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ITAPP
DOIT数据智能产业媒体与服务平台
立即打开
DOITAPP
DOIT数据智能产业媒体与服务平台
立即打开

云端争夺战——IT厂商的盛宴

云计算到底是如何发迹的似乎已经不再重要了,重要的是它确实炙手可热,我们已经撰写过太多关于云计算的文章了,几乎把云作为关键字就可以从网络搜集到成千上万的新闻。在IT领域里,云计算是新兴的,同时也是一盏给厂商指向未来的明灯。

IT厂商们将云计算从概念包装成产品、解决方案,甚至是目前过渡后的最终目标。云计算在每一个厂商眼中有着不同的意义,今天,我们将从三条厂商线路来梳理云计算在不同厂商眼中的样子,即服务器硬件线路、网络硬件厂商线路以及虚拟化厂商线路,这三个与服务器最相关的厂商线路来梳理云计算的模样。

硬件之服务器厂商眼中的云

服务器大佬IBM:

作为产品线最为齐全的IT大佬,IBM也是最早提出云计算概念的公司之一,然而云计算兴起后,IBM反而被淹没在众多的云中。

远至2007年,IBM就在一份技术白皮书中第一次提到云计算。10月,IBM和Google推出高校计划,推动新的软件开发方法,帮助高校学生获得相关云应用编程方面的技能,帮助他们应对未来大规模互联网应用的挑战。 11月,IBM推出"蓝云"(Blue Cloud)计划,宣布为客户带来即可使用的云计算。包括一系列的云计算产品,使计算不仅仅局限在本地机器或远程Server Farms,并通过架构一个分布的、可全球访问的资源结构,使数据中心在类似互联网的环境下运行计算。

在IBM全球创新与技术执行副总裁 Donofrio看来,云计算是人类使用计算资源方式的重大变革。通俗地说,云计算实际上是一个虚拟化的计算资源池,用来容纳各种不同的工作模式,这些模 式可以快速部署到物理设施上。虚拟化的资源按照来自用户的需求多少来动态调动资源。云计算利用分布式计算,将复杂的工作扩展到更多的计算资源中,这样,不 仅统一应用可以反复使用,而且不同应用也可在基于云的架构上来调配。因此,厂商可以按照用户不断变化的需求提供相应的硬件、软件和服务。

而上个月,IBM还在京举办了"IBM 2010云计算高峰论坛",宣布推出两项最新云计算解决方案–"物联网云"和"分析云",并通过推动云引擎计划明确了植根中国市场、积极构建本土云计算 产业生态圈的策略。

IBM在近两年来深耕细作中国云计算市场,大力推动中国云计算发展。论坛上,IBM特别邀请到来自无锡软件园、山东东营软件园、北京工业大学、首都 经贸大学以及国家地震局等中国云计算的先行者现身说法,用实际案例阐述IBM云计算解决方案在各行业实施落地的情况以及成果。

为进一步推动 云时代下的协作创新和共赢发展,IBM宣布启动"云引擎"–云计算合作伙伴认证计划,其规定IBM软件授权的业务合作伙伴,若获得基于IBM软件的公共 和私有云计算解决方案开发能力的认证,即可获得IBM云计算架构认证和销售授权。该计划还将在IBM创新中心和渠道市场活动上举办一系列针对业务合作伙伴 的云计算发展研讨会,以帮助更多的IBM合作伙伴更快的加入"云引擎"。

新推出的物联网云为各种不同的物联网应用提供统一的服务交付平台, 涵盖应用的创建、运行和管理整个生命周期。物联网云可以为物联网应用提供海量的计算和存储资源,提供统一的数据存储格式和数据处理及分析手段,还提供应用 集成的接口,可以大大简化应用的交付过程,降低交付成本,建立一个由应用开发商、运营商和用户构成的生态系统,推动物联网产业的发展。

IBM 分析云则可以为企业提供创新的商业智能解决方案,把传统的商业智能和分析环境转变为一个自服务的知识管理系统平台,把企业多孤岛的信息系统整合为统一的商 业智能分析环境。该解决方案通过动态快速的云计算部署方式提供低成本高效率的资源服务,为更多的用户提供商业智能服务,为领导层的决策提供快速支持。

