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2025年8月20日,游戏科学(Game Science)创始人冯骥与美术总监杨奇通过社交媒体宣布,团队将暂时延缓《黑神话:悟空》的DLC开发,转而将精力投入到一款名为《黑神话:钟馗》的新作中 。这一消息迅速引爆了游戏圈。

《黑神话:钟馗》的曝光预示着国产3A游戏将再次挑战计算机算力的极限。基于前作《黑神话:悟空》所树立的高技术壁垒,新作有望在图形渲染、物理模拟和世界构建等多个维度实现技术飞跃。这不仅意味着更精细的光线追踪、更复杂的物理算法(如物质点法MPM)和更庞大的无缝开放世界,也预示着对玩家PC硬件,特别是GPU的并行计算能力、CPU的逻辑处理能力和高速存储设备,将提出前所未有的严苛要求。这场由软件创新驱动的硬件“军备竞赛”,将推动游戏产业与硬件厂商进行更深度的协同,共同定义下一代游戏的技术标准。
文字编辑|宋雨涵
1
从《悟空》到《钟馗》
一场算力极限的接力赛
《黑神话:悟空》奠定的技术与算力基准
在探讨备受期待的《黑神话:钟馗》将如何进一步挑战计算机硬件的极限之前,我们必须首先审视其前作《黑神话:悟空》所树立的技术标杆。这款游戏不仅是中国游戏产业的一座里程碑,更以其对前沿图形技术的深度应用和对硬件性能的严苛要求,为全球玩家和开发者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参照系。根据官方公布的配置要求,游戏在不同分辨率和画质设定下,对硬件的需求呈现出显著的阶梯式增长,清晰地揭示了其技术实现的复杂性与算力消耗的巨大规模 。
从上表可以看出,即使在1080p分辨率下,要开启光线追踪,最低也需要一张RTX 3060级别的显卡。而要体验4K分辨率下的极致光追效果,则需要RTX 4080 SUPER和32GB内存的顶级配置 。这些具体的硬件指标不仅为消费者提供了清晰的升级指南,更重要的是,它们量化了《黑神话:悟空》所代表的次世代游戏对算力的“贪婪”程度,为后续作品,如《黑神话:钟馗》,设定了一个极高的起点。这款游戏的成功,本质上是中国古典文化与尖端计算机技术的一次完美结合,它通过4K画质、60帧率以及光线追踪的极致表现,将数字化物质文化遗产与古典艺术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呈现给世界,从而为国产3A游戏的技术标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钟馗》将如何进一步逼近计算机算力极限
基于《黑神话:悟空》所奠定的坚实技术基础,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黑神话:钟馗》将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续作,而是一场对计算机算力极限更深层次的探索与逼近。游戏科学团队在前作中积累的经验和技术,必然会推动他们在《钟馗》中追求更高保真度的视觉效果、更复杂真实的物理交互以及更宏大无缝的世界构建。这意味着,游戏将可能在多个技术维度上对硬件提出更为严苛的挑战。
首先,在图形渲染层面,我们可以预见光线追踪技术的应用将更加广泛和深入,可能从现有的反射、阴影扩展到全局光照、焦散甚至路径追踪,从而实现电影级的光影质感。同时,对虚幻引擎5核心技术的挖掘,如Nanite虚拟化微多边形几何系统和Lumen全动态全局光照,也将进入新的阶段,带来前所未有的几何细节和光照精度。
其次,在物理模拟方面,《钟馗》可能会引入更高级的算法,如物质点法(MPM),以实现更逼真的流体、烟雾、布料乃至生物组织的动态效果。这种级别的物理模拟对GPU的并行计算能力提出了极高的要求,远超传统刚体碰撞和粒子系统。
最后,在世界构建上,一个更庞大、更无缝的开放世界将成为可能,但这将对CPU的逻辑处理能力、内存的容量与带宽以及存储设备的读写速度构成巨大压力。场景的无缝加载、复杂AI的实时演算以及海量对象的动态管理,都将成为考验硬件综合性能的试金石。
