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时复刻价值10万元的软件,CLACKYAI正在颠覆传统开发

“CLACKYAI用了一个小时,就复刻了公司每年花费10万元采购的SaaS系统”。一位消费品公司的从业者欣喜地对CLACKYAI CEO李亚飞这样说。可以看到,AI编程工具已经对原有的开发技术市场带来巨大冲击。

图为CLACKYAI CEO李亚飞(左3)出席在香港举办的亚马逊云科技TechFest大会

李亚飞还提到,企业出海都会建一个海外网站,网站上展示品牌信息和产品信息,也提供与客户沟通的基本功能。这样一个网站项目交给外包公司大概需要2万元人民币和好几周的时间,如果交给CLACKYAI则需要大概30分钟的时间。

我自己上手体验,用CLACKYAI开发了一个博客系统,具备后台登录,文章发布,文章管理,前端展示以及文章页的功能。整个过程不需要我编写任何一行代码,期间发现的所有问题都能用自然语言直接反馈,它会自动完成修改,可以说是指哪儿打哪儿。

任何人,包括没有任何编程经验的普通人,只要有一个想法,就可以直接用CLACKYAI开发出一个具有经济价值的软件,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那么,CLACKYAI是什么?为什么这么神奇?

CLACKYAI是什么?

CLACKYAI是一个有全栈开发能力的AI智能体,它像一个AI工程师,不仅能理解和拆分业务需求,还可以自动搞定开发过程中碰到的很多问题。这样一位AI工程师,每个月仅需几十美元的成本,这大概就是科技进步的意义吧。

CLACKYAI CEO李亚飞介绍称,与市面上其他代码生成工具不同,CLACKYAI在完成代码编写后,还能够进行自动化测试。技术原理上与一些AI驱动电脑操控浏览器相似,当CLACKYAI可以完成一些测试,能帮用户省出大量时间。

CLACKYAI采用的是Agentic智能体技术,用户不需要告诉它某个任务具体要如何处理,用户只需要描述需求,它能自行分析需求、拆解开发任务、制定开发方案,然后编写代码,甚至能自己改BUG。比如,当我发现它开发的项目有问题时,我只需要描述问题,它就会自己想办法解决BUG。

与很多基于IDE的AI编程工具不同,CLACKYAI不需要用户在本地安装IDE,也不需要配置开发环境,它所有操作都在云端完成。代码开发完成后,用户可以将代码推送到GitHub等代码版本控制系统中。

云原生开发工具CDE的主要优势

在一场简短的对话采访的伊始,李亚飞把一套写满需求的提示词给到了CLACKYAI,目的是要开发一个展示产品的网站。大约30分钟的对话结束后,一个功能较为完整的网站就做好了。

这个简单的DEMO能看出来云端原生开发环境的3个优势:

首先能看到,当李亚飞下达开发任务后,当即把电脑放到了一旁。此时,即使关掉电脑,云端的AI智能体也会持续工作,直到任务完成。这真正将AI从一个辅助性工具变成了一个可以独立工作的机器人员工。

其次,它彻底解决了环境差异问题。彻底杜绝了“本地运行正常,一到服务器就出错”的传统开发痛点。云端统一的环境确保了开发和部署的高度一致性,这对没有开发经验的普通用户尤其友好,对企业的开发和生产部署效率也会有很大提升。

此外,传统本地AI IDE的代码目录文件都在本地电脑上,为了避免Agent误删文件,所以经常需要手动干预。而在云端,即使AI把环境搞崩了,也可以立刻销毁并秒级复制一个全新的虚拟机环境,理论上可以确保AI可以7×24小时不间断地安全工作。

帮助用户打造真正具有经济价值的软件

李亚飞在编程技术服务领域深耕多年,此前曾打造国内技术能力评估平台ShowMeBug,该平台曾经获得红衫和奇绩等一线投资机构投资,在国内有百万用户。CLACKYAI是他创立的第二家公司,主打AI Coding。

