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火山引擎FORCE原动力大会2025春季活动,洞察大模型市场新趋势

导读

在人工智能技术狂飙突进的2025年,大模型领域的每一次技术革新都牵动着行业神经。6月11-12日,火山引擎2025春季FORCE原动力大会盛大召开,这场汇聚行业精英与前沿技术的盛会,集中展现了大模型与AI云原生等前沿领域的最新进展。火山引擎旗下豆包大模型家族的更新迭代,不仅是企业技术实力的彰显,更为我们深度观察大模型市场发展趋势提供了重要视角。

文字编辑|李祥敬

1

模型性能持续精进,多模态融合成主流

从火山引擎发布的豆包大模型1.6版本可以清晰看到,大模型性能提升仍在高速轨道上前行。豆包1.6家族的Doubao-Seed-1.6-thinking等核心模型,在多模态处理能力上实现了重大突破。其强大的多模态输入能力,支持256K超长上下文理解,这一技术进步让模型能够处理更复杂、更丰富的信息。以多媒体内容创作场景为例,以往的单一模态模型在处理图文混排、音视频脚本创作时往往力不从心,而豆包大模型1.6能够精准捕捉文字、图片、音频等多种信息之间的逻辑关系,辅助创作者高效产出优质内容。在智能客服领域,面对用户发送的包含图片、文描述的富媒体咨询,豆包1.6也能快速理解用户意图,提供准确解决方案。回顾大模型行业发展历程,早期的模型多以单一文本处理为主,像GPT-2等初代大模型,主要聚焦于文本生成与理解。随着技术的演进,行业开始逐步探索多模态领域。从最初简单的图文关联理解,例如通过图片识别技术关联相关文本描述,到如今能够实现多模态信息深度融合与交互,这一过程中模型的参数规模、算法复杂度都在不断攀升。据相关研究机构统计,近三年来,多模态大模型的参数规模平均每年增长超过300%。可以预见,未来大模型市场中,具备更强多模态处理能力的模型将占据主导地位,模型性能的竞争将围绕多模态融合的深度、广度以及处理复杂任务的准确性展开。各大厂商将不断投入研发资源,优化模型架构,以提升在多模态领域的竞争力。

2

成本优化成竞争关键,创新定价模式涌现

在此次大会上,豆包大模型1.6首创按“输入长度”区间定价的模式,这一创新举措背后,深刻反映出大模型市场对成本优化的迫切需求与积极探索。在企业使用量最大的0-32K输入区间,豆包1.6的输入价格为0.8元/百万tokens,输出8元/百万tokens,成本比豆包1.5下降了63%。通过这种精细化的定价策略,企业能够以更低的成本使用模型,尤其是对于那些输入长度较为固定的应用场景,如日常文档处理、短文本交互等,成本大幅降低。此前,高昂的使用成本一直是制约大模型大规模应用的瓶颈。据行业调研显示,部分企业在大模型应用上的成本支出,占其人工智能研发总预算的40%以上。随着市场竞争加剧,各大模型厂商纷纷寻求降低成本的途径。从技术层面来看,优化模型架构成为关键。例如,通过剪枝技术去除模型中冗余的参数和连接,减少计算资源消耗;采用量化技术将高精度的参数转换为低精度表示,在不损失太多性能的前提下,降低计算复杂度。在硬件设施方面,厂商们积极采用更高效的芯片,如英伟达的H100等,以提升算力利用率。而火山引擎此次推出的创新定价模式,更是从商业模式层面为降低模型使用门槛提供了新思路。未来,成本优化将贯穿大模型从研发到应用的整个产业链,不仅影响模型的定价策略,还将推动硬件厂商、云服务提供商等相关产业协同创新,共同探寻更具性价比的解决方案。预计在未来两年内,行业整体大模型使用成本有望再降低30%-50%。

3

应用场景持续拓展,工业等领域潜力巨大

火山引擎在大会上围绕AI Coding、AI Agent、MCP、行业落地等多方面展开讨论,凸显出大模型应用场景正在不断拓展。比如在消费电子行业,企业将豆包大模型应用在语音助手、创作工具、效率提升等诸多场景。全球Top10手机厂商中有9家和火山引擎深度合作,豆包大模型已覆盖4亿终端设备。在汽车行业,宝马借助豆包大模型升级了汽车营销服务,不仅让“购车推荐”更懂你、客服响应更丝滑、购车体验更便捷,还“助攻”经销商提升运营效率。在消费行业,瑞幸咖啡通过豆包大模型推出了首个AI智能体Lucky,深入分析用户历史订单数据、时段分析,精准预测偏好。无论是精准指令、还是随意闲聊,动动嘴,智能体Lucky就可以为你点一杯“刚刚好”的咖啡。在金融行业,火山引擎为客户提供AI APP、智能展业、投顾、投研等大模型应用方案,已服务招商银行、浦发银行、北京银行等70%的系统重要性银行,国泰海通证券、华泰证券、国信证券等数十家券商和基金公司。以工业领域为例,大模型技术正逐步渗透到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运维服务等各个环节。在研发设计阶段,大模型可以辅助工程师进行创意生成、图纸设计优化。某汽车制造企业在利用大模型进行汽车外观设计时,通过输入设计需求和风格偏好,大模型能够快速生成数十种设计方案,工程师在此基础上进行筛选和优化,将设计周期从原来的数月缩短至数周。在生产制造环节,通过对生产数据的实时分析与处理,大模型能够实现设备故障预测、生产流程优化。某钢铁企业引入大模型技术后,对炼钢设备的运行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提前预测设备故障,将设备停机时间降低了30%,生产效率显著提升。在运维服务中,智能客服与远程运维助手借助大模型提升服务效率与质量。当下,虽然大模型在工业等领域的应用还处于早期阶段,存在稳定性和准确性有待提升等问题。但随着模型性能的提升、成本的降低以及行业对数字化转型需求的不断增长,大模型将在更多垂直行业实现深度应用。据预测,到2027年,工业领域大模型应用市场规模将突破千亿元大关。未来,大模型应用市场的竞争将聚焦于行业解决方案的定制化能力、应用落地的效果与效率,能够快速响应行业需求、提供切实可行解决方案的厂商将在市场中脱颖而出。除了工业领域,大模型在医疗、教育、金融等行业也将迎来更多创新应用场景,推动各行业的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化升级。

结语

火山引擎FORCE原动力大会2025春季活动释放出诸多信号,大模型市场正朝着性能更强、成本更低、应用更广的方向发展。在这场技术变革浪潮中,企业需紧跟趋势,积极探索适合自身的大模型应用路径,方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抢占先机。同时,行业也需要产学研各方加强合作,共同攻克技术难题,推动大模型技术在更多领域的创新应用,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注入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