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ITAPP
DOIT数据智能产业媒体与服务平台
立即打开
DOITAPP
DOIT数据智能产业媒体与服务平台
立即打开

[IDF报道]贝瑞特与中国的15次亲密接触

服务器在线4月8日报道 自1994年以英特尔首席运营官身份首次访华,到去年5月成为首个访问四川汶川地震受灾地区的跨国企业领导人,英特尔董事长克瑞格贝瑞特保持了每年来中国一次的习惯,他这种与中国的"亲密"程度,在同行业同级别跨国企业的掌舵人也属少见。不过,贝瑞特每次访华,都不是简单的例行公事,他每次的行程公布后,都会让媒体和产业界人士感受到一种新意,有时甚至是意外的感觉。

这种意外的感觉,在今年贝瑞特第十五次访华时尤为明显,当人们依照惯性猜测他可能将再次造访中国的农村或学校时,他却将行程与4月8日在北京举办2009年春季英特尔信息技术峰会(IDF)捆绑在一起。他在这次峰会上不但要出席2009信息技术推动新农村建设产业论坛,与中国学术界、IT产业界和教育界的代表畅谈英特尔如何与产业伙伴一同利用信息技术提升农村经济活力、教育和文化事业的策略,更为重要的是,他还将作为本次峰会开场的首位主题演讲者,在题为"鼓舞心志的创新"演讲中,阐述携手持继创新对于IT产业克胜金融危机影响的意义,以及先进的信息技术对其他行业和企业实现节支增效、走向困境的帮助。

从这一系列安排来看,贝瑞特此次访华,展现给人们的形象,其实是一个英特尔创新理念的布道者,不畏困难坚守创新事业的产业斗士和中国IT产业本土创新的支持者。

经验丰富的产业创新领袖

贝瑞特本次访华以这种形象出现,对于国内IT产业界人士来说可是久违了。事实上,在他担任英特尔首席运营官,以及后来出任英特尔总裁和首席执行官的12年时间里,他在很多次访华活动中扮演的,都是这样一个角色。国内产业界的资深人士可能还记得,贝瑞特1994年首次访华,就是随同英特尔创始人之一、时任英特尔首席执行官的格鲁夫一同前来的,格鲁夫在视察中关村电子卖场时做出的"今后英特尔要将最先进的技术带来中国的"决定,以及随后英特尔出台的"与中国共成长"的长期战略,给这位当时已被格鲁夫确定为继承人的贝瑞特留下了深刻印象。

1995年,当贝瑞特第二次来到中国时,他对中国这个新兴市场拥有的企业成本和人才优势有了更为深刻的感受,并意识到中国必将成为全球IT产业中最重要的参与者。由此,他开始将为中国本土IT产业创新提供助力提上了工作日程。同年英特尔开始为联想提供了奔腾处理器的直接供货支持,正是这一决定,引发了颠覆中国PC市场格局的"万元奔腾"计划,拉开了中国IT产业崛起的序幕,也让英特尔开始了与中国产业界携手创新、共同分享发展成果的历程。

在随后的1998年、1999年、2000年和2003年,贝瑞特又通过访华举措在中国PC价格的下降和普及,中国IT企业培养核心竞争力意识,中国互联网市场发展壮大以及助力中国合作伙伴推动计算和通信技术融合、以打造世界级产品和国际化企业方面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动力,也让英特尔在中国的业务与中国IT产业本土创新事业实现了更加紧密的结合。

上述这些经历,让贝瑞特在时隔六年之后的今天再次以产业创新领袖的姿态出现在中国产业界面前时显得轻车熟路。还有另外一个因素,也让他在这方面的魅力无人能及,那就是他自1974年加盟英特尔以来,已经与公司和产业界经历及克服了大大小小近十场经济和产业危机,因此他在以创新对抗危机方面的经验,堪称是目前IT知名企业高层中最为丰富的。而今,要动员几乎是首次遭遇产业逆境,对此缺乏应对经验的中国合作伙伴采用同一策略对抗危机,他正是最合适的人选。