IBM 大中华区云计算业务副总裁陈良忠在演讲中鼓励客户积极尝试:"云计算会是一直保持演进的,所以不要等。虽然一开始使用可能有挫折,但也会积累很多经验。关 键是要找很好的伙伴,IBM愿意在云计算方面成为大家的伙伴。"

后来居上的惠普

在服务器领域,惠普属于后来居上,原本一直被IBM占据的服务器营收老大位置,已经几次易手给了惠普。而惠普也在不断扩张自己的IT帝国,除去服务器、存储等硬件线路外,也开展了软件及IT服务的线路,并通过收购3Com迈入了IT网络领域。

惠普计划的云将会配合他们的硬件产品以及软件产品一起,以一种产品+服务的形式推出。惠普刀片系统Matrix作为云计算的落地产品,可让客户通过一个融合系统受益。通过惠普动态功率封顶技术获得历史电源使用记录来实现更精确的预算和容量规划,从而使技术基础设施的功率容量加倍。 它极大简化了基础设施的部署,并实现了自动配置功能。因此,公司可节省达79%的运营成本,并可在八个月内实现投资回收,在三年内实现323%的潜在投资收益率(ROI)。

中国惠普工业标准服务器大客户部销售总经理刘宏兵表示,"客户越来越倾向于寻找拥有诸如较高投资回报、基于应用的成本跟踪和真正的动态容量管理等适应性基础设施功能的数据中心解决方案。而惠普刀片系统矩阵正是这样一个能够支持基础设施全业务运营的解决方案。"

除了Matrix 刀片服务器系统外,惠普还加入了一个名为云设计服务的产品组合,帮助企业与政府机构加速部署基于云的基础设施,提升技术与业务的灵活性。

惠普云设计服务为客户提供了下列收益:

-提供云服务所需的一切。惠普云参考架构是一个通用框架,适用于所有的云,并能满足不同的业务需求、技术、软件包和云服务需求。

-缩短交付时间,并降低实施风险。设计蓝图和实施计划把人员、流程、技术、成本预估以及工作量转移等方面都考虑在内。

-减少昂贵的技术冗余,同时帮助客户做出战略投资决策。惠普使用来自公司核心研究机构惠普实验室的经过测试且可重复的规划与分析工具, ITIL v3的最佳实践,以及从主要云设计实施应用提炼发展而来的经过验证的方法论。

-利用现有技术投资。异构,高度可重复的设计原则和目标建议,保证了惠普融合基础架构技术,惠普软件和第三方产品之间的无缝集成,实现了整体云基础设施设计。

戴尔的云层:

作为服务器三大海外厂商之一的戴尔,虽然基本上在服务器销售排行上是万年老三的排 位,但是在打造自己产品走出自己的销售路线方面可也是不遗余力。相比惠普和IBM的全面的IT产品线,戴尔也在努力朝这个方向努力,在云计算方面,戴尔的 规划也是先主打服务器产品,搭造云计算基础架构,然后同时通过收购推出云相关的服务,占领市场。

戴尔的声音自始至终集中在其设计的云计算演 变路线图上,有两种不同的演变方式已经被其高层熟读:一种是循序渐进式,通过不同的虚拟化方式,逐步的过渡到云计算,基本上相当于"和平演变",力图通过 不断的虚拟化的量变,在某一个节点上完成到云计算的质变;另一种则截然不同,戴尔方面干脆称其为"革命式"的,企业要面向云构建全新的应用,或者利用供应 商和第三方服务商的技术,将数据中心变为一个私有云–甚至可以利用第三方的云计算中心。

戴尔同期还发布了一个全新的PowerEdge C系列服务器,其中的C便是代表Cloud,这个全新的服务器系列产品,共分为三个型号,被戴尔称为“基于云计算架构经验设计的通用型云产品”,戴尔数据 中心解决方案部门云软件解决方案总监John Igoe认为,基于企业对云计算应用程度的不同,就如PowerEdge C系列服务器分为三个不同型号一样,戴尔的云计算服务模式同样分为软件即服务、平台即服务、基础设施即服务三个不同类型,而戴尔的策略就是,以模块化制 胜。

