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上海 AI 产业:从布局看未来商机

在当今科技浪潮中,AI技术无疑是最为汹涌的那一股,正以惊人速度重塑行业格局,推动产业变革与创新。上海作为中国的经济与科技重镇,在AI领域展现出了强大的发展动能。

2021年7月21日,上海市发布《上海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导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要形成以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产业为核心的“9+X”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导产业发展体系。最新统计数字显示,今年一季度,上海全市规上人工智能产业规模超过1180亿元,同比增长29%,利润增长65%,成为拉动全市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据上海市人工智能行业协会秘书长钟俊浩介绍,上海在AI发展方面已经具备诸多亮点。

在创新能力培育上,AI已成为工业技术升级与科学前沿研究的核心引擎。产业应用领域成绩斐然,钢铁智能生产、工业母机智能化、船舶工程CAD设计等行业都涌现出优秀创新企业和标杆案例,覆盖各类生产制造环节。科研创新方面,聚焦生命科学、物质研究等优势学科,在生物医疗、集成电路等重点产业加速成果转化。

与此同时,上海着力构建算力、语料、生态、场景、资本的人工智能六要素。智算中心建设如火如荼,以解决模型参数数据传输问题。通过深化人才、标准、评测、开源等生态建设,吸引顶尖人才,建立标准规范,完善评测体系,拓展多元化应用场景,形成产业生态闭环,上海正致力于打造人工智能高地。

安全保障同样备受重视。随着产业发展,模型内生安全、数据语料安全等需求迫切。上海通过技术手段提升模型应对多重安全挑战的能力,为产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钟俊浩特别提到,上海在算力基础设施投入上力度空前。今年3月全球招商大会上公布,未来三年上海在算力基础设施投入将达2000亿,但上半年计划完成进度欠佳,这也意味着下半年有更多发展机遇。目前,外地乃至全球企业正在重点关注上海,探索与人工智能和算力基础深度结合的契机。

思科就是其中的代表。

思科以擅长的连接与守护切入AI领域,构建网络基础架构与安全边界,思科AI战略体现了对中国市场的长期看好与投资定力。据悉,近期发布的针对网络的大语言模型,整合安全、网络及过往40年经验,等同于超1000个CCIE的知识并不断更新,同时还推出一系列针对AI网络的新产品,将安全融入网络。

不仅如此,思科还高度重视合作伙伴,构建全面的AI生态系统,整合资源,为最终用户提供优质方案。

思科全球副总裁、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黄志明表示,在中国市场,思科通过咨询服务、AI平台、硬件平台等,联合分销商、系统集成商,在不同行业开发AI应用。

钟俊浩对思科在AI领域的举措表示充分肯定和高度好评。他指出,思科在算力底层体系构建标准做法,在算子层面、操作系统层面等提出统一方法,对算力未来能力建设意义重大。同时,思科关注自身业务安全及模型软件评测能力,软硬件结合的思考超出了传统硬件连接设施和软件服务企业范畴,值得持续配合与推进。

本月下旬,以“智能时代 同球共济”为主题的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即将在上海召开,大会已经吸引800余家企业参展、展览规模突破7万平方米,持续释放构建全链条产业生态、抢占技术制高点、强化国际话语权三大关切。

这是上海连续七年召开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会议已逐步成为全球AI领域的“风向标”。借助这一展示空间,西门子、蚂蚁集团、阿里巴巴、华为、思科、亚马逊、超聚变、联想集团、神州数码、新华三、中远海运、杭州钢铁、南京钢铁、特斯拉、澜舟科技、面壁智能等各类企业将充分展示在AI领域的创新和合作成果,携手共同推动上海AI产业在全国乃至全球AI产业发展中持续发挥引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