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爱瑞×火山引擎:肿瘤医院如何用AI提升诊疗效率?

医疗,是与人们日常生活关联最紧密的 AI 落地场景之一。

在优质医疗资源的稀缺性问题上,互联网帮助患者在更大范围内匹配到了医生。现在,大模型更进一步,带来了从供给端改变医疗资源紧张的契机。

对医院来说,一个最直接的问题是:医生的精力有限,即便加班加点,接诊量、学习时间也很有限。对此,北京美中爱瑞肿瘤医院积极探索用 AI 重塑医院流程——围绕医生在临床、科研、教学等业务和管理活动,依托火山引擎提供的豆包大模型、HiAgent 等 AI 产品和解决方案,来提高医生作业效率和患者治疗体验。

当豆包大模型,成为临床医生的「医助」

通常情况下,肿瘤病人病情复杂、病程长。当患者来见医生时,会带很多过往的病历资料,再由医生花费20-30分钟来梳理、记录病程。如何减少医生处理信息消耗的时间、把更多时间放在诊疗上?

美中爱瑞接入豆包大模型,搭建了「AI 预问诊」智能体。患者挂号后,可以在「到诊通知页面」,把过往的病史信息和相关资料拍照上传。当患者到诊看病时,豆包大模型直接将资料结构化总结给医生。医生据此针对性地提问、深度沟通治疗方案,把更多时间放在问诊、查体、制定治疗方案上,进一步提升患者看病体验。与此同时,智能体也可以自动提取关键信息,生成初步文档,辅助医生填写病历。

在帮助医生提升信息处理的效率上,豆包大模型还在深入更多场景。

在一些疑难肿瘤疾病上,药企、医院和患者会尝试新的治疗方案、「双向奔赴」。豆包大模型可以通过筛选病患病例和临床实验入组条件,准确匹配符合入组试验条件的患者,无需医生再逐一核对信息,并自动形成通知发送。

豆包大模型多模态能力,还可以帮助医生评估患者面部表情疼痛级别,通过面部表情识别,根据 Wong-Baker 量表实现 AI 分析疼痛等级并精准反馈结果,让疼痛评估更精准及时。

用AI提升肿瘤医生的知识迭代和科研效率

在肿瘤疾病的场景下,MDT (多学科诊疗模式)是打破各医疗系统间的数据壁垒、知识壁垒,研判治疗方案的关键流程。肿瘤领域临床医生年均参与超3,000例复杂病例的多学科诊疗(MDT)会议,单次会议需同步调阅影像、病理、检验等10余个医疗系统的关联数据。高频次的跨系统信息检索与多维度病情研判,使医生在诊疗决策中持续面临“多任务处理过载”,不仅导致诊疗效率边际递减,更易引发关键信息漏判。

同时,面对像肿瘤这样的跨多学科疾病,进入精准医学时代,医生的决策难度不断上升、更加需要学习前沿知识。

为了进一步帮助医生提高诊疗效率,以及知识迭代和科研效率,美中爱瑞通过接入豆包大模型和 HiAgent 平台,探索学科专家「医助」、学习「助手」、科研「助手」等智能体。通过分学科的专业智能算法辅助医生进行病情研判,来降低医生认知负荷,提高诊疗决策的准确性与效率。

在知识迭代和科研场景,豆包大模型科研帮助医生基于语义快速找到目标文献、做论文精读、泛读。在应对知识更新方面,美中爱瑞通过豆包大模型,探索能够高效筛选、整理医学知识的平台,为医生精准推送有价值的信息,帮助他们快速掌握新知识、新技术,实现知识的有效转化与应用。

把「智能化医院」建在火山引擎上

联手火山引擎,美中爱瑞致力于打造「智能化医院平台」——智能医疗云平台和数据平台,进一步提升院内服务和管理效率以及患者体验,最大化提升医疗价值。

围绕美中爱瑞 AI 医院的总体规划,火山引擎提供从基础设施、AI 技术、应用编排以及安全产品,涵盖从数据集成到数据建模的全场景服务,助力美中爱瑞数字化、智能化医院的构建。

凭借在医疗健康领域的长期探索,火山引擎形成了从需求洞察到方案落地的完整服务体系:基础云资源建设、安全合规保障、数据治理及中台构建、智能应用工程化开发等多个维度。未来,火山引擎将携手医疗行业的更多垂直场景和细分长尾需求展开共创,推动智能化医疗的落地与持续优化。

来源:北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