因此,《黑神话:钟馗》的到来,不仅是一次视觉盛宴的升级,更是一场由软件创新驱动的硬件“军备竞赛”的延续。它将迫使玩家升级他们的设备,同时也激励着硬件厂商开发出更强大的产品,共同推动游戏产业与计算机技术向着新的高峰迈进。
2
前沿技术应用:
打造沉浸式神话世界
从《黑神话:悟空》惊艳全球的表现来看,《黑神话:钟馗》极有可能在技术层面继续突破,采用一系列前沿技术来打造更加逼真、沉浸的游戏体验。
复杂光线追踪技术首当其冲
光线追踪能够精确模拟光线的反射、折射、散射和阴影等效果,为游戏世界带来极为真实的光照环境。
实现这一目标对硬件,尤其是显卡的RT Core(光线追踪核心) 和Tensor Core(张量核心) 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路径追踪的计算量巨大,每一帧画面都需要追踪数百万甚至上亿条光线,这对RT Core的吞吐量是极大的考验。同时,为了消除路径追踪带来的噪点,必须依赖强大的降噪算法,而基于AI的DLSS光线重建(Ray Reconstruction) 技术将成为不可或缺的一环。这项技术利用Tensor Core的AI算力,能够智能地识别并重建光线追踪生成的图像,在保持细节的同时有效去除噪点,其效果远超传统的空间或时间滤波器。
网易的《逆水寒》手游已经通过引入路径追踪和DLSS技术,实现了令人惊叹的视觉效果,其首席程序员丁根詹(Dinggen Zhan)曾表示,DLSS 3带来的性能提升前所未有,甚至能缓解高端CPU的瓶颈。可以预见,《黑神话:钟馗》将沿着这条技术路径走得更远,其对RT Core和Tensor Core的依赖将远超《悟空》,使得支持DLSS 4等最新AI技术的显卡成为流畅体验的“必需品”。
虚幻引擎5:算力驱动下的画质革命
《黑神话:悟空》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对虚幻引擎5(Unreal Engine 5)的熟练运用,特别是Nanite和Lumen两大核心技术的加持。
Nanite虚拟化微多边形几何系统允许开发者直接导入电影级别的资产,无需考虑传统多边形预算的限制,从而实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几何细节。而Lumen全动态全局光照则提供了实时、动态的全局光照和反射效果,让场景的光影变化更加真实自然。
对于《黑神话:钟馗》,游戏科学团队有极大的空间和动力去进一步挖掘UE5的潜力,将Nanite和Lumen的性能与效果推向新的高度。
例如,在Nanite方面,可以预期《钟馗》将拥有更庞大、更复杂的场景,其中充满了由数十亿甚至上百亿个微多边形构成的精细模型,从游科这次放出的CG依然是那么让人过瘾,道爷座下的吊睛白额大虫毛发根根毕现,就连上面的雨滴也是清晰可见:
在Lumen方面,其应用范围和精度也将得到显著提升。除了更精确的全局光照计算,Lumen的反射系统可能会支持更复杂的材质,如金属、水面和玉石,呈现出更逼真的反射和折射效果。此外,Lumen与粒子系统、体积雾等特效的结合将更加紧密,使得法术、火焰、烟雾等动态效果能够与场景光照产生真实的交互。
例如,钟馗释放的符咒在空中燃烧,其火光不仅能照亮周围的环境,还能在湿润的地面上形成动态的反射,这种细节将极大地增强世界的真实感和沉浸感。然而,这种对UE5潜力的深度挖掘,无疑将对硬件提出更高的要求。Nanite的高效运行依赖于GPU的快速几何处理能力,而Lumen的复杂光照计算则对GPU的通用计算能力和显存带宽构成了巨大压力。因此,《钟馗》可能会成为检验玩家PC能否完美驾驭UE5终极潜力的试金石。
东方美学的技术表达:高精度建模与材质渲染
高精度模型需要通过先进的材质渲染技术才能展现出应有的质感。这涉及到对PBR(Physically Based Rendering,基于物理的渲染) 管线的深度定制和优化。
