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a 研发手势控制智能手环,开拓非侵入式人机交互新可能

Meta 旗下的 Reality Labs 近日公布了一款实验性手环装置,该装置能让用户通过手势控制电脑、游戏机或智能眼镜。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在最新一期《Nature》期刊上。

这款名为 sEMG-RD 的手环装置,是一套非侵入式神经制动接口,由含传感器的腕带与信号解读模型软件架构组成。其工作原理是——腕带传感器收集大脑控制手部肌肉运动的神经信号(即表面肌电信号,sEMG),再通过研究团队开发的高阶机器学习模型,将这些神经信号转化为系统操作指令。

在实验中,该肌电控制系统已成功实现用户对 Meta AR 眼镜 Orion 的手势操控。Meta 希望未来借助这一技术,让用户无需键盘、鼠标或手机,仅通过手势就能完成打字、控制菜单及与数字内容互动等操作。例如,用户在桌面、大腿等硬质表面比画写字时,装置的手写识别技术可将其转化为文字。

该 sEMG 模型基于数千名知情同意参与者的数据训练而成,能识别点、捏、扫等多种操作意图。同时,模型具备泛化能力,可准确适配不同用户;若补充少量个人数据进行定制化优化,还能进一步提升识别精度 —— 比如手写识别准确率可提高 16%,且用户使用时间越长,装置表现越佳。

Meta 指出,sEMG 技术以完全非侵入式的方式将神经肌肉信号转化为电脑交互指令,为脑机接口开辟了新路径。目前,像马斯克的 NeuraLink 或 BrainGate 等高频接口需通过手术植入;而通过脑电图(EEG)收集信号的方式虽适用性较广,但存在设置繁琐、信噪比低(信号质量差)等问题,限制了实用性。此外,肌电图表虽已用于义肢操控,却需搭配笨重的信号放大器和电池。

相比之下,sEMG 技术既保留了脑机接口的高质量信号,又凭借轻巧的腕带设计提升了普及性。研究人员认为,这款新装置不仅能为身体障碍用户提供非侵入式的电脑交互工具,还能探索全新的人机交互模式,广泛应用于商业及消费娱乐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