当然,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英特尔今年能挡住金融危机带来的节支压力,依然决定在中国首发全年全球首场IDF,并请董事长贝瑞特挑大梁强调在危机时刻坚持创新的重要性,也充分说明了英特尔对于中国IT产业增强创新实力和把握未来发展机遇的重视。事实上,英特尔已清晰地认识到,中国不但将在未来数年内取代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IT市场,而且在政府提出的"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打造创新型国家"的核心发展战略带来的推动下,以及"推动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和"农村改革再出发"的两大未来经济发展方向带来的创新需求的牵引下,它也必将成为全球IT产业瞩目的创新中心。在这个继住开来的关键时刻,只有深深融入中国自主创新体系,以更大的力度支持中国IT产业的本土创新,才能与中国共赢未来。

令人感动的英特尔技术大使

与身为产业创新领袖的贝瑞特相比,在近几年才开始关注他访华之旅的人看来,作为英特尔技术大使的贝瑞特可能会更为他们所熟悉,并能让人们立即回想起2008年他在访问四川地震灾区时问候灾后复学的孩子,并宣布启动"英特尔i世界计划",要在当地8个受灾严重的地区援助建立200个计算机网络教室的一幕;2007年他走入河南鄢陵农村,参观为当地花农带来致富机遇的农村信息站时一脸兴奋的神情;2006年他深入广东湛江乡村参观当地数字医疗诊所和社区电脑中心,并宣布英特尔将在中国开展"世界齐步走"计划,帮助中国消除城乡数字鸿沟和建设新农村的情景;2003年他在北京与教育部部长周济签署未来教育计划,要在三年内为中国培训50万名中小学教师,以帮助他们将计算机技术应用到课堂教学中的那一刻;以及2002年他在成都访问时,突然掏出一张当地小男孩操作电脑的照片,请媒体朋友寻找这个男孩,好送去一台奔腾4电脑,以满足这个孩子希望拥有高性能电脑梦想的故事……这些都为他这一形象增添了亲切和令人感动的魅力。

从贝瑞特访华的这些经历、故事和插曲中,人们不难看出他在支持中国教育事业和利用信息技术改善农村生产、生活和文化教育的热忱。这种热忱既源于英特尔将支持教育事业和消除数字鸿沟作为企业责任重要组成部分的策略,也与贝瑞特曾经做过大学教授、热爱教育事业和他兼任联合国信息和通信技术及发展全球联盟主席,担负利用信息技术帮助在欠发达地区发展经济的使命有着密切关系,更离不开他对这两项工作深远意义的清晰认识。他曾就这些认识在许多重要产业和经济会议上发表过精到的见解,例如在今年举办的CES、CeBIT两个IT产业大型展会上,他就曾指出未来近一半的经济预增长都将来自发展中国家,而非发达国家,而信息技术将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变化中扮演强有力的工具。并称投资教育,则是培养能加速技术创新和推广的聪明人才、实现强大经济基础、赢取未来发展机遇的关键,因此它应是世界各国在加大科技领域投资方面的头等大事。

正是从这些认识出发,贝瑞特在近几年来,尤其是担任英特尔董事长的三年多来,每年都要走访30多个发展中国家,目的就是样增强英特尔和产业界在欠发达地区推广技术和支持教育上的投入力度。而他这一走访计划的重中之重,就是中国。因为中国既是全球最大、经济发展速度最快、对信息技术接受度最高和市场需求最强的发展中国家,也是全世界人力资源最为雄厚的国家。而且过去三十年来改革开放获取的成果和经验,特别是近十年来信息产业崛起和信息化对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推动效应,以及将从制造大国转向创造大国的未来发展策略,都使它更加重视信息技术进一步的推广普及和教育水平和质量的提升。可以说,在这两点上,英特尔在中国大有可为。

