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市场领先到技术定义,中国开源操作系统的全球野心

2025年11月14日,操作系统大会&openEuler Summit 2025在北京中关村国际创新中心举行。会上,开放原子开源欧拉委员会主席熊伟宣布“全球首个支持超节点的操作系统openEuler 24.03 LTS SP3正式发布”。

这一天,不仅是操作系统大会2025的启幕,更是中国基础软件开源生态从“跟跑”到“领跑”的关键转折点。历经六年深耕,累计装机量即将突破1600万套、市场份额稳居中国服务器OS第一的开源欧拉,在新五年的开局之年,以超节点架构和AI全栈能力为支点,向全球基础软件领导者发起冲击。

在会后的媒体沟通会上,熊伟主席直面行业痛点与未来挑战,深度拆解了开源欧拉的技术革命与全球化蓝图。

技术跃迁:超节点OS破解AI算力“孤岛困局”

“以往不同节点的OS基于网络的资源互访,无法匹配CPU、内存的访问速度,形成了算力孤岛。”熊伟点出了AI时代的核心矛盾。随着英伟达、AMD、华为等厂商在超节点架构上的持续投入,算力基础设施已进入“超节点时代”,但传统操作系统的架构局限,让硬件性能难以充分释放。

开源欧拉的破局之道,是提前三年布局的技术积累。“2024年底我们就预埋了超节点相关接口,2025年完成核心能力与框架融合,最终实现三大关键突破。”熊伟介绍,openEuler 24.03 LTS SP3版本通过全局资源抽象、异构资源融合、全局资源视图三大特征,构建了“池化底座-核心子系统-高阶服务”的分层架构:池化底座开放支持各类高速互联协议,实现DPU/SSU等设备池化;核心子系统扩展Linux内核,强化异构融合内存、通信、虚拟化能力;高阶服务则提供标准化接口与加速库,支持快速部署与定制。

这一架构革新带来了颠覆性的性能提升:数据库性能提升190%,虚拟机热迁移中断时长降至50ms,大模型推理TPOT<10ms,MoE预训练性能直接翻三倍,集群稳定运行时间从天级跃升至月级。“超节点的高速互联总线是‘直道’,而我们的OS就是为所有‘邦国’建立统一地址的关键,让跨节点资源像本地资源一样高效调度。”熊伟强调,2026年上半年,开源欧拉将完成超节点适配的全量栈能力补齐,推动麒麟软件、统信软件等合作伙伴同步发布商用版本,实现从技术验证到规模落地的跨越。

AI战略:双轮驱动重塑操作系统形态

如果说超节点是开源欧拉的“算力底座”,那么AI就是其“智能灵魂”。新五年,社区的核心战略已从“追求市场份额”转向“聚焦质量提升”,而AI成为最大的投入方向。“今年社区孵化的25个开源项目中,22个与AI相关,33篇社区论文全部聚焦AI领域。”熊伟透露的一组数据,彰显了开源欧拉拥抱AI的决心。

社区践行“AI for OS”与“OS for AI”双轮驱动战略,构建起全栈AI能力。在“OS for AI”层面,发布的Intelligence BooM全栈开源AI解决方案已支持50+模型微调,异构协同推理效率提升10%~30%,并在宝德、华鲲振宇等企业实现商用。“我们不触碰大模型业务本身,而是让大模型跑得更轻松、更快、更好。”熊伟明确了开源欧拉的定位——通过优化底层框架降低大模型应用门槛,为AI训练与推理提供高效支撑。

“AI for OS”则正在重塑操作系统的交互逻辑。openEuler 24.03 LTS SP3版本推出的自然语言交互安装功能,让用户无需专业知识,通过中文对话即可完成全量安装、减量安装等个性化操作。“未来的操作系统可能只有一个聊天框,用户无需记忆复杂命令,通过语音或文字描述即可完成操作。”在熊伟看来,这种变革在服务器领域尤为迫切,将大幅降低运维难度,提升故障解决效率。目前,社区已开发专属Agent与模型框架,实现运维调度智能化、版本兼容性智能问答等功能,用户可通过开源欧拉Intelligence平台体验相关服务。

