置下(1个GPU搭配4块SSD),训练时间可缩短一半,整体效率成比例提升。

更重要的是,该系列在功耗控制上表现突出。对比显示,PCIe 5.0 SSD的每瓦带宽达700MB,是HDD的35倍,GEN4 SSD的2倍。这意味着,在AI服务器功耗激增(单台含8个GPU的服务器功耗相当于传统8台服务器)的当下,高效能SSD能显著降低电费等长期成本。夏杰旭认为,随着AI用电量未来可能占全社会10%的发展趋势,能耗比将成为存储方案的核心竞争力。

客户实践印证:国产SSD站稳核心场景

夏杰旭以国内某云服务厂商的成功合作来印证国产SSD的实力。

自2018年合作以来,得瑞领新通过D5000、D7000系列逐步成为国际厂商之外的唯一国产品牌供应商,其产品已在该厂商的AI核心业务中实现规模化应用。

随着英特尔新一代CPU支持更多PCIe通道,该客户已计划升级至PCIe 5.0 SSD,进一步提升性能并降低功耗。这种合作不仅优化了客户的供应渠道,更推动了国产化存储在关键场景的占比提升。

从AI大模型的快速迭代到存储需求的爆发式增长,得瑞领新正以十年技术积累,通过低延迟、高可靠的SSD产品,为AI应用筑牢数据基石。正如夏杰旭在演讲中传递的信号:国产SSD不仅在性能上与国际接轨,更能以高性价比支撑AI时代的效率与成本平衡,成为全球存储市场不可忽视的中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