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的超极本 能否奏起一曲绚丽的乐章

自2011年Intel提出超极本这个概念以来,超极本产品已经走过了将近两年的时间。在这两年时间里,超极本产品,对整个PC产业都起到了巨大的影响作用。众多厂商都希望借助超极本这种新型产品,在日益低迷的PC领域有所作为。

超极本产品在Intel的主导下,可谓发展迅速。在超极本这个概念提出当初,Intel将苹果MAC Air和iPad系列产品作为其假想敌,希望其性能不妥协的情况下,在轻薄、续航以及用户体验方面,能够达到或者超越苹果的产品。

超极本

超极本

Ultrabook是英特尔继UMPC、MID、上网本netbook、Consumer Ultra Low Voltage超轻薄笔记本之后,定义的又一全新品类的笔记本产品,Ultra的意思是极端的,Ultrabook指极致轻薄的笔记本产品,即我们常说的超轻薄笔记本,中文翻译为超“极”本。超极本拥有极强性能、极度纤薄、极其快捷、极长续航、极炫视觉五大特性,将创造移动计算有史以来性能和便携性的最佳结合,卓越的综合能力带来前所未有性能不妥协的轻薄体验。

从核芯厂商Intel来看:

Intel和传统PC想扭转一直一来传统PC的颓势,但随着平板和智能手机发展的迅速发展,就现在情况来看,超极本给PC市场所带来的影响十分有限。就2012年超极本产品的销量来看,其并未达到Intel当初的预期,整个PC市场依旧惨淡。2012年的IVB架构的新一代酷睿处理器的面世,虽然在性能上,较上代SNB架构处理器无论在处理器性能还是核芯显卡性能都有了较大提高,但是其对市场的影响力还是不足。

Intel

Intel

转观在ARM公司主导下的各大移动芯片厂商,势头依旧猛烈,新品不断。平板和手机对传统PC的冲击,在2012年依旧十分强势。并且根据相关数据表示,在传统PC使用者中,有25%的用户觉得,平板电脑现如今已经能够满足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这也表明,传统PC正逐渐失去消费级市场的份额,再往上一层说,也就是市场对Intel等X86架构核芯处理器的需求量正在逐渐走低。

Intel VS ARM

Intel VS ARM

高通公司的市值,在2012年下半年,已经赶超Intel,Intel面临的处境已十分危险。Intel的Haswell架构处理器在2013年将能够与大众见面,这一代处理器对于Intel来说,是一十分关键的产品。Haswell架构处理器未来在市场中的反应,不仅决定了Intel能否重新超过高通市值,重返其处理器芯片的霸主地位,更是2013年传统PC能够成功转型的关键性产品。

从OEM厂商角度来看:

自Intel超极本概念提出的2011年,OEM厂商们就视其为救命稻草,全力配合并研发超极本产品。发展到2012年年底,超极本产品已有100多款,阵容可谓十分壮大。

虽然超极本发展势头还算不错,但是其并未给OEM厂商带来太多实惠。虽然现在超极本产品无论从价格还是从对应人群上来看,其覆盖面积十分广泛。但是这种新型的产品貌似并没有得到市场的认可,虽然其已经经过两年时间的发展和进步,但是更多消费者对这种产品,大多还持观望态度,感兴趣的不少,但是真正实际购买的,还是不多。消费者不购买,厂商当然也就赚不到什么钱。

超极本

超极本

超极本凭借其在功耗,轻薄便携以及造型和用户体验方面的优势,起初得到了很多OEM厂商的认可,也到了众多媒体的肯定。但是就市场反应而言,我们可以看到,超极本产品叫好不叫座。如果说早期超极本销量较差的原因是因为其售价较高,普通消费者难以接受的话,那么2012年的超极本部分产品已经走向了4000元以下的低价市场,现在还再来拿价格说事儿的话,未免有些牵强。从现有的超极本产品分析来看,虽然这些超极本产品都能够达到Intel制定的超极本规范,但是其产品品质和性能依旧参差不齐,这也直接影响到了用户的体验,消费者对超极本产品的印象也就打了折扣。

超极本

超极本

2013年的超极本市场,产品规范才是重中之重。用户体验,是衡量一款产品是否成功,能否得到消费者认可的最为重要的因素。当下低价超极本市场,虽然在价格方面得到了认可,但是其产品品质就不能保证,笔者认为,不能一味追求低价而损失了用户的体验和使用感受。苹果公司的全线产品,在各自领域来说,其售价都是十分高的,但是其依旧能够得到众多消费的认可和购买,这是因为苹果公司将用户体验放在了第一位,不会因为其售价问题影响消费者的用户体验。我想这一点在2013年的超极本市场,是值得各大厂商所学习的。

从操作系统来看:

微软的Windows 8操作系统可谓在2012年备受关注。在其发布之初,各大媒体就对其褒贬不一众说纷纭。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的就是,Windows 8操作系统对这个PC领域的影响是巨大的,它有可能能够在不久的未来,影响全世界PC使用者的操作方式和使用习惯。

Windows 8

Windows 8

Windows 8的触控在超极本领域的影响也不可小视。Windows 8操作系统或直接或间接的催生出了触控超极本、变形超极本等新一代超极本产品。截止到2012年年底,拥有触控和变形的超极本产品已经有10余款之多。新型产品的出现可以说给OEM厂商打了一剂强心针,而新产品的出现和微软和Windows 8关系十分巨大。

Windows 8

Windows 8

传统PC的萎靡不仅给Intel和OEM厂商造成了巨大的压力,作为传统PC操作系统霸主的微软,同样受到着影响,所以说其创新和改变是必然。2012年年底出现的变形超极本产品不仅是Intel的机会,是OEM厂商的机会,更是微软的机会。变形产品的优势在于其拥有多种实用模式,能够迅速的在笔记本电脑和平板电脑两种使用模式之间切换,以应对不同的使用环境和使用需求。这一类型产品的出现,对于平板电脑来说不是什么好消息。一款能够变形的超极本产品,就能够满足用户的多种需求,以至于消费者购买了这一款产品,就相当于即拥有了笔记本又拥有了平板电脑。这样多样化的产品相信在未来会更多,也更容易得到消费者的认可。

2012年,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Intel还是OEM还是微软,都有着很大的动作。在这一年中新品可谓层出不穷,各种新品发布。但是2012年的产品,还都处于起步阶段,产品还不够成熟,市场影响力也还都未显现出来。而笔者看到更多的,则是他们对2013年的憧憬。如果2012年算个一个试水的话,那么2013年的整个PC市场将上演一出十分精彩并残酷的大战。到时,胜者为王,败者为寇。胜利的人将统领产业发展,而失败的人将被时代所抛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