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基地与工程行业的因缘和合

“云”是当今社会炙手可热的的概念,面对“云时代”、“大数据”的风潮,工程领域也似乎被卷入了如此宏大的时代概念中。全国范围内云基地的兴建在效果上似乎已经超出了简单的“云计算技术+土木工程”的范式,似乎“云”和房建工程一经混合就能产生颠覆各自行业的酶变效应。那么,云基地与工程行业究竟有着怎么样的因缘?这些因缘和合而生之后,又将带来怎样的变化?

根据美国国际数据公司(IDG)预测,到2012年,全球云计算市场规模会达到420亿美元;到2013年,云计算服务开支将占整个IT开支增长幅度的近1/3。而Gartner更是大胆预测,到2013年,云计算市场规模有望增长到1500亿美元。IDC则预测云计算的增长速度将是传统的IT 行业增长率的六倍。目前,国内外政府、企业都对此给以极大关注。根据赛迪顾问的报告,中国From EMKT.com.cn云计算产业尚处于导入和准备的阶段,市场规模从2009年的92.23亿元增长到2012年的606.78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87.4%。

从全球发展态势来看,云计算的快速发展为全球产业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全球云计算服务市场规模到2012年预计将达到1072亿美元,2015年将达到1768 亿美元。科技部公布的首个部级云计算规划《中国云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表明,“十二五”期间(2011年-2015年),国内云计算产业链规模可达7500亿元到1万亿元。云计算未来发展空间十分广阔。

“云基地”,不仅仅是云计算技术的空间载体,更是云计算所带来的产业创新和转型的结果。“IT技术产业的服务化,将是我们未来产业服务重要的商业模式之一。基础设施及服务,软件及服务,平台及服务,未来云计算中心将会类似于自来水公司的概念,用户以较低廉的费用,随时随地按需使用资源,而不需要购买和拥有软硬件系统,这个现在看来趋势已经非常明显了。国外各大厂商也强化这方面,我觉得这就是我们产业转型当中,特别是企业十分关注的趋势。”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司长肖华的这一番话,揭示了云服务背靠的产业大背景——信息服务业的新业态。

2012年12月初,国务院最新出台的《服务业“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指出,“我国十二五规划把推动服务业大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这将对信息服务业发展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积极推进电子信息制造业向服务延伸,推动产品制造与软件和信息服务融合、制造业与运营业融合。”把握ICT融合(信息、通信和技术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简称ICT)趋势,应当大力发展SaaS(软件即服务)、PaaS(平台即服务)、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及搜索、应用商店等新兴业态;开展好云计算服务创新试点示范;加快“移动智能终端操作系统”开发。

在信息服务业的光谱中,云基地可谓是其中最为耀眼的业态,被誉为“中国云计算时代坐标”,云基地品牌和试点活动已深入全国各地,北京亦庄云基地、北京中关村云基地、上海云基地、硅谷云基地争相绽放。

具体到云基地工程的建设,有数据显示,在2015年之前,云服务基地的工程建筑规模有望超过100亿元。

2012年,“中国云基地”项目在京启动。其阶段性发展目标可以概括为“三、百、十”,因此又叫“三百十工程”:即在未来三年,计划投资100亿元,在全国优先选择10个城市建设云基地。

就国内云基地的工程而言,大都集中在50万平方米左右的建筑规模,投资额在2亿-10亿元左右。除了上述十座城市的云基地建设需求之外,据不完全统计,在我国,除西藏和新疆外,目前已经提出或业已制定云计算发展计划的地方政府已覆盖了其余30 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随着“智慧城市”概念的推广和普及,相信未来至少会有20个大型的云基地工程项目。然而需要提示的是,云基地的建设热潮也许随着云计算产业的成熟将逐渐冷却,例如,云计算应用成熟的美国,在经历了需求暴增期之后,数据中心的数量从过去1100个削减到现在的300个左右。

“智慧谷”云服务基地项目是迄今北京市最大的云计算研发及应用产业园区,是国内首家智慧城市云服务基地。项目占地面积48亩,包括4万平米的云服务中心及其配套设施,总投资3亿元,分两期建设,预计2013年年底投入运行。

此外,成都双流县西南航空港经济开发区物联网产业园内,一个占地200亩、拥有50万平米机房、承载着5万个机架的现代化IDC中心(互联网数据中心)将建成运营。该项目总投资约100亿元人民币,主要包括西部IDC业务集中承载中心、移动互联网、智慧城市、三网融合、物联网、大型数据灾备中心等若干子项目。项目将在2015年前建成运营。

对于诸多工程承包企业而言,承包云服务基地工程的收入来源主要有:工程建筑收入、系统集成收入、工程监理收入、工程管理收入以及平台安装测试收入、硬件设备及软件采购等收入。以万达信息在上海拟建的云服务基地为例:工程总包的收入将包括:1)建筑工程费,含云服务基地合作伙伴机房占地约 7000平方米,约3500万元,合计共10060万元。 另外,系统集成费、工程监理服务,工程管理费和云计算相关平台安装测试费用等预计共约848万元。工程总建筑费用为10848万元。 2) 硬件设备及软件采购收入。预计软硬件设备购置费共计8550万元。可见,建筑工程费用仍然是工程承包收入的主要来源,然而云基地建设中对于系统集成和平台运维方面的要求较高,因此较一般的高科技园区建设,此类运维收入可相当可观。硬件设备和软件采购业务则构成了工程承包商的另外一个赢利点。

可见,对于工程承包商而言,如果能有在系统集成、工程管理、安装测试、以及软硬件设备采购与供应链管理方面的丰富经验,可以最大限度地在云基地工程总包中提供增值服务,实现多元价值,实现创收并扩大品牌影响力。由于电子信息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工程承包商的相关专业技术要求很高,而且对于新兴产业的工程的竞争尚未进入红海阶段,因此可以成为具备相关技术专长的工程承包商的业务方向。然而,事实上,国内目前有相当数量的云基地并非工程企业总包,而是由大型通信企业甚至工业巨头牵头建设。这说明,云基地建筑市场对一般性工程企业的开放程度较为有限,同时也说明了核心技术的集成能力成为云基地工程这一复合市场的核心竞争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