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NEXT 2025 大会上,Nutanix 展示了其最新的技术路线和生态合作成果,全面聚焦云原生架构、虚拟化平台兼容性、外部存储集成与生成式AI支持,旨在为企业构建一个可在任意地点运行所有应用的统一软件平台。
Nutanix 产品与解决方案营销高级副总裁 Lee Caswell 表示,当前战略重点聚焦三大核心方向:
向现代基础设施转型;
构建应用与跨环境运行能力;
支持未来的智能体(Agentic)AI 工作负载。
向云原生迈进:发布“云原生AOS”,支持裸机与容器化部署

Nutanix宣布推出“云原生 AOS”,该版本支持在Amazon EKS上运行,并计划在2026 年支持本地裸机服务器部署,实现从虚拟机环境向容器化和边缘场景的平滑过渡。未来,用户可在 hypervisor 环境中运行容器化应用,也可直接在 Linux 裸机上运行容器,甚至支持容器内嵌套虚拟机。
此外,Nutanix 云平台将内建数据服务能力,支持边缘设备小型化部署,以适应 AI 推理等场景的轻量级运行需求。
强化多虚机平台兼容:AOS支持VMware替代方案
AOS是Nutanix的核心操作系统,部署于超融合基础设施(HCI)中,具备内置虚拟机支持(AHV)、虚拟 SAN(聚合本地硬盘/SSD)以及网络与安全服务(Flow 模块)。值得注意的是,AHV 可被VMware vSphere等其它虚拟机平台替代,实现 hypervisor 独立性。
当前,AOS 作为 Nutanix 云基础设施(NCI)的一部分,正演进为一个能够兼容各种虚拟化平台和硬件的开放性栈。
深度集成外部存储:全面支持 Dell PowerFlex 与 Pure FlashArray
Nutanix 正在将 AOS 的虚拟 SAN 架构开放给外部存储系统,满足计算与存储解耦场景下的弹性扩展需求:
Dell PowerFlex:两家合作始于 2024年 6 月,作为博通接受VMware后的替代选项之一。当前版本支持一组 Nutanix 节点接入至多 128 节点的 PowerFlex 存储集群,由 Nutanix Prism 发起快照与复制,适配 KVM 虚机环境。
Pure FlashArray:支持 NVMe/TCP 协议互连,兼容 Nutanix 多家硬件合作伙伴(包括思科、戴尔、HPE、联想和超微)。FlashArray 支持去重、压缩,可扩展至10个阵列与20个控制器。
对比 PowerFlex:PowerFlex目前仅支持压缩,但其 Direct Flash 模块密度更高,150TB/300TB容量远超常规SSD。同步复制与灾备能力也在升级,计划支持 ActiveDR 与 ActiveCluster,实现更低RPO/RTO。
拓展生态集成:联动思科FlashStack打造融合基础设施
Nutanix还宣布与思科合作,支持Pure Storage与思科联合推出的 FlashStack 产品。该系统结合了思科 UCS 服务器、Nexus 网络与 Pure 存储,以渠道方式销售,当前正逐步打通与 Nutanix 云平台的兼容测试,预计年中开放早期访问。
与英伟达联合推动企业级AI平台(NAI)

在 AI 方面,Nutanix 与英伟达展开深度合作,推出“Nutanix Enterprise AI(NAI)计划”,以帮助企业客户在本地或边缘环境中部署推理、嵌入、RAG、重排序和 Guardrail 等工作流组件。
平台基于英伟达 AI 数据参考架构构建,集成 Nutanix 统一存储与数据库服务,支持结构化与非结构化数据的混合处理。NAI 现已全面上市,涵盖以下核心能力:
模型支持:已完成英伟达 NeMo、NIM 与 Hugging Face 上主流模型(如 LLaMA 2、LLaMA 3)的认证,确保不会因模型参数超过单卡 GPU 容量而导致运行失败;
推理性能优化:针对英伟达 GPU 架构进行模型级调优,提供端到端推理路径;
代理式AI支持:NAI 支持计划—执行—评估的AI智能体的工作流循环;
防护与排序功能。
边缘与未来展望
Lee Caswell 表示,Nutanix的目标是在任何环境中“运行任何应用,无论是在数据中心、公有云、边缘云、AI 工厂或本地裸机。其平台本质上是一个兼容裸机、虚拟化和容器化基础设施的通用数据平台,为云原生应用、虚拟化工作负载、数据库乃至生成式 AI 提供统一运行环境。
Nutanix 正在从超融合基础设施厂商,向一个开放、模块化、云原生和AI就绪的统一平台演进。通过广泛的虚拟化平台兼容性、对主流存储与AI生态的集成,Nutanix 正试图在后虚拟化时代为企业提供更大的自由度和创新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