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ITAPP
DOIT数据智能产业媒体与服务平台
立即打开
DOITAPP
DOIT数据智能产业媒体与服务平台
立即打开

以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支持个性化制造

以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去支持个性化制造,发挥所长,将先进科技与生产方式变革结合起来,应该是一种被倡导的选择。2010年6月7日,国家领导人在两院院士大会上指出:“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知识服务、智能服务的快速发展为个性化制造和服务创新提供了有力工具和环境”。在听惯用新技术推动大规模制造的陈辞后,这种提法令我耳目一新。作为《后现代经济——网络时代的个性化与多元化》的作者,我对“个性化”得到每个新的认同都很敏感。国家领导人的这个认识,标志着对个性化评价的一个具有深远意义的提高。

我们当然不必迷信权威讲话,但在中国,一个概念从“在野”话语变成“在朝”话语,往往是与社会共识形成联系在一起的。与生产方式联系在一起的“个性化”,从一个非主流的、前卫的概念,到形成现在的共识,不是偶然的。其主流化过程,可以说从三年前就开始了。

在三年前的同一天,也就是2008年6月7日,被称为国务院智库首席“提琴手”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主任王梦奎,在谈到互联网技术时,就深入地指出:“在当今世界急剧变化的浪潮中,共同性的扩大和差异性的张扬是并行不悖的两种趋势”;“不仅固有的差异性依然顽强地存在着,在新的条件下还生发着新的差异性”。放在云计算的条件下,这个判断仍然是适用的。云计算就是兼具共同性和差异性这两面性的典型技术。以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为代表的技术变革,正在推动生产方式的变革。对此,人们的认识有待提高。技术推动生产方式变革新解科学发展语境中的发展方式转变,从某种意义上说,可以理解为生产方式转变。以往提发展方式转变,较多从生产方式转变中人与自然关系角度着眼,如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中,哪个更加节省物质消耗、能耗、更加低碳等等,这是生产力视角;但生产方式还有另一种观察视角,就是人与人关系的视角,例如是大规模制造还是个性化制造,这是生产关系视角。

引人注目的是,国家领导人这次提出:“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正在引发社会生产方式的深刻变革。信息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不断推动生产方式发生变化,柔性制造、网络制造、绿色制造、智能制造、全球制造日益成为生产方式变革的方向,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知识服务、智能服务的快速发展为个性化制造和服务创新提供了有力工具和环境,人依靠机器生产产品变成机器围绕人生产产品成为可能,个性化制造和规模化协同创新有机结合将成为重要的生产方式。”显示了后一种视角的重要性。

生产方式变革,意味着生产方式的质变。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带来了生产方式的变革。从生产关系特征而非低碳、低能耗等生产力特征看,这种生产方式变革,更多表现为从大规模制造为代表的规模经济,向个性化制造为代表的范围经济的变革;从成本领先为代表的竞争战略,向差异化为代表的竞争战略的变革。这种变革的意义在于,使中国从低附加值的中国制造,向高附加值的中国创造的方向转变。

但长期以来,受限于传统思维,人们忽视科学发展中所包含的——有人称之为模式创新的——生产方式变革这层含义,而固守“科技加规模经济”这种思维定式,以致形成“技术是新的,而生产关系是旧的”这样一种生产方式组合,并以为这就是科学发展,这是错觉。

在技术可以支持新旧两种不同生产方式的情况下,理解以生产方式变革为内涵的发展方式转变,具有重大意义。技术如何推动生产方式变革以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三种技术推动个性化制造为例,这三种技术可以不可以推动相反的生产方式——大规模制造——呢?当然可以,这好比说,冰箱可以当鞋柜使用。但冰箱所长不是当鞋柜;同样,拿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去支持大规模制造,不是不可以,也不是没有意义,但并没有发挥这些技术所长;相反,以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去支持个性化制造,发挥所长,将先进科技与生产方式变革结合起来,这绝不应该是一种被排斥的选择。对此我们需要加深认识。1、互联网技术如何推动个性化生产方式的变革

互联网技术这种生产力与个性化制造这种生产方式的内在联系,产生于互联网的分布式计算特征。互联网可以用来搞集中,但所长却在分散。当年美国人发明互联网的初衷,就是希望分散指挥中心,避免遭到集中式的核打击。

互联网转用于经济目的后,它固然可以用于支持集中化的大规模制造,但这并非互联网所长。互联网真正的所长,在于降低分散的、个性化的生产和服务的成本,提高分散的、个性化的创造活动的价值。

这就给产品的差异化、服务的差异化、个性化定制,提供了生产力一级的支持。互联网多年来发展经验表明,通过服务创新,让“机器围绕人生产产品”,提供差异化、个性化的服务,是互联网增值服务商的普遍选择。而照搬网下大规模制造模式,则鲜有成功。2、云计算技术如何推动个性化生产方式的变革

云计算本身是一种技术,它一旦与生产关系改变联系在一起,也会产生生产方式变革的效应,推动个性化制造和服务创新。

云计算本身兼具集中化与分散化两种相反特征,二者相反相成。集中化一般是在基础平台,如基础设施(I)、平台(P)、软件(S)一级;分散化则在增值应用级。有的人不能全面认识云计算的技术特性,误以为具有规模化协同特征的云计算主要是用来搞集中计算,降低成本,忽略了“个性化制造和规模化协同创新有机结合”的可能,因此错失生产方式变革的机遇。

善用云计算所长者,显然应向大规模定制的方向获取变革效应;如果只是把它导入大规模集中制造模式,没有个性化增值反哺配合,就可能浪费机会成本。这方面,要吸取网格计算商业化方面的教训。例如对于中央企业来说,我个人研究认为,以大集中的思路搞云计算,拿冰箱当鞋柜使,可能在节约几亿资金的同时,错失拿冰箱当冰箱使可能创造几百亿资金的机会。国外当前兴起的众包模式,就是善用云计算的例子,宝洁公司等深受其益。3、物联网技术如何推动个性化生产方式的变革

维基百科对物联网的定义在我看来OUT(过时)了。一是它重传感,而轻智能化;二是强调“集中管理、控制”,而忽略了个性化。物联网的实际方向不会是这样的。IBM的定义更好一些,强调了“更深入的智能化”,这就包括了“将特定的知识应用到特定行业、场景和解决方案”,这就与个性化联系起来了。

物联网现在还没发展起来,对它的前景众说纷纭。我预言,物联网一旦实现,不会是“推”模式,而应是“拉”模式。“拉”模式用非技术的语言说就是“机器围绕人生产产品”。也是要通向个性化的。

个性化制造目前还有经济学上的障碍需要克服。主要是,经济学家要对品种概念进行重新审视。品种就是个性化的衡量单位。经济学不内生品种,就无法精确研究个性化。一旦研究透了,个性化制造就会从乌托邦变为科学。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DOIT » 以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支持个性化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