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9i热卖背后:阿里云与英特尔共筑AI时代云运营之道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云服务已然成了驱动千行百业创新的动力系统。随着AI等创新技术对算力的需求加速膨胀,云厂商更需要发挥自己规模优势和效率优势,以更低的成本,高效灵活地提供计算资源。

在2025年云栖大会的一场联合采访中,阿里云与英特尔的两位专家,为我们揭示了支撑全球超大规模云服务商高效运转的核心思路。最新发布的阿里云第九代ECS实例g9i取得市场上的巨大成功,成为了这一运营思路的最佳例证。

重新定义“云”——用“硬件收敛”降低库存管理的成本

对于在全球拥有29个区域、91个可用区的阿里云而言,如何管理规模庞大而且多样化的客户需求,同时保证极致的弹性,是其面临的重大挑战。对此,阿里云的思路是进行“硬件收敛”,而g9i实例正是这一思路的执行范本。

“我们不是简单提供服务器,我们提供的是计算服务。计算服务的核心是提供有弹性的算力资源”, 阿里云弹性计算产品线、存储产品线产品负责人陈起鲲强调。云服务的本质是让算力像“水电煤”一样能召之即来,挥之即去。

在他看来,硬件的统一化有助于提高云服务的弹性。硬件统一化能让云厂商在不同可用区部署同样的硬件,然后把底层库存资源动态分配成各种规格的实例,从而为不同需求的用户灵活提供计算服务。

阿里云采用了基于英特尔至强6处理器的服务器,动态调整CPU核心和内存,让同一台服务器支持多种云主机实例。这种“硬件收敛”降低了库存管理的负担,用更少的硬件满足了多样化需求,让g9i在性能大幅提升的同时,价格整体还下调了约5%。

g9i在市场上取得了显著成功。作为全球首家大规模商业化部署英特尔至强6处理器的云厂商,阿里云g9i实例自年初发布后,不到100天就吸引了超过1万个客户,150天内突破2万,目前客户总数已接近3万。

g9i的成功首先源于产品本身素质高,包括更高的算力、更强的带宽,还有更高的性价比。此外,英特尔平台强大的生态兼容性也很重要,用户可以从前几代基于英特尔至强的ECS实例平滑迁移,轻松享受到技术进步带来的红利。

英特尔数据中心与人工智能集团中国区总经理陈葆立表示,多年来,包括SAP各种传统应用都运行在英特尔至强处理器上,当处理器硬件迭代的时候,多年来积累的生态优势能让用户在很短的时间内进行升级的动作。

解构“成本”——云计算如何降本提效?

当所有人都以为,云厂商通过大规模采购来降低采购成本时,陈起鲲则表示,云计算的成本逻辑与传统企业线下采购服务器完全不同。他解释说,当云厂商评估一款产品的成本时,首要考虑的并不是硬件价格,而是整体的资源利用效率。

陈起鲲指出,在云厂商视角,服务器本身的配置,包括CPU、内存等硬件组合的成本是最基础的;在这之上,是机房成本,包括电力、机柜、网络等运维开销;再往上走,是更考验的资源利用率,云厂商要通过技术体系化创新,不断榨干每一滴算力资源,为客户提供更有性价比的算力服务。

影响云产品成本的还有“资源碎片”与“独享性能”的平衡术。阿里云在定制机型时,会充分考虑计算、内存带宽资源的隔离,确保每位租户都能获得稳定且独享的性能体验。简单来说,客户需求的满足是阿里云的出发点,在这背后,则是技术创新孕育出的成本优势。

他还表示,有时单纯追求低采购价的硬件方案,并不能带来真正的成本优势。如果资源利用率或IDC占用率低,整体产品成本反而可能更高。而阿里云更倾向于以高性能配置去打造云产品,让客户无论运行什么业务,都能获得行业领先的性能。

在性能优化方面,阿里云与英特尔保持紧密合作。英特尔提供的底层技术支持,使云端产品能在不同客户场景中充分释放算力潜能。陈起鲲强调,正是这种软硬件协同优化,帮助阿里云在保障性能的同时,实现更高的资源利用率与更优的成本结构。

陈葆立表示,英特尔与阿里云堪称“最佳拍档”。每次英特尔推出新产品,阿里云的专家都会进行积极跟进,双方也会根据未来路线做技术探索。多年合作中,双方都在互相成就。最近,阿里云基于至强6落地CXL 2.0内存池,也是领先全球的技术实践。

洞见“未来”——拥抱Serverless化,不只是降本增效

陈起鲲介绍称,云计算正朝着Serverless(无服务器)的方向演进。Serverless让用户不在关注硬件资源本身,用户不再需要去购买和管理硬件资源,它会根据业务需求来调用算力资源。

目前,阿里云新增算力中已有超过60%通过容器方式提供,这正是Serverless化的明确趋势。尤其在AI场景下,无论是模型训练还是Agent应用的沙箱环境,都需要这种极致灵活的基础设施。

在这场变革中,英特尔所提供的CPU依然非常重要,它将作为可组合式基础设施的一部分,与内存、存储以及GPU资源一起进行完成池化,灵活组合后以Serverless的方式对外提供服务。

目前,阿里云的PolarDB已经基于CXL 2.0技术完成了计算、内存、存储的三层解耦,架构上的高度灵活性不仅能支持业务按照需求进行弹性调整,而且刷新TPC-C性能和性价比双榜的世界纪录。

Serverless和可组合式基础设施最终目的是为了降本增效、提高经营效率,并在性能、稳定性、功耗等多个复杂因素中找到平衡点。为了实现这一宏伟蓝图,还需要用到阿里云自研的CIPU芯片(云基础设施处理器)。

CIPU就像是这个庞大“资源池”的总调度官和管理员。它负责将数百万核的服务器资源虚拟化并连接成池。根据用户需求,快速、准确地从池中组合资源。在全球部署的庞大规模下,能确保整个系统的稳定和高效运行。

结语

从重新定义“服务”,到解构“成本”,再到洞见“未来”,阿里云向我们完整地展示了头部云服务商的竞争与制胜之道。在这一过程中,阿里云不仅追求极致的资源利用率,更致力于通过纵向能力集成与横向功能打通,形成非烟囱式的技术体系,为全球客户持续创造面向未来的算力价值。

当下,AI 创新依赖算力、数据与网络,而阿里云的 AI 产品体系是纵向集成的:MaaS 集成 PaaS,PaaS 集成 IaaS,以高效支持创新。在这条演进路径上,既需要英特尔至强平台这样的算力基石,也需要阿里云这样在技术与实践领域不断追求创新的云厂商。

这越发让我们看到,未来的云计算创新不再是单点突破,而是顶层应用与底层硬件深度协同的双向奔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