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ITAPP
DOIT数据智能产业媒体与服务平台
立即打开
DOITAPP
DOIT数据智能产业媒体与服务平台
立即打开

中国云计算出海,浪潮凭什么惊动梅德韦杰夫

不到三个月,李克强总理许下的像推广高铁、核能一样在国际上推广中国云计算的诺言已经兑现。成为这一突破口的是浪潮集团和俄罗斯。日前,浪潮不仅到中俄经济工商界高峰论坛上布道云计算,还在李克强总理和梅德韦杰夫总理的见证下与俄方企业签约合作。
 
图:莫斯科时间10月13日下午,在俄罗斯政府大厦,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及两国副总理等一干政要共同见证了浪潮集团董事长兼CEO孙丕恕与俄罗斯通信与大众传媒部全资子公司Voskhod总经理卡瓦洛夫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根据浪潮集团董事长兼CEO孙丕恕透露,浪潮将会从四个领域与俄罗斯多个行业、企业展开合作:加强云计算核心装备的技术共享、市场合作,在俄设立服务器设计、研发和生产中心;与俄罗斯合作建设云计算数据中心、开展云服务;为俄罗斯互联网行业提供高效的专用服务器产品与解决方案;共同建设超级计算平台。
俄罗斯渴望云服务
浪潮能够打进俄罗斯,首先是俄罗斯对云服务具有强烈的渴求。根据IDC公司的预测,到2016年,全球云服务市场将超过460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50.8%,增速将远远超过整个IT服务领域。作为世界大国和信息大国的俄罗斯,其政企组织都实施了大量的信息化项目,自然也是一个巨大的云服务市场。
在云计算的三层服务模式中,俄罗斯目前需求最大的是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俄罗斯CIS公司ICT销售经理弗谢瓦洛特·叶古波夫表示,这与客户想要独立管理自己系统的意愿有关,因为有大量盗版软件的存在和客户对市场普遍不信任。而从经济性和安全性的平衡以及过渡的可行性来考虑,俄罗斯当然也最欢迎混合云。
然而,俄罗斯在IT基础设施领域的实力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以涉及科研、经济、民生、军事等领域的超算为例,俄罗斯的发展相对于美中日还有不小的差距,在TOP500榜单和各种相关基准测试的前排中都很少露脸。而根据Intel的说法,云计算未来将与HPC有更紧密的结合。就一般的互联网和云计算服务来说,目前,俄罗斯也对美国的Google、Amazon等公司具有较大的依赖性。作为庇护斯诺登的国度,俄罗斯当然也需要减弱对美国IT的依赖性,寻找另外的合作伙伴是不错的选择,正在经济和IT领域迅速崛起的中国,具有合作的潜力。
用孙丕恕的话说,随着云计算和大数据时代的技术的深层次应用与创新,中国企业的云计算产品和技术已经与世界一流企业站在一个起跑线上,在某些领域已经走到了世界的前沿,加上这些技术在中国市场成熟的应用经验和模式,中国企业有能力将云计算产品推向世界。
这并非自卖自夸,百度、阿里巴巴、腾讯、奇虎360等公司搭建的云平台,支撑起了其各自的商业帝国,甚至已经让Facebook、Google为之侧目,请求进行技术交流。而浪潮、华为等公司,是他们的云基础设施供应商。
浪潮的优势
那么为什么是浪潮呢?
注意到中俄总理的一揽子合作协议中包括GPS、高铁、核能、旅游等领域的内容,我们不能否认政治和外交对中国IT出口的推动作用,但IBM在中美关系紧张的背景下仍然斩获工行大单的案例说明,主导用户选择的仍然是对业务需求的满足能力。从双方合作内容来看,俄罗斯方面的需求比较广泛,包括超算、云数据中心、互联网服务器等,而浪潮独特的技术和完善的产品线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优势。
浪潮在数据中心的建设、基础架构的部署、公有云和私有云的连通等领域耕耘多年,云数据中心产品线覆盖了小型机、高性能计算、x86服务器、大数据一体机、整机柜服务器、微模块数据中心和云操作系统等,堪称国内产品线最全面的云数据中心提供商,可以为企业提供各类公有云、私有云和混合云等云计算基础架构解决方案。
