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点智能研究院出席 GOSIM 杭州 2025:以 AI 开源推动治理创新,共建可信智能未来

9 月 12 至 14 日,奇点智能研究院(Singularity Intelligence Research Institute)团队出席 GOSIM 杭州 2025 全球开源创新大会,在 AI 与开源融合领域系统发布相关研究成果,面向全球开源产业界、学术界与技术社区展现中国科技智库的专业力量。

在全球治理倡议持续深化的背景下,奇点智能研究院秉持“技术向善”理念,致力于将人工智能与开源技术作为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引擎。我们坚信,构建“透明、可信、普惠”的全球开源AI生态,是智能时代必然的要求。

大会期间,奇点智能研究院理事长蒋涛、院长李建忠、开源技术委员会主任王伟三位专家,围绕 AI 产业范式变革、AI 开源治理、数字公共品与 AI 教育等议题,发表多场主题演讲并与国际同行深入交流,全面输出在 AI 开源生态和技术演进中的前沿思考。

官网:https://singintelligence.com/

01  AGI 时代的开源生态  发布《2025 全球开源发展报告》

作为大会重要参与方,奇点智能研究院在主论坛及专题环节持续发声,推动 AI 开源从理念走向制度化实践。

奇点智能研究院理事长蒋涛 

蒋涛理事长在大会首日发表题为《AGI 时代的开源生态》的主旨演讲,并正式发布由奇点智能研究院出品、联合国咨商开源创新专委会编制的《2025 全球开源发展报告(预览版)》。该报告首次基于联合国 ESG 可持续发展目标框架构建评估体系,依托 OpenDigger 与 OpenRank 等影响力指标,全面衡量全球开源生态。数据显示,中国高影响力开发者数量从 2016 年的 3 位跃升至 2025 年的 94 位,实现近 30 倍增长,稳居全球第二梯队。这一成果不仅彰显中国在全球开源格局中的快速崛起,也确立了奇点智能研究院作为“全球开源趋势风向标”的研究引领地位。

奇点智能研究院院长李建忠 

李建忠院长全面阐释了奇点智能研究院对 AI 产业范式的前瞻性判断。在《AI 产业范式转变的若干个核心命题》主题演讲中,李建忠通过十大核心命题剖析了 AI 对整个计算产业的系统重塑,展现了奇点智能研究院在 AI 技术发展与产业范式转换上的战略引领。

命题一:AI 变革的历史周期——计算 VS. 连接。计算与连接的发展呈周期性趋势:“连接 1.0”(电报、电话、电视等)历时 100 年,“计算 1.0”(计算机、PC 为主)迭代约 50 年,“连接 2.0”(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约 30 年。近年来的“计算 2.0”进一步加速了这一周期交替,基本呈指数级递减。对此,李建忠做出预测,AGI 有望在 2035 年左右出现。

命题二:智能的源泉——语言还是视觉?「自然语言在“人类智能”中处于中心地位」,李建忠说道,这是因为自然语言不仅能描述客观存在,还能构建抽象概念。抽象本质上是压缩去噪、减少编码量,而神经网络的核心机制恰恰就是压缩(Transformer )和去噪(Diffusion Model),与人类思维中的演绎法和归纳法一脉相承。

命题三:计算范式转换——图灵–冯·诺依曼 VS. 神经网络。如今 AI 驱动的计算范式正在从图灵–冯·诺依曼计算范式向神经网络计算范式转变。李建忠认为,神经网络会在未来计算产业中占据主导地位。

命题四:开发范式转换——计算机语言编程 VS. 自然语言编程。从传统编程到 AI 辅助编程,再到自然语言驱动的“氛围编程”,他强调,氛围编程正在抛弃传统以复用性为主的软件工程理论,开辟出“可塑软件”的全新领域,让用户可以对软件进行二次加工与个性化定制。

