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碳中和” 普华商业集团普滙云迎来发展黄金期

随着“碳中和”时代的来临,全球迎来大数据中心“减排”大考。

近日,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UN Global Compact)发布首份《企业碳中和路径图》,报告指出,互联网公司最大的碳排放即来自于数据中心。

数据中心是公认的“能耗巨兽”,根据 IDC 圈的统计,2017 年国内数据中心总耗电量达到 1300 亿千瓦时,相当于比当年三峡大坝 976 亿千万时的全年发电量还要多!

然而,随着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指数级增长的数据更将引爆海量数据存储需求。此前,市场研究机构MarketsandMarkets发布的全球数据存储市场规模预测显示,2024年全球数据存储市场规模将破千亿美元大关。

这就意味着,未来,我国数据中心市场规模还将继续扩大,数据中心耗电量占比也将逐年升高。

一边是爆发增长的数据存储需求,另一边“能耗巨兽”数据中心,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紧迫问题是,如何平衡“数据存储量”和“数据中心能耗”之间的矛盾。也就是说,我们该如何减少数据中心对环境的冲击,实现数据和环境保护之间的 “和谐统一”?

首先,我们需要厘清什么是“数据中心”?

百度百科给出的定义是,数据中心是全球协作的特定设备网络,用来在internet网络基础设施上传递、加速、展示、计算、存储数据信息。

通俗来讲,我们的日常行为,包括你网购时的每一笔订单,短视频网站的每一次点赞,微博上发布的每一条评论,上下班、逛街每次出示健康码,都需要调用数据,而这些数据全都储存在数据中心里。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中指出,我国互联网普及率已经达到70.4%,我国网民规模已达9.89亿,手机网民规模达9.86亿,短视频用户规模已达8.73亿,网络购物用户规模已达7.82亿。

如此巨量规模的数据调用,这些数据中心可见其“压力山大”!

而为了让全球网民24小时享受网络便利,这些数据中心必须全年不间断运行以向互联网用户提供服务,同时需要空调等辅助制冷设备实时供应冷能以维持其可靠运行,因此耗电量惊人。与之伴随的,是能量的消耗,大量的温室气体排放,给资源和环境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随着气候变化、能源资源稀缺问题的日益严峻,这种高能耗、高成本的中心化存储,正在逐渐被时代所抛弃。一种全新的数据存储方式,正在成为各个国家重点发力研究的对象。

普滙云打造低碳数据存储新生态

“实现碳排放峰值和碳中和需要整个经济和社会进行广泛、深入和系统的变革。”——《企业碳中和路径图》

普滙云依托大数据、区块链、云存储技术,颠覆了传统的集中式存储,构建出一个具有低存储空间与网络带宽占用、高效数据读取的新存储体系——分布式云存储体系,一种“去数据中心”的新存储体系。

相比于传统的集中式存储方式,普滙云通过将遍布网络的闲置宽带资源高效利用起来,没有了传统的大数据中心的高能耗,实现了资源的高效利用。同时,通过节点实现存储空间的外延的不断拓展,有效解决数字经济时代海量数据存储问题。对于企业、个人而言,普滙云是高效的数据存储解决方案;对政府、行业而言,更是一种“低碳”存储方式的全新变革。

依托自主研发的区块链技术,普滙云搭建的新一代分布式云储存体系,不仅能够减少数据中心高能耗问题,更能够帮助企业实现数据安全、高效的存储。此外,融合大数据、云存储、机器学习等前沿数字技术, 普滙云将形成一个覆盖全国的分布式云存储服务体系,所有共享宽带资源的用户都将获得数字经济时代万亿数据市场红利。

作为分布式存储行业的杀手级应用,普滙云服务对传统存储业务上的改变,并不是简单的优化,而是从技术、模式、生态三个层面全新的一次颠覆,更是一次更高维度自上而下的变革,将为分布式存储行业带来全新的商业生态和价值未来。

2020年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我们国家郑重地向世界承诺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并且努力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在“双碳”之路上,企业的参与至关重要。普滙云“因情制宜”,打造分布式云存储体系,正是走在我国双碳目标的实现的助力轨道上,将有效推进我国数据存储完成“绿色蝶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