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汽车与边缘计算:正在崛起的存储新战场

从曾经的代步工具,到如今“移动的数据中心”,智能汽车正在重新定义人类出行方式。而随着车载AI、自动驾驶、车路协同等技术日益成熟,背后的计算、感知和决策逻辑也变得前所未有地复杂。与之同步升温的,是存储世界的变革。

在传统IT架构向“云边端”协同演进的过程中,汽车边缘节点已成为最具挑战和潜力的数据源之一。这场由智能汽车和边缘计算共同催化的技术革命,正悄然拉开一场关于“数据、速度、空间与安全”的存储新战役。

智能汽车:“数据喷泉”引爆存储刚需

一辆L4级自动驾驶汽车,每天产生的数据量可达4TB至8TB,远超早期数据中心单节点的负载能力。高精度地图、车载雷达、多摄像头融合感知、AI辅助决策、行车数据回传、车内多媒体娱乐……智能汽车正在以超大规模、多模态、高实时性的方式生成并消费数据。

存储不再只是ECU后备的“仓库”,而是成为车辆运行中不可或缺的“反应层”:
●数据吞吐需高速低延迟:NVMe、UFS 4.0、PCIe Gen5等高性能接口成为主流;
●数据可靠性需更强保障:支持断电保护、掉电擦写保护、热数据隔离;
●车规级标准全面升级:满足 AEC-Q100/102、ISO 26262、ASIL 等安全认证。

以闪迪为例,闪迪推出了AT EN610 NVMe SSD等先进车规级产品。AT EN610具备高性能,支持宽温工作范围,容量高达1TB,专为满足下一代高性能中央计算(High-Performance Centralized Computing, HPCC)架构的严苛需求而设计。AT EN610采用了大容量TLC闪存,并为用户提供了将全部或部分存储空间配置为高耐久性SLC模式的灵活选择。
 
闪迪还发布了首款采用UFS 4.1标准的车规级产品——Sandisk iNAND AT EU752 UFS4.1 嵌入式闪存驱动器,采用闪迪最新BiCS8 TLC NAND技术的突破性解决方案,性能可达此前闪迪UFS 3.1产品的两倍以上,且容量将达市场现有产品的两倍,高达1TB,旨在支持需要更高存储性能、容量、耐久性和可靠性的革新应用,推动汽车领域的AI创新。

边缘计算:“低延迟AI决策”驱动新型存储形态

智能汽车并不是一座“孤岛”,它是一个车路协同系统中的边缘节点。与城市交通枢纽、路侧单元(RSU)、高架智能基站等形成协同联动,边缘计算的部署密度与实时处理能力成为关键竞争点。

而边缘计算的特点直接改变了对存储的需求结构:
●微秒级响应:边缘AI推理要求存储具备高IOPS与低延迟;
●设备小型化+全天候运维:强调高集成、低功耗、高可靠性;
●本地+云协同架构:部分数据需快速本地处理,部分需上传云端分析,倒逼“冷热分层、写多读少、弹性缓存”等能力演进。

更关键的是,边缘侧对“智能性”提出了要求:未来的边缘存储不只是被动存放数据,而是要具备动态调度、数据识别、预取与淘汰策略、AI感知协同能力,成为边缘节点的主动智能环节。

最后

在汽车与边缘计算融合的存储新战场上,企业不再只拼芯片,也不再只谈容量,而是拼整合能力、软硬协同能力、AI适配能力与产业响应速度。

2025年7月9日,在南京即将召开的全球闪存峰会上,我们也将讨论车规级存储、边缘计算等前沿议题。随着智能汽车走向软件定义、感知智能化、座舱体验升级,车规级存储正从“配角”跃升为系统可靠性与实时处理的关键底座。同时,边缘计算架构在工业、安防、能源等领域快速落地,对高性能、高稳定的数据处理提出更严苛挑战。敬请关注,共同见证下一代存力革新的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