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ITAPP
DOIT数据智能产业媒体与服务平台
立即打开
DOITAPP
DOIT数据智能产业媒体与服务平台
立即打开

“智慧地球”是个什么“球”?

自从2008年IBM公司提出“smart earth”的概念以来,中文媒体开始多出了一个新的词汇:“智慧地球”。特别是最近一年以来,IBM公司通过路演、论坛、白皮书和网站宣传等营销方式,使得“智慧地球”立即成为中文媒体报道的一个热词,甚至成为一些政府部门相关文件和规划的正式用语,相应的政府信息化建设项目也被重新冠以“智慧××”,如以“智慧城市”替代已经沿用多年的“数字城市”。由一个企业提出的概念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就风行全国信息化建设领域,这点确实出人意料,难免不让人感到疑惑进而产生疑虑。

不过,仔细地考察IBM提出“智慧地球”的具体过程并深入研究IBM所发布的相关报告与资料,我们不难发现,“智慧地球”其实是IBM为应对金融危机而提出的市场竞争策略,其中包含着许多不为他人所知道的商业安排及技巧,我们不应轻信更不能简单地照搬照抄,否则将对我国的IT产业发展以及信息化建设产生重大的影响。

简要地来说,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IBM“智慧地球”的本质和影响:

首先,“智慧地球”扰乱了当前国家有关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方针政策。其中最明显的就是“两化融合”政策。自从IBM提出“智慧地球”概念以来, “智慧地球”就成为很多学者和媒体讨论信息化建设的基本用语,一些人开口“智慧地球”闭口“智慧地球”,再也不去研究和分析作为国家重大战略的“两化融合”政策了,好像除了“智慧地球”,信息化建设就没有别的内容。

“两化融合”是我国为实现从工业社会走向信息社会而作出的长期战略部署,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是指导各地方各部门相关工作的指南,必须坚持不懈地努力推进。“两化融合”被当前铺天盖地的“智慧地球”热潮所淹没,其发展势头让人不得不有所警惕。

其次,“智慧地球”并非一种重大的技术创新。通常来说,提出一个新的技术口号必须是其能够带来新型的技术与应用。但是,从IBM发布的“智慧的地球在中国”白皮书以及其高层人物就此所作的专门阐述来看,我们并没有发现“智慧地球”包含着多少闻所未闻的或革命性的技术与应用方式,与我们通常所看到的所谓信息化解决方案并没有多少差别,仅仅是将当前一些热门的IT概念与各行业应用捆绑在一起而已。用一句俗话来说,IBM不过是在“挂羊头卖狗肉”。

第三,“智慧地球”仅仅是IBM维持其在中国的垄断地位、打击竞争对手的又一策略。2008年以来,经济危机给大多数国家的政府和企业带来了很大的冲击,信息化投入成为被缩减的首要对象,这就给象IBM这样的IT企业带来了相当大的影响。于是,应用新的技术手段、整合并提高现有信息化基础设施效益、降低成本,就成为IT企业推销其技术方案的基本方向。实际上,近年来,RFID(射频身份识别技术)、SOA(面向服务架构)、云计算、SaaS(软件即服务)、物联网等IT技术及其应用方式的集中出现都与这种大环境密切相关。

多少年来,IBM一向善于以新思维、新概念引领IT产业的发展方向,对信息化建设发挥风向标的作用。不过,近年来在上述IT技术及其应用方式的创新中,IBM都不怎么占据上风。云计算是目前最受关注也最有现实发展前景的,被业界寄予厚望,认为有可能对软件技术与产业发展发生重大的影响,但是引领云计算发展的却是GOOGLE而不是IBM;SOA也是这几年来发展非常迅速的新技术,日益成为信息化建设的主流技术与方法,然而SOA最初是由 Gartner公司提出并发展起来的;RFID作为当前流行的物联网的主要技术手段之一,已经相对成熟并得到标准化,早已引来各路豪杰争食,IBM本身难以在此领域占据主导地位。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占据产业发展主导权、掌握市场话语权就成为新形势下IT超级大鳄IBM的战略重点,于是乎“智慧地球”应运而生也就不足奇怪了。

不过,“智慧地球”的最大特点仅仅是整合利用当前的各类新型IT技术及其应用方式,如果将其作为一种重大的技术创新去大肆宣传并进而影响到我国的信息化发展政策,那就未免有点过了。

第四,“智慧地球”本身是个伪概念。从上述的分析,我们已经发现,“智慧地球”本身缺乏核心的科学知识及技术体系,不足以成为一项具有明确科学工具的技术革新和知识体系。另外,“智慧地球”作为一个词汇,亦让人不知所措。所谓“智慧”即是人类基于历史经验和专业知识所作出的行为优化,是一个社会学的概念,而“地球”能有什么“智慧”可谈呢?

“智慧地球”的演进过程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课,其道理深入浅出,发人深省。当前,面对众多纷繁复杂并略带花哨的技术术语,我们尤其不要仅仅是奉行简单的拿来主义,而是要进行深入的研究,探究其背后所隐藏的目的、动机及其后果。当前,对我们来说,以下几点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深入研究当前IT技术及信息化领域所出现的各种新技术、新方案,厘清各自优缺点,搞清相互之间的利害关系,尤其要注意这些技术与应用方式对我国未来IT产业与信息化发展的影响。当前,在新闻宣传以及媒体报道中,尤其强调要以“物联网”替代“智慧地球”,并将物联网看作是实现我国信息化发展战略的重要抓手。

其次,加强对国家信息化方针政策的宣传与贯彻工作,明确IT技术与信息化政策的界限,防止并清理各种以IT技术术语模糊和淡化信息化政策的现象与做法,维护国家信息化战略部署的权威性和有效性。在这方面我们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当前尤其要注意“智慧地球”概念对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发展战略与规划的冲击,防止个别企业以此为噱头大肆营销并垄断地方政府的信息化建设项目,从而带来潜在的影响。可喜的是,这个问题正在受到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最近工信部李毅中部长在有关会议上就指出,IBM提出的“智慧地球”将威胁国家信息安全,我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时,必须提高警惕,不能受制于人。因此,未雨绸缪、防范于未然、消除影响,是当前我国IT市场发展及信息化建设中的重要问题。

第三,把握新一轮IT新技术发展的历史性机遇。在过去的十多年里,IT技术主要来自美国,具体由美国的几家跨国公司所把持,我国几乎没有技术与标准的话语权,隐含巨大的潜在威胁。当前,新一轮信息技术热潮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对我国来说,挑战与机遇并存。从挑战来看,新一轮信息技术发展并未给市场结构带来大洗牌的格局,几家跨国公司仍然占据着优势地位。从机遇来看,近年来我国在IT产品制造和应用方面已经取得长足的进步,“中国制造”让我们在 IT产业链条的中下游占据强大优势,为提升产业结构、促进技术创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我国在移动通讯和新一代互联网领域占据一定的优势,为物联网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保障。因此,如何充分利用当前的有利地位,抢占机遇,实现我国信息技术和先进制造业的跨越式发展,是我国产业发展政策的重要内容。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DOIT » “智慧地球”是个什么“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