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征服AIPC,必先征服DDR5,新的内存芯片组就位

说到PC,AI毫无疑问会是下一个增长点,所谓AIPC,这也不意外,AI会深刻改变现有产品格局,PC当然不会例外。

AIPC的关键技术是什么?

欲征服AIPC,必先征服DDR5,这是AIPC必修课。其中的原因也很简单,AI首要解决的就是传输带宽的问题,参考AI 服务器HBM内存, AIPC未必这么夸张,但DDR 5内存是必备的条件。

可供AIPC选择的内存有LPDDR5 、DDR5两种类型,分别对应以及CAMM2和CSODIMM/CUDIMM三种规格。

首先是LPDDR5,一种在智能手机上使用内存,具有高性能、低功耗的特点。在智能手机的设计上,这种内存被直接焊接在主板上,并紧贴手机处理器安装,目的是确保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如今,AIPC也想使用这种低功耗内存的话,同时满足扩展性、灵活维护的需求,就不能焊死在主板上,而是透过“压缩模块”技术(CAMM)实现可插拔,这就是LPCAMM的设计规范,目前LPCAMM2是专为JEDEC标准化CAMM的设计规范。

与LPDDR5对应,传统DDR5内存也有CSODIMM(Clock Small Outline Dual In – line Memory Module,时钟小型双列直插式内存模块)、CUDIMM(Clocked Unbuffered Dual In – line Memory Module,时钟无缓冲双列直插式内存模块)两种规范。

其中,CUDIMM是在UDIMM(无缓冲双列直插式内存模块)基础上;CSODIMM是在传统SODIMM 基础上,增加了CKD(时钟驱动器)组件,也就是重新驱动时钟信号,从而实现减少噪声和抖动,提高信号完整性的目的。其中,CSODIMM是从 6400MT/s DDR5 开始使用。

针对这些不同规格而设计的全新PMIC(电源管理芯片),与客户端CKD(时钟驱动器)和SPD(串行检测集线器)共同组成了内存模块芯片组,共同服务于AIPC笔记本电脑、台式电脑和工作站的设计。其中,PMIC是实现高效供电的关键,为先进计算应用预留更多的能源空间。

作为业界领先的芯片和半导体IP供应商,5月15日, Rambus面向AIPC发布了两款全新的AIPC内存芯片组方案,也就是LPCAMM2和CSODIMM/CUDIMM。

Rambus为该芯片组配套了全新的电源管理芯片PMIC5200以及PMIC5120。

Rambus内存接口芯片部门产品营销副总裁John Eble

Rambus内存接口芯片部门产品营销副总裁John Eble在芯片发布会上指出:精准、可靠的低电压控制在AIPC 内存芯片组的设计上至关重要,不仅可以缓解IR压降的问题,更为重要的是在保障内存带宽和容量的同时,要将功耗保持在目标范围之内,为计算预留更多的能耗空间。以LPCAMM2所使用的PMIC 5200为例,在支持10666MT/s  LPDDR5数据传输速率的同时,提供了专为LPDDR设计的电源转换精度以及效率,不仅支持可编程,而且可以为用户提供定制的服务。

Rambus大中华区总经理苏雷表示,Rambus新产品的发布为AIPC的推广使用铺平了道路。“尽管目前尚缺乏杀手级应用,但是在Rambus协同和支持下,AIPC硬件能力已经完全在线。”他说。

英特尔公司内存与I/O技术副总裁Dimitrios Ziakas表示:“搭载英特尔处理器的AI PC正在开启生产力、创造力和娱乐体验的新时代。从超薄笔记本到性能强大的工作站,Rambus内存接口芯片能够为企业和个人用户所使用的各种规格尺寸的PC提供支持,帮助他们充分释放AI的强大潜力。”

小贴士:

JEDEC标准,Rambus DDR5、LPDDR5内存芯片组集萃

LPCAMM2芯片组:PMIC5200、SPD集线器

DDR5 CSODIMMCUDIMM芯片组:客户端时钟驱动器(CKD)、PMIC5120、 SPD集线器

DDR5 RDIMM 4800 – 8000芯片组:寄存时钟驱动器(RCD)、 PMIC、 SPD集线器、温度传感IC

DDR5 MRDIMM 12800芯片组:多路复用寄存时钟驱动器 (MRCD)、多路复用数据缓存器 (MDB)、PMIC、SPD集线器、温度传感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