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ITAPP
DOIT数据智能产业媒体与服务平台
立即打开
DOITAPP
DOIT数据智能产业媒体与服务平台
立即打开

山河智能副总张云龙 三维设计改变机械制造

湖南山河智能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以工程机械为主业的现代化国际性上市企业,与三一重工、中联重科并列工程机械业“湘军三巨头”,其产品涵盖大型桩工机械、小型工程机械、中大型挖掘机械、工业车辆等十多个领域、一百六十多个型号,产值和规模每年均以近乎翻倍的速度增长,不仅牢牢占据国内一线品牌位置,更远销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  

近日,由湖南山河智能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主办、欧特克有限公司(“欧特克”或“Autodesk”)参与并赞助的“山河智能Inventor 3D设计大赛总决赛”在湖南长沙山河智能产业园隆重举办,借此机会山河智能副总经理张云龙先生接受了媒体采访。这位曾经的大学教授、留德博士以其特有的学者风度,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向我们娓娓讲述山河智能这家工程机械新星的创新基因,以及数字化设计在山河智能的应用情况。  

 
从大学教授到民企精英

采访话题从张云龙的个人经历谈起。  

张云龙,1965 年生,博士学历,教授。历任吉林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副院长、林德(中国)叉车有限公司产品技术开发处主管、处长、研发项目负责人。1997 年1 月到1998年1月在德国国家夫朗和费强度研究所(LBF)作国家公派访问学者,曾参加德国林德总部和英国重型叉车子公司技术培训。现任湖南山河智能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常务副主任、研究本院院长。  

看到这这份不足200字的简历,记者略感几分惊讶。遥想80年代末90年代初,“下海”似乎是一件非常时髦的事情。然而,当年的张云龙却有点非主流地选择留在大学教书,并接连打破惯例在年仅32岁时就坐到了正教授的位置,后来更担任了吉林工业大学院领导职务。按理说,已经三十而立并在学术界颇有名气的张云龙,完全可以在相对安静的大学校园一边做研究一边教书育人。而在这个时候,一段赴德访问的经历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促使他决定离开学校进入企业,这个决定也在冥冥中埋下了他日后加入山河智能这家民族企业的机缘。  

记者:我注意到您有一段比较特殊的经历,您曾经是大学教授,还做过赴德访问学者,那么从做研究工作、教书育人,到现在在企业做研发管理,在个人感受或在工作方面有什么变化,请您谈一谈。  

张云龙:实际上,我原本在大学教过十年书,应该说在学校参加了一些国家项目,也获得了一些奖项,最后也做到了学院的负责人。在别人看来已经算是很成功了,因为我在32岁的时候就是正教授。在这个时候,我为什么决定离开学校加入企业呢?因为,我在之前受到了国家教委的支持到德国进行为期一年的留学访问,当时也联系了一些德国大学,还有研究机构,后来我就选择了研究所。研究所采用的是介于企业和学校之间的体系,就是产学研体系,因为当时我不想从大学再走向大学。那我为什么没有直接联系企业呢?因为,企业也不太接受直接从大学过来的人,因为你没有企业经验,双方语言可能不统一,所以就选择了这样一个研究所。  

这个研究所是德国在世界疲劳强度研究比较强也比较早的一个研究所。在这个研究所工作一年以后,大家相处得很愉快,我也学到了很多国外知识。但是,有一次谈话改变了我后来的职业生涯。一位研究所的同事问了我一个问题。他说,你是正教授,那么你在企业工作过吗?我说没有,我很实在,没有就没有。他说对不起,在德国没有在企业工作过的人是不能够做教授的。所以,很多教授是在企业做过一段时间再到大学任职。  

当时,我也是年轻气盛,心理上不太能够接受,感觉是不是对方不尊重我?其实,后来一想,不是这样,他们想什么就说什么,而且说的是事实。后来,我就跟他们讲,以后我可以补这门课(到企业工作),就这么决定了。碰巧的是,在回国之前,刚好有企业在德国招聘,要求有在德国工作的经验,还得是博士,于是我就得到了这个职位。  