例如,为了表现钟馗官服上丝绸的柔顺光泽和刺绣的金线反光,需要复杂的各向异性材质和金属度/粗糙度参数调整。为了呈现斩鬼剑上血迹的半干涸效果和鬼怪身上粘液的湿滑感,则需要利用次表面散射(Subsurface Scattering) 和透明/半透明材质渲染技术。
这些高级渲染技术对GPU的着色器(Shader)性能和显存容量提出了极高的要求。每一个复杂的材质都需要大量的纹理采样和复杂的数学计算,当屏幕上同时出现大量此类角色和物体时,其累积的算力消耗将是惊人的。因此,《钟馗》不仅是一场视觉盛宴,更是一次对GPU渲染管线和显存子系统的极限压力测试。
三、产业协同应对算力挑战
面对《黑神话:钟馗》等新一代3A游戏对算力提出的严峻挑战,游戏产业与硬件厂商需紧密协同,共同探索解决方案。
影响维度 | 具体影响 | 核心挑战 |
硬件与计算架构 | 1. 推动专用AI芯片(如NPU、TPU)设计 2. 神经网络渲染技术(如DLSS)普及 3. 云端算力整合(云游戏与AI推理结合) | 1. 实现高性能与低功耗的平衡 2. 硬件通用性与专用性的取舍 3. 降低云端延迟确保实时性 |
游戏开发产业 | 1. 开发流程变革(AI辅助生成资产、自动化测试) 2. 全新游戏体验(智能NPC、自适应剧情、个性化体验) | 1. 开发者需要学习新技能与工具 2. 高成本与技术门槛 3. 确保AI生成内容的质量与艺术风格统一 |
AI技术研发 | 1. 驱动实时AI模型优化与轻量化 2. 催生专用数据处理技术(如神经纹理压缩) 3. 促进多模态AI融合(视觉、语音、NLP) | 1. 提升复杂场景下的决策与推理效率 2. 保障实时交互的低延迟与高可靠性 3. 数据隐私与安全问题 |
人工智能(AI)正在深刻地改变着游戏开发的方方面面,从内容生成、物理模拟到玩家行为分析,AI的应用潜力巨大。硬件厂商,特别是GPU厂商,作为AI算力的主要提供者,应该与游戏开发者共同探索AI等新技术的应用。目前,AI在游戏中的应用还相对初级,主要集中在DLSS等图像重建技术上。未来,AI可以在更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例如,可以利用生成式AI(Generative AI)来自动生成游戏场景、角色模型、任务剧情等内容,从而极大地提高开发效率,降低开发成本。
可以利用强化学习(Reinforcement Learning)来训练更智能、更具挑战性的AI对手。还可以利用AI来分析玩家的游戏行为,动态调整游戏难度和内容,为每个玩家提供个性化的游戏体验。
硬件厂商可以与游戏开发者合作,共同研究这些前沿AI技术在游戏中的应用,并提供专门的硬件加速支持(如NPU,神经处理单元)和优化的软件库。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为玩家带来全新的游戏体验,也能为硬件厂商开辟新的市场增长点,推动整个游戏产业向着更智能、更个性化的方向发展。
结语:
《黑神话:钟馗》的曝光,不仅仅是中国游戏产业的一件大事,更是中国整体科技实力的一次集中展示。一款顶级的3A游戏,其背后是计算机图形学、人工智能、物理模拟、软件工程等多个尖端技术领域的综合体现。从《黑神话:悟空》到《钟馗》,游戏科学团队正在用他们的作品,向世界证明中国开发者已经具备了驾驭世界顶尖技术、创造世界级文化产品的能力。
而这款游戏对计算机算力的极致追求,也反过来成为了推动国内半导体、硬件制造、软件开发等相关产业发展的强大动力。正如一些行业分析所指出的,一个强大的AAA游戏产业,是高端芯片等核心技术的重要下游市场,能够反过来刺激上游技术的研发和创新 。因此,《黑神话:钟馗》的意义已经超越了一款游戏本身,它更像是一块试金石,检验着中国从“制造大国”向“科技强国”转型的成色。我们期待着《钟馗》能够再次惊艳世界,也期待着它能成为中国科技与文化深度融合、协同发展的又一个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