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潮云洲:以可信数据空间破局数据流通困局,技术差异化与长期运营锚定万亿市场

2024年我国数据生产量突破41.06泽字节,较“十三五”翻倍之时,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却陷入“不敢共享、不愿共享、不能流通”的困境——这一矛盾在2025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上,被浪潮云洲的“行业可信数据空间服务平台”给出了破局答案。

技术协同:区块链+密态计算,构建全流程可信防护网

“数据流通是个全过程,从采集、确权到使用、利益分配,每个环节都不能掉链子。”面对数据流通的安全威胁提问,浪潮云洲工业互联网副总经理、首席技术官商广勇首先点明了技术体系的“全生命周期覆盖”逻辑。在浪潮云洲的行业可信数据空间服务平台中,三大核心技术形成了层层递进的防护体系:

区块链打底:给数据一个“唯一身份证”——底层区块链技术为每一份数据赋予唯一身份标识,实现全生命周期可追溯。“谁看了数据、怎么用了、用了哪部分,都会留痕标注。”商广勇强调,这种追溯能力不仅是安全保障,更是后续数据利益分配的基础——这得益于浪潮云洲创新打造的“数据链网融合技术体系(QID)”,共同构成了数据流通的“信任基石”。

字段级授权:精准控制数据使用边界——区别于行业内普遍只能“共享到数据表或主题库”的水平,浪潮云洲行业可信数据空间服务平台实现了“字段级”的数据授权控制。“不同场景下,哪些用户能看哪些字段,我们可以精准到这个级别。”商广勇举例,比如医保数据中,保险公司可能只需要患者的诊疗类型字段,而非完整个人信息,通过这种精细化控制,从源头减少数据泄露风险。

可信数据空间:打造“数据可用不可见”的安全空间——作为底层核心安全支撑,密态计算让数据接入、协同开发、使用全流程都在加密环境中完成。“保险公司看不到原始医保数据,只能拿到基于加密数据开发的服务。”商广勇解释,即便有特殊需求(如个别保单核验),也需通过管理机制提交授权,临时查看特定数据——这正是破解“数据滥用、泄露顾虑”的关键,也让“彻底消除数据提供方后顾之忧”的承诺有了技术落地路径。

此外,平台还融合了高安全数据沙箱、国密/商密算法等技术,形成“存、算、管、治”四大安全域,相关技术成果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赋能大模型:做“高质量数据集”的供给者,三大差异构建核心竞争力

当AI大模型成为产业升级的核心驱动力,“数据喂养”的质量与安全性成为关键瓶颈。商广勇直言:“可信数据空间就是大模型的底层支撑——没有高质量数据集,大模型没法训练微调;没有安全保障,核心数据不敢拿出来。”

在工业场景中,这一问题尤为突出。“DeepSeek这类通用大模型能力强,但工厂里的设备运维、生产工艺数据,企业不敢放到外面,自然没法形成行业大模型。”商广勇表示,浪潮云洲的可信数据空间恰恰解决了“数据安全吐出”的问题:通过安全机制让企业核心数据可控流通,形成贴合场景的高质量数据集,再“喂给”大模型,使其具备行业专业知识——比如工业领域的设备故障预测模型、医保领域的精准定价模型。

而在与友商的差异化竞争中,商广勇明确了三大核心优势:

1.颗粒度更细的控制:字段级授权远超行业普遍的“数据表级”,数据使用边界更精准;

2.全流程安全环境:基于密态计算实现数据“可用不可见”,覆盖从接入到使用的每一环;

3.高性能区块链:底层区块链吞吐量(TPS)超10万/秒,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支撑大规模数据流通场景。

行业落地:从医保“一站式结算”到政务“30万群众信息共享”,细节见真章

“我们不是卖一个工具,而是帮行业搭建数据安全流通的体系。”商广勇以重庆医保为例,拆解了行业可信数据空间服务平台的落地逻辑——该项目已成功入选国家数据局“2025年可信数据空间创新发展试点”。

在该医保项目中,浪潮云洲的操作分为三步:

1.安全打底:上线前模拟60多种安全攻击手段,排查数据采集、流通、使用中的漏洞,确保“数据不泄露”;

2.需求匹配:与商业保险公司沟通,明确其在“医保+商保”场景中的数据需求,形成定制化高质量数据集;

3.场景落地:基于数据集打造“多层次医疗保障清分结算模式”,实现“一站式”结算,将医保理赔效率提升55%以上,推动商业健康险从“经验定价”转向“数据定价”。

此外,该平台还拓展了“医保+金融”场景:构建综合信用评估AI模型,落地银行信用评估、“反诈”及两定机构融资服务,核验效率提升40%,让金融服务从“抵押依赖”转向“数据信用驱动”。

除了医保,商广勇还提及政务、通信等领域的落地成果:在政务领域,支撑2个省级数据要素流通体系,广泛赋能电子证照、普惠金融、医保票据、诉求办理、房产交易等多个政务应用场景,实现30余万群众个人信息安全共享,政务数据跨部门共享效率提升36%;在通信领域,构建“流通模式+制度规范+技术平台”体系,推出40余个数据产品,预期年经济效益突破1000万,为城市治理、应急响应提供精准决策支持。

政策机遇与商业模式:锚定万亿市场,靠“长期服务”而非“短期项目”

面对国务院最新发布的“人工智能+”行动计划,商广勇认为这是可信数据空间的重大机遇:“‘人工智能+’的核心是‘数据+行业’,而我们的平台就是连接数据与行业的桥梁。”

他判断,数据市场与工业市场均为万亿级,但浪潮云洲并不追求短期营收:“这是底层基础设施,不是一次性集成项目。我们看重的是长期服务——搭好基座后,随着场景不断增加,服务收入会持续产生,就像征信服务一样,只要行业有需求,服务就能一直持续。”

未来,浪潮云洲计划从“行业级解决方案”向“跨领域生态共建”延伸,将可信数据空间拓展至工业、农业、金融等更多领域。“最终目标是让更多数据‘活’起来、‘用’起来,让数据要素成为驱动产业升级、服务民生的核心力量。”

结语

从技术突破到行业落地,从企业认知引导到商业模式布局,浪潮云洲的可信数据空间不仅破解了数据流通的“三不困境”,更勾勒出数据要素市场化的落地路径。正如商广勇在专访结尾所言:“数据的价值不在于‘存’,而在于‘用’——我们要做的,就是让每一份数据都能安全地产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