到企业工作之后,发现有很多东西是学校没有接触过的。所以,这个决定不只改变了我的职业生涯,也是对职业模式的一种挑战。在那段工作期间,我有机会前后两年时间在(林德)总部,一边参与设计,一边做项目。总的感受是在学校搞了很多研究,也发表了很多论文,获了很多奖项。但是,研究必须最后变成产品。为什么叫研发?Research和Development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只有研没有发是不行的,学校在这一点上可能有所欠缺。所以,我认为学校要把研究的东西在企业变成产品,最后将产品推向市场,这样研发才有价值。这也是我从大学来到企业感受到的最大的变化。  

记者:您曾提到一个企业在高速发展期最重要的是管理,您现在做的是研发团队的管理,研发项目的管理,就您此前工作过的林德叉车和现在的山河智能来说,您认为差异在哪里?未来这种差异会否改变?  

张云龙:不同类型的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各有优势,我们绝不希望一种模式替代另一种模式。比如,国营企业更人性化,但是效率可能有些欠缺,管理、执行力欠弱。外资企业在管理上很完善,在执行上很到位,但是在人文关怀上,至少对中方人员的关怀上不如民营企业。  

我们山河智能现在是综合了这两种模式的优势。比如,我们的效率很高,同时在人文关怀方面也做得很好,特别是在何清华老师(山河智能董事长、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的带领下,我们的团队基本都是学者出身的,整个管理比较人性化。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人,人是第一生产力,这一点民营企业有它的优势。当然,在管理上,山河智能只有十几年的实践,而林德叉车已经走了100多年,在经验上后者肯定要强一些,但是山河智能还非常年轻,这样的一个朝气勃发的公司就算走了弯路也有机会改正,这就成了我们的优势。  

与此同时,山河智能在这十几年时间里,在技术、管理、财务、生产各方面都引入或借鉴了很多先进的经验,并应用到各个分公司及全国各地的研究基地,我们期望打造一个更加国际化、更有效率、更加务实、更加团结的团队。这种雄心对我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感召力,再加上何老师个人的感召力,以及山河智能这个民族品牌的感召力,促使我最终加入山河智能。我们现在的工作,就是要把山河智能做得更好更强大,把山河智能这个民族品牌做成一个世界性的品牌。  

当时,我也是年轻气盛,心理上不太能够接受,感觉是不是对方不尊重我?其实,后来一想,不是这样,他们想什么就说什么,而且说的是事实。后来,我就跟他们讲,以后我可以补这门课(到企业工作),就这么决定了。碰巧的是,在回国之前,刚好有企业在德国招聘,要求有在德国工作的经验,还得是教授,于是我就得到了这个职位。

到企业工作之后,发现有很多东西是学校没有接触过的。所以,这个决定不只改变了我的职业生涯,也是对职业模式的一种挑战。在那段工作期间,我有机会前后两年时间在(林德)总部,一边参与设计,一边做项目。总的感受是在学校搞了很多研究,也发表了很多论文,获了很多奖项。但是,研究必须最后变成产品。为什么叫研发?Research和Development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只有研没有发是不行的,学校在这一点上可能有所欠缺。所以,我认为学校要把研究的东西在企业变成产品,最后将产品推向市场,这样研发才有价值。这也是我从大学来到企业感受到的最大的变化。

记者:您曾提到一个企业在高速发展期最重要的是管理,您现在做的是研发团队的管理,研发项目的管理,就您此前工作过的林德叉车和现在的山河智能来说,您认为差异在哪里?未来这种差异会否改变?