首先是云计算模式的选择,John Igoe表示,戴尔全新云计算解决方案里面会有不同的选择,第一个选择是模块化的云计算解决方案,第二个提供方案是一站式交钥匙的解决方案,这种方案戴尔 会定义为“云计算”解决方案,把它打成一个包,让这个包解决客户要求所实现的功能——John Igoe认为,这两种方式是搭建云计算基础的两个不同模块,一个自由组合,一个即插即用,但它们都是基于“采用参考架构的模块化堆栈”所设计的。

在 这个戴尔的云计算模块化堆栈中,戴尔将云计算分为四个层面:硬件、操作系统、基础设施管理和管理员,“用户在硬件层面上当然是用戴尔的硬件,然后后可以在 管理层面上选择了一个自动服务门户和自动授权,最后是管理软件,这也就是为客户提供模块化选择云计算解决方案。” John Igoe表示,模块化选择的好处就是能够应对云计算的不同需求,模块可以按照不同的方式搭配,可以随意组合,云计算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也便获得最大化的体现。

国产厂商眼中的“云” :

国产服务器厂商虽然也在谈云计算,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特别完整成型的体系架构出来。大家还都在观望阶段,毕竟云计算这个概念对于相对传统的中国人来讲,有些太过超前,无论是厂商还是用户都在没有十成把握的阶段,选择作壁上观。

相对激进一点的是曙光,最新发布的“星云”超级计算机上已经有了“云计算”的雏形,“星云”名字的由来也正印证着这一点。曙光方面把“星云”作为中国第一台面向未来“云计算”环境设计的超级计算机系统,强调了系统的均衡设计和资源动态调度能力,将成为我国新一代超级云计算中心建设的主力机种。

另一家国内数一数二的服务器厂商浪潮对于云计算的态度显得更为保守些,他们表示,云计算目前对公司来说只是概念,公司并没有研制出相关产品,很长时间内都不可能带来实际收益。其他相对厂商如联想、宝德等也都在观望,等待着最好的发力于云计算的时机。

网络巨头思科计划的“云”

之所以把网络巨头思科单拿出来讲,是因为它是唯一一个跨界发展的IT厂商,原本是网络起家,去年开始进军服务器领域,激发了服务器市场的新一轮竞争。首当其冲的是它发布的UCS统一计算系统概念,配套的产品是加利福尼亚刀片服务器。

在云计算的规划方面,思科计划通过统一业务实现(Unified Service Delivery,USD)解决方案,帮助电信运营商为云业务构建基础平台,令客户在任何地点、在任何用户端设备实现公众业务和企业应用。USD将思科数据中心产品、统一计算系统(UCS)与IP下一代网络的功能很好地结合在一起,构建了运营商云业务的基础平台。"云的概念很多,但究其本质就是业务实现的方式。"思科CTO办公室技术总监殷康表示,相对于其他厂商,思科的云定义更为严格与明确: 云计算是在整合的架构之下,利用虚拟化的资源通过IP网络提供规模化业务的实现方式。

殷康认为,云计算是由IT和IP技术共同构建的。从发展的角度来看,云的出现是一个逐步演化的过程。比如,Web技术出现时,就具备了云的雏形。随着x86平台上的虚拟化技术的成熟和Web统一界面的推出,虚拟化和Web走向结合,使得云计算可以在一个整合的架构上实现。

"我们认同业界的观点,云计算按照层次可将业务模式划分为三类。" 殷康说,"最底层是IaaS (基础设施即服务),中间层是PaaS(平台即服务),最顶层是SaaS(软件即服务)。这三者有一定的依存关系。"

在云计算的业务策略上,思科决定"有所为有所不为"。目前,云计算技术的主要供应商有思科、微软、VMware、IBM、惠普、红帽等(Google属于自建)。在IaaS领域,主要参与竞争的是IBM、惠普、微软、Google、亚马逊和电信运营商们 ,思科的主导性原则是帮助电信运营商实现云; 在PaaS领域,思科以Webex Connect平台参与竞争,其他的主要厂商包括了Google、微软、亚马逊等;在SaaS领域,思科以Webex业务参与竞争,在这个层面上包含了微软、Google以及众多大大小小的互联网和软件提供商。

虚拟化厂商眼中的“云”

对于虚拟化厂商眼中云计算,我已经在之前的文章中特别分析过了,详情可以直接参见该文章《虚拟化厂商的盛宴:集体奔向云计算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DOIT » 云端争夺战——IT厂商的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