此外,社区还启动“平行宇宙计划”,探索LLVM编译器路线,在保障兼容性的前提下追求性能突破,为AI时代的极致算力需求储备技术动能。

生态扩容:三大芯片巨头齐聚,全球化布局提速

开源欧拉的快速发展,离不开生态的持续壮大。2025年,社区迎来里程碑式的生态扩容:新增AMD、浪潮云、神州数码为社区捐赠人,至此Intel、Arm、AMD三大主流芯片架构厂商首次齐聚中国开源社区。“这标志着开源欧拉的技术兼容性与产业认可度,已获得全球核心硬件厂商的一致认可。”熊伟表示,AMD已完成服务器处理器与开源欧拉的全量适配,后续将在云计算、机密计算、AI等领域深化合作;Arm则持续推动技术兼容,深耕AI产业共建。

截至2025年,开源欧拉社区成员单位超2100家,全球贡献者突破2.3万人,用户超过550万,为178个国家和地区提供服务。在行业渗透方面,社区已从运营商、金融、能源等传统优势领域,加速向互联网行业拓展。2025年会上举办的互联网圆桌吸引20余家头部厂商参与,百度等互联网企业作为“首批超节点用户”,在会上分享实践经验,其需求与建议通过社区SIG机制融入技术主线,推动开源欧拉更好适配搜推广告、外卖配送等新兴业务场景。

全球化是开源欧拉新五年的重要发力点。“开源欧拉的全球化不是独立出海,而是中国IT产业的体系化出海。”熊伟强调,当前中国已形成完整的IT基础设施全栈体系,这为开源欧拉的全球化提供了底气。社区推行“泛欧拉模式”,允许其他社区或项目吸纳其核心竞争力,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合作生态。目前,开源欧拉已与欧洲工业巨头菲尼克斯达成合作,实现工业领域的规模落地;WindRiver、凝思软件、统信软件等成为首批全球化先锋伙伴,通过其全球服务网络拓展海外市场。在开源组织协作层面,社区已与Zephyr嵌入式技术基金会、Linux  Foundation AI&Data等15家全球机构建立深度合作,覆盖AI、云、大数据等多个领域。

产学研协同:筑牢基础软件创新根基

基础软件的长远发展,离不开人才培养与学术创新的支撑。在openEuler Summit 2025上,开源欧拉社区正式成立学术与教育委员会、异构融合系统软件产学研联盟,标志着社区产学研融合进入体系化阶段。“多年来,中科院软件所、北航、清华、北大等高校在RISC-V体系构建、嵌入式系统创新等方面为社区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熊伟介绍,每年有三四十篇基于开源欧拉的论文发表于顶会期刊,新成立的学术与教育委员会将进一步聚焦超节点与异构融合方向,推动学术研究与产业需求的精准对接。

大会现场,开源欧拉还联合Arm、Linaro、百度智能云、上海交通大学等单位,共同发布全球首个Arm CCA机密计算解决方案,展现了产学研协同创新的丰硕成果。“基础软件需要长期主义的坚守与跨领域的协作。”熊伟表示,社区将持续深化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通过人才培养、项目联合攻关等方式,筑牢基础软件的创新根基。

结语:新五年,为世界提供新选择

“新的五年,开源欧拉要伴随超节点与AI,实现定位的全新升级,支撑好Scale-Up体系重构,为千行万业的智能化转型提供核心支撑。”熊伟在沟通会结尾的表态,彰显了开源欧拉的历史使命。从2019年开源时的艰难起步,到如今成为全球领先的开源操作系统社区;从追求市场份额的“量的积累”,到聚焦技术创新的“质的飞跃”,开源欧拉的六年成长,是基础软件自主创新的生动缩影。

随着超节点OS的落地与AI能力的持续强化,随着全球生态的不断扩容与产学研协同的深度推进,开源欧拉正以“智跃无界,开源致远”的姿态,向全球基础软件领导者迈进。正如熊伟所言:“我们希望通过技术创新与生态共建,为世界提供更优的基础软件选择,推动全球开源生态的协同共生。”中国开源操作系统的全球征程,已然开启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