张云龙:不同类型的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各有优势,我们绝不希望一种模式替代另一种模式。比如,国营企业更人性化,但是效率可能有些欠缺,管理、执行力欠弱。外资企业在管理上很完善,在执行上很到位,但是在人文关怀上,至少对中方人员的关怀上不如民营企业。

我们山河智能现在是综合了这两种模式的优势。比如,我们的效率很高,同时在人文关怀方面也做得很好,特别是在何清华老师(山河智能董事长、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的带领下,我们的团队基本都是学者出身的,整个管理比较人性化。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人,人是第一生产力,这一点民营企业有它的优势。当然,在管理上,山河智能只有十几年的实践,而林德叉车已经走了100多年,在经验上后者肯定要强一些,但是山河智能还非常年轻,这样的一个朝气勃发的公司就算走了弯路也有机会改正,这就成了我们的优势。

与此同时,山河智能在这十几年时间里,在技术、管理、财务、生产各方面都引入或借鉴了很多先进的经验,并应用到各个分公司及全国各地的研究基地,我们期望打造一个更加国际化、更有效率、更加务实、更加团结的团队。这种雄心对我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感召力,再加上何老师个人的感召力,以及山河智能这个民族品牌的感召力,促使我最终加入山河智能。我们现在的工作,就是要把山河智能做得更好更强大,把山河智能这个民族品牌做成一个世界性的品牌。

创新铺就山河崛起之路

从1999年创立至今,山河智能仅用了11年的时间就成长为一家上市公司,并以自主创新为基石构建起高效率、高品质的制造体系。目前企业总资产超过27亿元,以长沙为总部,在国内外建立了多家分公司和子公司,逐步建成一个以上市公司山河智能为主体、以工程机械为主业、有自主知识产权、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山河产业集群。

记者:山河智能用了11年的时间,就成长为一个上市公司,很多产品冲到了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的位置,您觉得它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张云龙:在山河智能11年的历程中,我们从5个亿起家,到现在将近30亿,以70%以上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但是,任何一个企业在发展的同时必须考虑一个现实问题,就是它的管理是不是跟得上发展速度。

山河智能在2007年就组建了工程机械事业部,开始逐步走向市场化,成立了非常多的子公司,开始是挖掘机、装卸车辆,后来扩展到飞机、油品等等,从产品上有了很大的扩展,从地域上也完全跳出了长沙本部。我们在天津、安徽淮北、西安、沈阳都有生产和研发基地,逐步向集团化、国际化发展。

实际上,这几年中国工程机械的发展大家已经看到了。从2009年开始,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总产值首次在世界上排名第一,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工程机械制造和使用的大国。在这个大的背景下,我们必须看到国内的机械制造企业最终总是要走出国门,要进入国际的,也就是要国际化、集团化。

记者:山河智能的产品涉及到桩机、挖掘机、叉车,主要是这三大系列,您感觉在这三大系列产品中,目前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您能不能谈一下山河智能的产品理念。

张云龙:我们企业的产品理念是精准持久,精益制造。在制造这些产品的过程中,设计是首当其冲的一环。如果你一开始设计的产品不是最先进的,那么你的设计技术再先进,制造出来的产品也不会是最先进。所以,在设计这一块我们一直坚持的就是创新。我们公司的自主创新体系有四个方面,即: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开放创新和持续创新。创新是我们的主线,我们起家于创新,受益于创新,而且发展于创新。

记者:您提到山河智能有四大创新,能不能说山河智能是一家创新驱动型企业?

张云龙:答案是肯定的。这也正是我们企业能够不断壮大、快速发展的原因。我们董事长何老师一再坚持我们要创新,我们不抄袭别人的。这一点可以理解为,不仅自己要做出知识产权,同时也要尊重别人的知识产权,这样的话我们的员工就会有动力。

另外,像今天获奖的选手,包括其他类似的竞赛产生出来的优秀选手,在实际工作当中都是做得特别出色的员工,公司都会给予特别重要的岗位安排,给予奖励,给予一些新职位的提升等等。也就是说,我们是一个重视创新的团队。我想,如果大家每天都是你抄我,我抄你,那么我们中国的工程机械制造就只能做大,不可能做强。所以,一定要坚持走自主创新,重视知识产权,重视核心创新能力的提升。这样的话,企业才能真正做到可持续发展,否则的话就只能是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永远做不到最好。我想在这一点上山河智能确实已经走出了自己的路子,我们有很多的发明专利,也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奖,这些都是很好的证明。