基于开放、融合的理念构建的浪潮云海OS,实现异构平台的统一管理,兼容Vmware、Xensource、Citrix等主流厂商虚拟化技术,这为俄罗斯企业的云化提供了便利。
国内唯一的小型机提供商是浪潮引以为傲的事情。放眼整个世界,目前也只有美日中三个国家有此技术。浪潮认为,对研发小型机的坚持,为公司带来了技术研发、生产交付、品牌影响、盈利能力等各项实力的积累。所以,针对中国,谈到云计算核心装备技术合作的首选,就非浪潮莫属了。事实上,浪潮还参与了天河一号、天河二号、神威蓝光超算中心建设——天河一号、天河二号先后四次在TOP500榜单夺魁,俄罗斯现有最强的Lomonosov难以望其项背,共建超算平台的合作自然也是梦寐以求。
互联网服务器的合作又是浪潮的拿手好戏。据浪潮透露,公司的服务器在阿里巴巴和百度的数据中心中分别占到了60%和85%。浪潮为互联网运营商定制模块化云服务器SmartRack,具有密度高、能耗低、交付迅速等优势,浪潮认为,这也得益于对做高端的坚持。
浪潮的挑战
俄罗斯作为辐射东欧乃至欧洲市场的重要基石,这项合作协议对浪潮的国际化意义重大,但这并不意味着浪潮云计算的出海之路从此一帆风顺。浪潮面临的挑战,首先在于自身。
目前浪潮在国内市场的成就,除了公司对IT基础架构的专注、对高端服务器的执着,国产化政策的东风也不容忽视,所以浪潮也大谈自主可控、国产化。但在国际化的道路上,浪潮失去了这一主场优势,需要讲述另外的故事来打动异域企业决策层的心,需要和跨国巨头“拼刺刀”。
虽然俄罗斯目前最为看重IaaS,但云计算普及的关键还在于应用。俄罗斯IDC公司分析师认为,在不久的将来,俄罗斯公共云市场中用于SaaS的开支将达到50%以上。在国内,有政府部门的支持,浪潮与产业链合作伙伴构建了主机系统产业联盟,当然在行业云、行业大数据方面还有很多中国渠道商、ISV方面的合作,当浪潮走出国门,这些生态系统的助力往往无法跟随,尤其是软件应用,所以,如何吸引俄罗斯本土厂商的支持,构建当地生态系统,浪潮也还有很多功课要做。
好在借助国产化让企业认识浪潮的能力之后,浪潮已经把视野放宽,先后与IBM、SAP、Red Hat等跨国软件商签署系统软件级的战略合作协议,在建设全球生态系统方面走出了坚实的一步,这些厂商对浪潮的拥抱,也可以增加用户对浪潮解决方案的信心。
其次是来自竞争对手的压力。国外的巨头就不说了,国内同行如联想和华为,PC和通信的出身,使他们在国际化方面具有更多的经验,品牌认知度也更好。华为近年在西欧服务器市场颇有斩获,海外发货量增长据说达到了500%。除了产品过硬,华为在海外市场耕耘多年的影响不可忽略。当然不是说浪潮完全处于劣势,譬如在俄罗斯,最近几年出现的许多提供各类云服务的公司,不是预期的通信提供商,而是那些能够提供更灵活并更适合中小企业解决方案的独立公司,所以华为在通信行业的积累被削弱了。从2014上半财年来看,浪潮国际化步伐正在加快,出口同比增长80.7%,已经与59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合作关系,在23个国家设有办事处。
而刚刚完成收购IBM x86服务器的联想集团,不仅在逐步完善云计算解决方案,更是提出了全球服务器出货量第一名的目标,自然也不会无视需求强劲的金砖国家市场。联想在企业市场算是新人,对出货量似乎过于执着,这可能对其市场拓展策略有不良影响,但联想确实从IBM那里继承了很多不错的产品线,如Flex System和基于x86的Pure Flex集成系统,一旦方向感清晰之后,联想将会成为不容忽视的竞争对手。
浪潮方面曾表示,欢迎同行参与到高端服务器的竞争,对于国内同行在国际市场的竞争,想必也持开放态度。这会刺激公司的创新速度。不论如何,中国云计算基础架构走出国门的实力,已经无可异议。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DOIT » 中国云计算出海,浪潮凭什么惊动梅德韦杰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