命题五:交互范式转换——AI 时代呼唤什么样的人机交互?交互范式经历 CUI、GUI、TUI,正迈向基于自然语言的 LUI。这种转变将重塑 AI 应用形态:未来应用将服务化,App 不再孤立、无需结构化 UI、生成式 UI 将替代传统结构化图形用户界面。

命题六:操作系统——Agent 是否会塑造全新的操作系统?李建忠指出,智能时代,Agent 很可能会成为新的应用形态。Agent 正在重塑操作系统。未来智能体平台的分发入口,将成为 AI 超级助手、操作系统和硬件厂商的必争之地。

命题七:互联网——Agent 是否会重塑互联网?Agent 的核心是行动能力,而智能体网络(包括 MCP 和 A2A 网络)支撑了这种能力,正因此,未来智能体可能将传统信息网络重构为行动网络,人类部分决策将交由智能体执行,实现规划与操作一体化,重塑互联网生态。

命题八:超级设备——手机之后的下一个超级设备。李建忠认为,下一代超级设备不会是单一中心化终端,而是多元化设备的组合,由智能体统一管理,实现跨设备的无缝交互体验。

命题九:具身智能——比特智能的 Scaling Law 是否适用于原子智能?比特智能可以无限复制、零成本,而原子智能受物理特性限制。观察如今的发展趋势,李建忠表示,垂直领域具身智能可快速发展,但通用具身智能的 Scaling Law 尚未形成,需要长期探索。

命题十:异人智能——复刻人类 VS. 赋能人类。AI 与人类智能本质不同:它没有生死概念,虽能模拟视觉和主观体验,但无法理解人类的情感、意图及生死观。李建忠强调,未来的 AI 仍然保留工具属性,赋能人类,而非复刻人类。 

 开源技术委员会主任王伟

王伟教授在“下一代 AI”主题论坛发表《迈向可信与可复现:大模型开源开放分级体系构建》专题报告,首次公开解读了由奇点智能研究院牵头制定的《AI 大模型技术体系 开源开放分级评估规范(解读版)》。该规范旨在填补当前大模型开源治理的空白,通过构建一个围绕代码开放度、数据透明性、训练可复现性等核心维度的五级评估体系,致力于推动 AI 开源从“形式开放”迈向“实质可信”。

为解决当前评估方法普遍存在的痛点,如过度依赖专家经验、缺乏数据驱动、难以规模化应用,且评估维度或过于复杂或不足等问题,《AI 大模型技术体系 开源开放分级评估规范》提出了一套创新的解决方案。该方案的核心是采用“数据驱动+专家经验”相结合的模式,设计一个自动化评估框架,利用大语言模型(LLM)代替人类专家,对 Model Card、代码仓库、技术文档等关键资产进行规模化评估与评分。这不仅解决了效率问题,还通过统计各项资产的出现频率来客观衡量其稀缺程度。

在此数据基础上,团队结合领域专家意见构建了科学合理的分级标准。新体系从实际应用出发,设计了覆盖大模型全生命周期的 18 个完整性指标,并针对许可条款提炼出 7 类典型限制行为(如禁止商用、强制品牌展示等),最终让用户能清晰地了解每个开源模型的“能做什么”和“有何限制”,从而真正构建一个透明、可信、可复现的开源生态。

02 与全球专家深度研讨:在愿景论坛中发出中国智库强音

在 GOSIM 2025 大会期间,一场聚焦 AI 未来方向的高端闭门论坛——“人工智能愿景论坛”举行,来自联合国、PyTorch 基金会、CNCF 基金会、Eclipse 基金会、SpeakLeash 基金会等国际组织的代表齐聚杭州,共议人工智能的全球治理路径。