创新铺就山河崛起之路  

从1999年创立至今,山河智能仅用了7年时间就成长为一家上市公司,连续三年蝉联中小板块上市公司50强,并以自主创新为基石构建起高效率、高品质的制造体系。目前企业总资产超过40亿元,以长沙为总部,在国内外建立了多家分公司和子公司,逐步建成一个以上市公司山河智能为主体、以工程机械为主业、有自主知识产权、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山河产业集群。  

记者:山河智能仅用了7年时间就成长为一家上市公司,很多产品冲到了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的位置,您觉得它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张云龙:在山河智能11年的历程中,我们从50万起家,到现在将近40亿固定资产,以70%以上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自主创新起到了决定性作用,自主创新能力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但是,任何一个企业在发展的同时必须考虑一个现实问题,就是它的管理是不是跟得上发展速度。  

山河智能在2007年开始加速企业走向市场化的步伐,先后成立了基础装备事业部、工业车辆事业部、薄板件事业部、液压缸事业部,同时也成立了很多子公司如挖掘机公司、山河科技等,产品系列也从工程装备制造扩展到飞机、游艇高科技产品等等,从产品线上有了很大的扩展;从地域上也完全跳出了长沙本部。我们在天津、安徽淮北、西安都有生产和研发基地,逐步向集团化、国际化发展。  

实际上,这几年中国工程机械的发展大家已经看到了。从2009年开始,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总产值首次在世界上排名第一,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工程机械制造和使用的大国。在这个大的背景下,我们必须看到国内的机械制造企业最终总是要走出国门,要进入国际的,也就是要国际化、集团化。  

记者:山河智能的产品涉及到桩机、挖掘机、叉车,主要是这三大系列,您感觉在这三大系列产品中,目前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您能不能谈一下山河智能的产品理念。  

张云龙:我们企业的产品理念是精准设计,精益制造。在制造这些产品的过程中,设计是首当其冲的一环。如果你一开始设计的产品不是最先进的,那么你的设计技术再先进,制造出来的产品也不会是最先进。所以,在设计这一块我们一直坚持的就是创新。我们公司的自主创新体系有四个方面,即: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开放创新和持续创新。创新是我们的主线,我们起家于创新,受益于创新,而且发展于创新。  

记者:您提到山河智能有四大创新,能不能说山河智能是一家创新驱动型企业?  

张云龙:答案是肯定的。这也正是我们企业能够不断壮大、快速发展的原因。我们董事长何老师一再坚持我们要创新,我们不抄袭别人。这一点可以理解为,我们不仅要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同时也要尊重别人的知识产权,这样的话我们的员工就会有动力。  

另外,像今天获奖的选手,包括其他类似的竞赛产生出来的优秀选手,在实际工作当中都是做得特别出色的员工,公司都会给予特别重要的岗位安排,给予奖励,给予一些新职位的提升等等。也就是说,我们是一个重视创新的团队。我想,如果大家每天都是你抄我,我抄你,那么我们中国的工程机械制造就只能做大,不可能做强。所以,一定要坚持走自主创新,重视知识产权,重视核心创新能力的提升。这样的话,企业才能真正做到可持续发展,否则的话就只能是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永远做不到最好。我想在这一点上山河智能确实已经走出了自己的路子,我们有很多的发明专利,也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奖,这些都是很好的证明。  

三维设计改变的不仅仅是流程  

当下,从二维向三维转型已经成为制造业数字设计的主流趋势。在这方面,拥有6年三维设计经验的山河智能已经走到了前列。在本次山河智能Inventor 3D设计大赛中,山河智能的工程师们娴熟地使用欧特克Inventor三维设计软件进行三维建模、仿真分析,体现了不凡的水准。作为研发管理者,张云龙认为,三维设计不仅改变了设计开发的流程,更重要的是提高了设计开发的质量和效率。  

记者:对机械制造企业来说,数字化应用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整体创新水平,那么山河智能在这方面的应用情况如何?  

