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三星电子发布公告称,预计二季度营业利润为4.6万亿韩元,同比暴跌56%,环比下跌31.24%,创6个季度以来最低水平,大幅低于市场预期。受此影响,三星电子股价连续3个交易日录得下跌。三星的困境预示着全球半导体产业格局正在重塑,中国厂商正迎来难得的市场切入机会。
三星利润暴跌折射行业变局
关于业绩爆雷的原因,三星电子表示,美国的贸易政策导致了芯片销售受阻,同时相关库存价值调整进一步侵蚀了利润。此外,非存储芯片业务也因利用率低和贸易政策而出现亏损。
三星电子在高带宽内存芯片业务上的困境也是业绩下滑的主要原因。尽管三星电子最近开始向AMD、博通供应,但仍未能获得英伟达的性能认证,错失了AI芯片热潮。

事实上,半导体存储市场长期以来由三星、美光、SK海力士组成的“三巨头”合计市场份额已经出现下降迹象,垄断格局明显松动。尽管国际巨头仍占据主导地位,但国产厂商的追赶步伐正在加快。
中国厂商迎来机遇窗口,长鑫科技乘势而起
在此消彼长的产业变局中,中国存储厂商迎来历史性机遇。7月7日,长鑫科技启动A股IPO进程。作为国产DRAM产业的“标杆”企业,其上市不仅有机会带动整个板块的估值重塑,也将进一步增强资本市场对国产半导体产业链的信心。
DRAM芯片具有大宗商品属性,市场规模巨大,而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电子产品制造国和消费国,对DRAM芯片的需求极为旺盛。长鑫科技凭借本土化优势,能够充分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展现出强劲的业绩增长潜力。
长鑫科技作为IDM企业,已构建起覆盖芯片设计、制造、封装、销售的全产业链能力,形成显著的行业壁垒。不仅如此,长鑫科技企业内部研发技术人员占比超80%,90后技术骨干高达78%的年龄结构,不仅展现了年轻化、专业化的人才梯队优势,更形成了持续创新的内生动力。
2024年11月,长鑫科技入选福布斯发布的“2024福布斯中国创新力企业50强”榜单,并在集微咨询发布的《2024年中国大陆半导体制造企业专利榜单》中位列第二,累计专利数达到13449项,仅次于中芯国际。这一系列成绩不仅体现了长鑫科技在技术创新上的深厚积累,也彰显了其在国产半导体产业链中的核心地位。
在三星等国际巨头增长乏力的背景下,长鑫科技有望凭借扎实的创新竞争力进一步巩固国产存储龙头地位,在全球DRAM市场格局重塑中占据更有利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