CLACKYAI CEO李亚飞

回顾这几年大模型技术兴起以来,AI Coding技术潮流在快速变化。最早市场上都是基于AI打造的代码补全插件,而后不久又出现了基于VS Code的开源版本Code-OSS打造的IDE,比如大名鼎鼎的Cursor。现在,CLACKYAI开始觉得IDE都多余了。

CLACKYAI在ChatGPT兴起之前就开始打造云环境下的开发环境工具——CDE。随着AI CDE概念的兴起,CLACKYAI找到了新的市场定位,与Replit一起,成为全球唯二的AI CDE厂商,技术形态上最大的特点就是没有本地的IDE。

李亚飞表示,CLACKYAI能打造真正具有经济价值的软件。基于IDE的方案不仅无法做到开箱即用,而且通常只能开发没有后端架构的项目,这类项目往往都是比较简单,通常无法产生经济价值。CLACKYAI具备全栈开发能力,可以处理包括后端、数据库、支付接入(如Stripe)、登录注册等复杂功能,从而创造出真正具有经济价值的软件。

定位是服务普通用户,解决“最后一公里”

同样嫌弃IDE形态的还有Claude Code,这是目前AI编程圈里最火的话题之一。不过,高达200美元的价格决定了它只能服务于少数高级开发者。对此,李亚飞表示,这类工具主要服务于顶级工程师,而ClackyAI要做的是服务于普通人的开发工具。

李亚飞认为,“未来将只有顶级程序员和普通人,没有中间程序员,” CLACKYAI要做的,就是服务好“普通人”这个庞大的市场,实现“人人都可以做软件”的愿景,CLACKYAI专注于解决“最后一公里”的“苦活累活”。

例如,一个看似简单常见的登录注册功能,背后却涉及第三方登录、多种体系的打通,支付、模型调用等环节同样复杂。CLACKYAI将这些功能重新设计,让AI更好地调用这些基础组件,从而降低了普通人开发一个软件的门槛。

目前,CLACKYAI正处于初期推广阶段,用户量控制得非常严格,现阶段CLACKYAI的用户主要分为两类:一是希望快速将AI创意变为应用的个人创业者,二是希望为公司降本增效的垂直行业从业者。

“一位在消费品公司的朋友,用我们的产品花了一个小时,就基本复刻了公司之前每年花费10万元采购的SaaS系统,理论上说,在CLACKYAI的帮助下,可以直接剩下这笔钱”,李亚飞举例说。

基于亚马逊云科技构建的而来

“如果没有亚马逊云科技的基础设施支持,我们这类产品是不可能被开发出来的。一个初创公司没有足够的资源去独立构建整个底层基建”,李亚飞表示。CLACKYAI基于亚马逊云科技构建而来,使用了包括Amazon Bedrock在内的多种云技术服务。

CLACKYAI需要一套分布式共享存储系统,亚马逊云科技的共享存储服务满足了70%的需求,剩下的30% 由CLACKYAI自行构建。过程中,CLACKYAI打造了独有的写时拷贝技术,这项技术目前在行业内尚无人实现。

在计算层,现有的基础设施也无法完全满足所有需求。例如,如果一个应用需要爬取内容,其IP地址不能被多人共享,以避免被封禁,这就需要更复杂的IP管理,可能需要在全球范围内调用不同IP的主机,而亚马逊云科技遍布全球的基础设施正好可以满足其需求。

李亚飞表示,Amazon Bedrock让大语言模型的获取和调度变得平权化。只要有需求,任何人即使花很少的钱也能调用耗资数十亿美元训练的模型。这就是科技的魅力,它让所有人都能平等地使用大模型的能力。

这与CLACKYAI愿景里描绘的“人人造软件,人人能创业”不谋而合。李亚飞坦言,目前AI Agent高昂的Token消耗依然是行业挑战。但他相信,随着模型价格持续下降,AI编程的普及只是时间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