张云龙:目前,山河智能在三维软件应用方面,已经比较普及了。比如在今天的竞赛中,你可以看到我们的工程师都在使用Autodesk Inventor软件,体现了很高的水平,也得了欧特克技术专家的认可。此外我觉得我们不能骄傲,也要看到进步空间,比如在计算机辅助分析方面做得还不是太多,不是太够。我想,任何一个产品,不光是要画出来,还要在生产之前知道你设计的结构是不是合理,运动是否存在干涉,运动轨迹是否达到预定轨迹,你的强度是否达到最优。不是说不坏就可以,还要轻量化设计,这些都是将来重点要研究的。我们刚刚成立了一个研究室,也在全国招聘人才,包括招聘一些博士,总的来说这些方面还要再加强。借助CAD、CAE可以强化试验基础,而且有些试验可以在电脑上进行。 

今天,获得第一名的刘利明工程师已经有了这种想法。借助设计工具,我们最终要实现产品的VPD,实现产品的虚拟设计。虚拟设计不仅能够强化产品的观感性,更重要的是能在生产前发现问题,提前解决问题,这是提升研发效率的重要手段。  

记者:您感觉三维软件或二维软件,与创新研发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它们对工程师的帮助体现在什么地方?  

张云龙:实际上产品设计已经经历了几个阶段,最初的时候是甩掉图板,全面使用电脑,那时候还是简单的二维设计,但是已经觉得不可思议了。后来又逐渐发展到三维,除了CAD,还有CAE、CAPP等等这些技术。我想,这些新手段的发展是非常快速的,对行业来说也是非常有帮助的。但是同时,我们也必须认识到CAD也好、CAE也好,都只是一种手段,最关键的决定因素还是人,软件只是实现人的想法的一个工具。所以,我想在评价三维软件,包括二维软件的时候,应该是从“能不能帮助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帮助工程师开展工作”的角度来考虑。我们强调操作技能、使用技能必须和专业知识结合起来,所以我们有针对工程师的专业培训,还可以通过项目锻炼我们的团队,打造设计研发的新气象。  

记者:我们看到山河智能的工程师都在使用Inventor软件做三维设计,那么在您看来,三维技术能够改变企业的开发流程吗?  

张云龙:会的。其实传统的流程大家都知道,从概念设计、图纸设计、产品设计、试验,小批量生产、大批量生产,这是传统的设计流程,我想大的方向不会改变。像我前面讲的,三维设计可以在设计阶段做很多以前做不到的东西,比如干涉问题、布置问题、应力问题、性能问题,运动学、动力学问题(也即压力角度的变化),在设计阶段都能够分析得很清晰。  

这样的话,你可以在设计中进行交互调整,不是完全画完图就试验,也不是试验完就不画图了,而是各个小的环节之间可以进行交互性调整,也就是说大的流程不变,但可以在大的流程中间进行交互、往返,恰恰是这种往返能够在成品出来之前解决掉很多问题,不但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也降低了出错概率、提升了设计质量。所以,我想三维设计不只是改变了设计开发流程,更在于设计开发的质量和效率在提高。  

记者:今天这个活动是由山河智能主办,欧特克公司参与赞助,一个是制造企业,一个是软件供应商,那么在您看来二者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  

张云龙:表面来看,欧特克公司是山河智能的供应商,也就是说我们使用他们提供的产品,但是不能把这种关系简单地定义为买卖关系,而应从战略角度来考虑。尤其对于主机厂来说,对待诸如数字设计软件这样的具备创新意义的产品,必须放眼全局,站在共赢发展的高度进行合作。  

刚才欧特克公司中国区制造业技术经理刘雪东先生也谈到了欧特克和山河智能之间的合作经历和模式。实际上,在山河智能推进数字化设计的过程中,欧特克提供了很多的帮助,尤其是在一开始的时候,很多工程师不会使用Inventor软件,欧特克就耐心地进行培训、引导,到了一定程度后我们工程师就可以自己动手去做了,包括进行二次开发。此外,我们和欧特克之间也搭建起良好的双向互动平台,通过这个平台,我们的工程师可以将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反馈给欧特克,也会针对特定业务提出新的需求,欧特克都会很积极地进行响应。未来,我相信我们之间还会有更多更深入的合作,并且双方都将从这种双赢合作中受益。  

设计的哲学:快乐+协同=效率  

作为一家创新驱动型企业,除了不断发展核心技术之外,山河智能做的另外一个重要的事情,就是创造良性的学习和发展环境,培养并留住一大批优秀技术人才。目前山河智能拥有员工近3000余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占52%,包括博士后、博士、硕士100余人,各类、各层次技术人员达700余人。身为技术研发方面的副总,张云龙和他的团队能否卓有成效地开展创新,关系到这家民族企业能否在国际化进程中拥有足够的底气。  

记者:我注意到山河智能的年轻工程师们,都很有热忱地去研究技术,也很有热忱地去做一些基础工作,您怎么在内部创造一个年轻人自主学习、不断发展的人才环境呢?  