奇点智能研究院作为唯一受邀的中国科技智库,派出三位专家深度参与三大核心议题研讨,展现跨领域研讨与战略思考深度。理事长蒋涛聚焦“AI 作为全球数字公共产品”,探讨开放共享机制与可持续发展路径,提出通过开源协作推动技术普惠,助力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院长李建忠围绕“从自动化工具到人机共生系统”,系统阐述AI研发范式变革的核心命题,警示“AI 驯化人类”的潜在风险,倡导构建互补性人机协同框架;开源技术委员会主任王伟立足“AI 开源教育”,探讨技术驱动下从知识掌握到创造力生成的学习机制重构,强调开源教育是实现知识民主化的关键路径。三位专家从治理、范式、教育三大维度输出前瞻性观点,赢得国际组织代表高度认可,彰显研究院在全球 AI 战略对话中的思想引领力。

会议期间,李建忠、王伟与 PyTorch 基金会执行董事 Matt White 就奇点智能研究院和 PyTorch 基金会在 AI 开源方面建立长期合作做了深入交流,双方围绕 AI 开源战略洞察、技术栈协同开发、开源教育课程共建、PyTorch 中文社区生态建设达成初步共识,推动国际主流 AI 框架的本土化与普惠化。

同时,李建忠还与 OpenCV CEO Satya Mallick 就 AI 开源范式变革展开对话,探讨以 OpenCV 为代表的计算机视觉开源建设、多模态技术发展与 AI 教育项目合作。作为人工智能时代的科技智库与咨询研究机构,奇点智能研究院正积极连接全球顶尖技术组织,推动开源共享、标准协同与生态共建,为构建跨平台、跨国界的开源开放的人工智能产业生态提供中国智慧与研究支撑。 

03 发布三项成果:构建 AI 开源治理的“中国方案”

为推动 AI 开源生态从“自由共享”迈向“可信协作”,奇点智能研究院在 GOSIM 2025 期间首次发布三项系统性研究成果,覆盖趋势洞察、评估框架与法律合规,初步构建起面向大模型时代的开源治理体系。

1、《2025 全球开源发展报告(预览版)》:基于联合国 ESG 可持续发展目标框架,构建全球开源发展评估体系,依托 OpenDigger 与 OpenRank 等影响力指标,全面衡量开源生态的活跃度、贡献质量与协作网络,作为全球开源趋势的风向标。

2、《AI 大模型技术体系 开源开放分级评估规范(解读版)》:围绕代码开放度、数据透明性、训练可复现性、责任归属标识等核心维度,构建五级评估体系,系统界定“何为真正开源的大模型”。该规范填补了当前大模型开源治理的空白,为全球AI开源生态提供可审计、可验证的技术基准。

3、《AI 大模型许可协议体系(ModelGo 参考实现)》:提出全球首个系统性AI模型许可证框架,覆盖开发、分发、微调、商用及衍生品全生命周期,与新加坡国立大学合作通过“ModelGo”项目落地,推动AI开源从“技术开源”迈向“制度可信”。

三项成果覆盖“趋势—标准—许可”全链条,标志着奇点智能研究院在AI开源研究领域的体系化布局初步成型,为全球 AI 治理提供中国方案。

04 共筑智能未来:成为 AI 时代的“范式孵化器”

奇点智能研究院始终致力于成为兼具科研深度、产业战略与国际协作能力的新型科技智库与创新平台。我们坚信:开源不仅是技术选择,更是价值观的体现;AI 的发展不应加剧数字鸿沟,而应成为缩小差距、赋能全人类的智慧引擎。

在 GOSIM 2025 这一连接中国与世界、技术与治理的重要平台上,奇点智能研究院以战略视野研讨交流,以专业之力贡献成果,积极倡导“以标准立规,以标识明责”,推动构建开放、协作、可信赖的全球 AI 发展范式。诚邀广大开发者、研究者、政策制定者及社会各界同仁,共同关注 GOSIM 2025 大会,见证奇点智能研究院的专家分享与成果发布。让我们携手探索 AI 与开源的无限可能,在技术浪潮中锚定价值坐标,在全球协作中凝聚智慧共识,共同迈向一个更加普惠、向善、可持续的智能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