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国内软件人士都喜欢用这么一句歌词形容中国软件业的盗版问题:这是中国软件业胸口永远的痛。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现代信息产业革命开始席卷全球,伴随而来的软件业得到了长足发展。根据市场研究公司Gartner预测,2011年全球企业软件销售收入将增长9.5%,从2010年的2440亿美元增长到2670亿美元。西欧和北美2011年的企业软件销售收入将分别达到783亿美元和1212亿美元。软件业发展的历程中,盗版问题也一直如影随形。
从我国软件业的情况来看,“2010年度中国软件盗版率调查”发布研究结果,2010年软件盗版给中国软件产业造成了1009.9亿元的损失。研究结果显示,按全部安装计算机软件计算,2010年度数量盗版率由2009年的14%下降至12%。盗版率最高的是办公软件,其次是开发语言及工具软件与平台、信息安全、网页设计等。把盗版软件按市价折算为经济价值计算,相对于软件产品4208亿元的销售额,价值盗版率由2009年的28%下降为24%。美国商业软件联盟(BSA)的报告显示,中国的盗版率为78%。
软件盗版伤了谁?
盗版问题一直困扰着和软件行业,软件行业是一个初始投资相当大,而且风险也很高的行业,但是一旦软件开发成功,再生产的成本是相当低廉的。一张空白光盘,复制一下,就几乎又是一个软件了。共享软件沦为了“免费软件”,厂商自然很不甘心,于是2007年,青岛市某公司图便宜实用Windows等盗版软件,被微软、美国参数技术、欧特克等公司告上法庭;2008年欧特克起诉江苏美而光交通运动器材有限公司侵犯软件著作权;2009年伤害大亚信息产业有限公司被判提供对原告微软享有专利权的9种软件的侵权行为,并赔偿微软公司包括合理费用在内的经济损失共计人民币40万元;2010年,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判决大众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就其使用了微软盗版软件一案,向微软赔偿217.28万元……
长期以来,盗版和软件厂商之间的博弈就从来没有停止过。然而从使用软件本身来讲,财务管理软件与小的工具软件存在有很大区别。小的工具软件出了问题,最多影响到个人工作或娱乐,而财务软件的应用关键在于数据的信息化,就是将采购、库存、销售、费用等信息以一定的数据格式记录和储存下来,方便随时查询和统计,辅助企业经营决策。若由于用户操作或感染电脑病毒引起数据损坏,那么企业日常的经营就陷入混乱或停顿,由此造成的损失往往让人痛心不已。
而从软件制造商的角度来看,特别是中国的中小企业,由于自身的财力等问题,它们并不能像微软等这些跨国公司一样把使用盗版软件的企业告上法庭,但是盗版软件确实又损失了他们自身的利益。同时,还会破坏电子出版物市场秩序,危害正版软件市场的发育和发展,损害合法经营,妨碍文化市场的发展和创新;严重影响软件市场的正常管理和税收,会直接造成软件出版、发行方面国家税收的巨额损失。
归根结底,软件盗版并不能真正伤害到对使用盗版软件的企业造成巨大的伤害,还会伤害到所有正版软件厂商的权益,还会影响整个中国软件业的发展。
云计算能遏制软件盗版吗?
云计算确实可以解决一些问题,特别是在企业软件方面,对盗版的问题应该会有些帮助。首先,它不需要在云里面甄选资源。其次,云计算比传统的商业模式在收费方面较灵活,门槛较低。云计算最重要的一个部分就是收费的灵活性,云计算跟用水、用电一样,用多少付多少。而且盗版软件也不能给每个用户都自建云计算服务器。
但是微软负责反盗版事务的副总法律顾问大卫·芬恩表示,云计算技术的普及将使盗版软件问题日益恶化。在云计算环境下,软件将存储在互联网而非用户计算机的硬盘上,由于软件将被存储在互联网上,云计算服务的不断普及将“给我们的反盗版活动带来更大挑战”。
但是,不可否认,在未来的日子里,随着云计算应用的普及和产品的成熟,社会各界对于正版软件的使用已经不需要强制和督察,因为在云计算平台上不存在正版与盗版之说。同时,用户也应该转变思维,改变固有的软件使用习惯,将以往需要安装在本地电脑使用的软件需求,转移到使用安装在云端的服务就可以了。既实现了软件正版化的普及,又能享受到在云端使用软件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