张云龙:任何企业的文化都有特定的基础和产生原因。我想您看到的这种做事的热情,是受潜移默化的影响的,不是今天规定了什么,明天他们就改变了。就我个人角度,我希望团队的每名工程师都能够快乐工作,积极参与良性竞争。像今天的比赛,就涌现出了不少优秀选手和优秀作品,这会激发更多人去从事三维设计。其他的员工可能会想,原来觉得这个东西我做不到,但是现在看到别人能做得到,为什么我做不到?或者原来以为仅凭软件做不到这些,现在别人用同样的软件做到了,我为什么做不到呢?  

另外一点,我们看一下今天获奖的作品,即便从非专业人士的角度,这些作品也很有欣赏价值、很有趣味,所以激发了很多人参与其中。这次活动我们就充分动员了各个事业部参与,各个部门都非常配合,总部也非常支持,何老师也非常支持。将来类似的活动,就是“技术比武”,也可以说是一个擂台,形成这样一个氛围,促进工程师之间的交流,让他们在这种交流中互相启发,互相提高。  

此外我觉得,今天有一个重要的问题没有涉及到,即协同设计,协同设计在未来是不可或缺的一种设计手段。特别是考虑到山河智能国际化的步伐在加快,我们有了很多的子公司,协同做不好的话,将来的管控就会出现问题。协同设计需要软件方面的支持,也需要工程师之间的配合,每个开发者不能只顾自己那一块,要互通有无相互协作,才能更好更快地完成设计。  

所以,我觉得对于工程师来说,在进行设计开发的时候要注意两点,一要快乐工作;二要加强协同,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记者:除了举办像Inventor 3D设计大赛这样的活动,山河智能对于工程师的个人成长还有哪些安排?这些安排如何与企业的整体研发创新目标进行统一?  

张云龙:工程师的成长要放到比较高的位置去考虑,不只是关注他们的工资,那只是一个方面而非全部。为了帮助工程师们成长,我们需要从内部和外部两方面的因素去考虑。  

首先是要创造环境提升他们的综合能力,一方面是让工程师们从中受益,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满足企业发展的要求。比如,我们开始强调员工的外语能力,我们注意到作为一个现代化的工程师,除了IT能力之外,另一个重要的指标就是外语能力。从山河智能的发展步伐来看,目前我们的市场、我们的技术、我们的客户、我们的供应商都是国际化的,如果我们不向国际化靠拢就会被市场所淘汰。所以,我们开设了英语角,在适当的时候还会开展英语竞赛,这个在民营企业中是比较罕见的,当然这需要一个过程。  

其次,我们现在的产品设计是生产一代、研发一代,然后还要储备一代。所以,工程师只有关注了这三代才能保证不被淘汰;反之,如果只盯住现有的产品,只开发近一两年使用的产品,看不到竞争对手的产品,看不到竞争对手的成长,就可能会被淘汰。所以,我们很重视前瞻性的研发创新,也在各个事业部做定向的产品研发。  

另外,我们还坚持做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就是品质改进。我们认为不应该提到创新开发,就只想到了未来而忽视了现在。在开发新客户的时候,如果因为产品品质问题丢掉了老客户,那才是最大的遗憾。所以,我们要求我们的工程师都要具备精益求精的精神,在开发新产品的同时,下大力气改善现有的产品,这将确保我们能够在一个坚实的基础之上推进创新,快速稳步地把山河智能带到全新的高度。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DOIT » 山河智能副总张云龙 三维设计改变机械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