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仁勋给机器人送“礼物”了!英伟达Jetson Thor掀起物理AI的浪潮

导读

英伟达为机器人打造的“新大脑”Jetson Thor正式发售,性能飙升7.5倍,能耗却仅为130瓦,宇树、优必选等中国厂商已抢先采用,2万多元的售价背后是中国市场对高性能AI芯片的迫切需求。

北京时间8月25日晚,英伟达宣布其专为机器人及自动驾驶计算平台设计的系统级芯片Thor正式量产上市。

这款基于Blackwell架构的芯片,被誉为“机器人的新大脑”,单颗AI算力在FP8标准下达到1035TFLOPS,在FP4标准下更是高达2070TFLOPS,性能是上一代Orin的7.5倍,能效比提升3.5倍。

文字编辑|宋雨涵

1

芯片性能:

机器人革命的强大心脏

作为黄仁勋口中的“机器人新大脑”,Jetson Thor计算平台集成了CPU、GPU、内存、连接与电源管理模块。算力性能上,Jetson Thor单颗AI算力在FP8标准下(低精度的8位浮点数格式,业内常用使用16位浮点数格式FP16或FP8衡量AI算力)达到1035TFLOPS(每秒万亿次浮点运算),FP4标准下达2070TFLOPS,是上一代Jetson Orin的7.5倍。内存配备了128GB的LPDDR5X内存,带宽达到每秒273GB,并且支持带宽为每秒100Gbit的以太网。

性能更强的同时,Jetson Thor整体功耗仅为40至130瓦特,能效比(AI算力/功耗)是Orin的3.5倍。

英伟达机器人与边缘计算副总裁Deepu Talla表示:“如果要构建人形机器人或自动驾驶车辆应用,Orin的性能已不足。我们许多客户使用2-4个甚至更多Orin。现在,一颗Thor即可满足需求。”

英伟达表示,这款全新的机器人计算机将成为科研与工业领域机器人系统的“大脑”。除人形机器人外,Jetson Thor有望为各类机器人应用提速,包括手术辅助机器人、智能牵引车、配送机器人、工业机械臂及视觉AI智能体等。

2

中国市场:

本土厂商的抢先布局

尽管Thor芯片刚刚正式发售,但中国多家机器人公司已经抢先布局。

据媒体报道,联影医疗、万集科技、优必选、银河通用、宇树科技、众擎机器人和智元机器人等已经率先使用Jetson Thor。

对于Jeston Thor的正式发售,宇树科技创始人兼CEO王兴兴表示:“Jetson Thor带来了计算能力的巨大飞跃,赋能机器人更强的敏捷性、更快的决策制定以及更高的自主水平,这对于机器人在现实世界中实现导航与交互至关重要。”

银河通用创始人兼CEO王鹤表示:“采用Jetson Thor后,我们的G1 Premium在运动速度和动作流畅性方面已取得了显著提升,我们渴望在VLA大型模型中释放更强大的潜力。”

此前,英伟达Omniverse和仿真技术副总裁瑞夫·勒巴迪恩(Rev Lebaredian)与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银河通用创始人王鹤在世界机器人大会上罕见同框,展开了一场对话。勒巴迪恩表示:“机器人是连接数字世界与物理世界的桥梁,而中国是实现这一跨越的最佳地点。”

在自动驾驶领域,英伟达的客户包括比亚迪、小米、极氪、理想在内的几乎所有头部车企。

三、物理AI与通用机器人的时代

黄仁勋的机器人布局

英伟达CEO黄仁勋一直关注机器人产业,先后在多个场合呼吁机器人是“继AI之后的下一次重大机会”。

自2014年起,英伟达已陆续推出了多款新型机器人芯片。尽管如此,机器人业务在英伟达整体业务中的占比仍然有限,目前仅贡献约1%的总营收,尚属起步阶段。

然而,该业务正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近期,英伟达对其业务披露方式进行了重大调整,将汽车与机器人业务合并为一个板块。根据今年5月公布的2026财年第一季度财报,该业务单元的季度销售额达到了5.67亿美元,虽然占总销售额的比例仍为1%,但同比增长率高达72%。

此外,英伟达还积极投资机器人初创企业,如近期对Field AI的投资便是一个例证。从这些举措不难看出,英伟达正大力布局机器人领域。

他在今年7月来北京参加链博会时的开幕式演讲中强调,AI的下一波浪潮将是机器人,未来的机器人将具备推理与执行能力,并且能够理解物理世界。

在2025年CES全球消费电子展上,黄仁勋与14家英伟达合作的人形机器人公司的机器人产品一同登台,其中有6家来自中国。他指出,受经济结构中的劳动力人口占比、强大的供应链和制造能力、AI与机器人相关技术生态系统三大因素驱动,中国将在机器人领域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Jetson Thor的推出,正是为了满足这一即将到来的机器人时代对计算能力的巨大需求。它不仅提供强大的算力,更重要的是提供了极高的能效比,这使得机器人能够在实际应用场景中长时间工作,而不需要担心能耗和散热问题。

加快部署的同时,英伟达在机器人“大脑”领域也面临竞争。除了英伟达布局机器人“大脑”,特斯拉也在自研人形机器人计算机,市面上还有另外一些面向扫地机器人、割草机器人等机器人品类的芯片供应商。当前机器人算力芯片还在朝着增加算力的方向增长。

结语:

芯片巨头英伟达正在为全球机器人公司提供强大的“大脑”,而中国公司正在成为这批芯片的首批用户。随着特斯拉、优必选、宇树科技等公司的人形机器人逐步走向量产,对高性能、低功耗AI芯片的需求将会爆发式增长。物理AI即将如黄仁勋所说成为下一轮“兵家必争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