事实上,通过贝瑞特来华启动的多个相关项目、计划,英特尔已经在这两方面获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例如在利用信息技术建设新农村方面,英特尔通过"世界齐步走"计划,借助捐赠电脑和提供免费培训的方式成功让一部分农民朋友掌握了利用信息技术寻求致富机会的本领,对中国农村市场需求的深入了解,也让它在目前的电脑下乡中标机型中获得了优势份额;又如在支持中国教育事业上,英特尔未来教育计划自2000年7月至2008年底,已在中国培训了125万名中小学教师,让上亿学生从中受益,而且值得一提的是,很多接受培训的教师都牢牢记住了贝瑞特的一句话–"计算机并不是什么神奇的魔法,教师才是真正的魔术师"。

拥有战略眼光的管理者

如果只用产业创新领袖和英特尔技术大使来定义贝瑞特,虽然准确,但却不够全面,因为在1984年升任英特尔副总裁到成为公司董事长的20多年里,他还被公司员工和产业界同仁视为一位拥有战略眼光,并且雷厉风行的管理者。早在上世纪80年代,他就展现出了这种特质,帮助公司的两位创始人格鲁夫和摩尔实现了英特尔的战略转型,让它从一家以内存为主要产品的公司转变成了一家微处理器制造商,打下了成功的基础;90年代,他在负责英特尔的技术和制造部门时,又通过出台"精确复制"策略,成功实现了英特尔芯片生产能力的扩充,巩固了英特尔在PC微处理器市场的领导地位;90年代未从格鲁夫手中接过英特尔首席执行官一职后,在互联网经济迎来爆发期前,他开始谋求英特尔在微处理器之外的成长机会,开辟了英特尔的网络通信业务;而在本世纪初互联网泡沫破灭后、IT产业遭遇市场寒冬时,他则在其他企业紧缩研发支出时逆势增加公司研发投资,最终使公司获取了全新的、可带来更多增值的商机,从而在市场需求复苏后迅速恢复的高速成长的势头。

或许贝瑞特的这些经历,国人并不了解,但贝瑞特数次与在中国投资设厂相关的访华经历却为人们所熟悉。1994年他首次访华时,就曾作为英特尔首席运营官和制造部门的负责人参与和主持了在上海投资建设英特尔在中国首家芯片封装测试工厂的重大决策,随后在2002年他访华时,他则宣布了英特尔斥资扩建该厂,使其具备测试和封装奔腾4处理器的消息;2003、2004和2005年访华时,贝瑞特又分别参与了英特尔成都芯片测试封装厂的投资决策、奠基仪式和开工英仪式;2004年访华时,贝瑞特还走访了辽宁,为后来英特尔在大连投资兴建其亚洲首座12英寸晶圆厂奠定了基础;2007年访华时,他则与国家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辽宁省、大连市领导共同出席了这座晶圆厂的奠基仪式。

可见,英特尔目前在中国最大的三项业务投资,即上海封装测试厂(投资额逾5.39亿美元)、成都封装测试厂(投资额5.25亿美元)和在建的大连晶圆厂(投资额25亿美元)的决策和最终实施都离不开贝瑞特的指导。而他努力促成这三个投资建厂的重要项目,正是其非凡的战略眼光和勇气的一次最佳体现–他看到了中国整体经济持续平稳发展、中国IT产业市场及创新潜力,因而做出了在中国布署生产和制造业务的决定,而"浦东大开发"、"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础"三个区域经济振兴策略,则让他寻找到了合适建厂的地点。而通过这三项投资,英特尔在华业务的职能最终得以完善,摇身变成了"中国的小英特尔",真正融入了中国。同时,这三家工厂的设立也为中国半导体制造业的发展、相关人才的培养和中国IT产业的格局的健全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实现了英特尔和中国的共赢共发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DOIT » [IDF报道]贝瑞特与中国的15次亲密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