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ITAPP
DOIT数据智能产业媒体与服务平台
立即打开
DOITAPP
DOIT数据智能产业媒体与服务平台
立即打开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研究报告(2008)

据"网康互联网内容研究实验室"的统计表明,目前网络"不良信息"的多元化趋势已经非常明显:除了已经被各大媒体曝光的各种情色类的视频、图片、文学等"低俗内容"之外,网络"不良信息"中还存在着赌博、造假、诈骗等各类违反法律和违反道德的内容。

虚拟的网络世界与现实世界是对等的,现实世界中有美与丑、善与恶,网络世界里同样也有美与丑、善与恶。在互联网发展的早期,网上的"不良信息"还是以"知识型"信息为主,但是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上网成为人们生活、工作、娱乐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时,"不良信息"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近几年,"不良信息"开始从单纯的"知识型"信息开始向"谋利型"转变,而且手段多样、形式复杂,其中不乏很多违反法律、违反道德的"不良信息"。

网康科技的上网行为管理专家认为,导致了这种现状的产生有三种主要因素:一、"不良信息"的赚钱魔力:互联网是"眼球"经济,在残酷的商业竞争中,不少网站经营者开始利用"不良信息"吸引网民的"眼球",以达到赚钱的目的;二、互联网信息的制造和访问缺乏监管:网民即是信息的阅读者也是制造者,但是面对"不良信息",他们即成了受害人又成了违法人;三、非民主力量的"别有用心":一些反人类、反民主的力量也同样存在于互联网上,他们通过不断传播"不良信息"以达到他们不可告人的目的。

互联网之父蒂姆·伯那斯·李曾经这样说过:"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它已经到了必须控制和管理的时代,因为网上充满了错误的信息、虚假的信息,和非民主的力量。"

第一章 "不良信息"统计和分析

一、"不良信息"呈现"三足鼎立"之势

根据"网康互联网内容研究实验室"长期对互联网信息的监控和研究,发现"不良信息"大致可以分为"违反法律"、"违反道德"、"破坏信息安全"三大类别:

"违反法律"类信息:违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所明文严禁的信息以及其它法律法规明文禁止传播的各类信息;

"违反道德"类信息:违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求、违背中华民族优良文化传统与习惯以及其它违背社会公德的各类信息,包括文字、图片、音视频等等;

破坏信息安全类信息:含有病毒、木马、后门的高风险类信息,对访问者电脑及数据构成安全威胁的信息。

 

1."违反法律"类信息

通过"网康互联网内容研究实验室"的统计,互联网上的"违反法律"类信息涉及很多种类,大致包括淫秽、色情、暴力等低俗信息;赌博、犯罪等技能教唆信息;毒品、违禁药品、刀具枪械、监听器、假证件、发票等管制品买卖信息;虚假股票、信用卡、彩票等诈骗信息,以及网络销赃等多方面内容。最为突出的就是"淫秽色情类"低俗信息。

 

互联网上违反法律的信息分类

根据"网康互联网内容研究实验室"的监控和分析,互联网上的"违反法律"类信息有以下几种现象和特征:

最诱惑人:股票内幕、彩票预测、赌博类诈骗信息

"网康互联网内容研究实验室"的监控数据显示:近一年来,发布股票内幕消息、发布彩票预测数据,以诈骗网民钱财的违法信息呈高发之势。根据统计数据分析,此类诈骗手段一般分为3步,第一步:诈骗者先通过网站发布虚假的历史数据表明自己的内幕有多可靠、预测有多准确,骗取网民的信任,然后利用很少的会员费引诱网民加入成为会员;第二步:再以信息阅读费、高级会员费等要求已经成为会员的网民继续汇款,以便获得进一步的信息;第三步,等有会员开始质疑,并投诉的时候,诈骗者将关闭网站及一切联系方式,销声匿迹。

最有规律:替考、信用卡诈骗类信息

"网康互联网内容研究实验室"的监控数据显示:研究生、公务员、四六级考试前后,替考信息会大量涌现。岁末年终之际,骗取银行卡、信用卡密码的钓鱼网站比较突出。

最主动的:虚假证件、倒卖发票类信息

"网康互联网内容研究实验室"的监控数据显示:最主动、最积极的信息是办理假证件、倒卖发票的信息,他们无孔不入,即使你不想看到他,他也会随着BBS、邮件等途径随时可见,并且源源不断,永无止境;

最严重的:毒品、枪械、犯罪技能教唆类信息

"网康互联网内容研究实验室"的监控数据显示:贩卖毒品、枪械、刀具、违禁药品等信息虽然在互联网上不容易找到,但是其造成后果却是最为严重的,还有犯罪技能教唆类信息,这些信息对社会的安定和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幸好国家对此类信息的监管力度很强,各大网站及论坛对他们的封杀力度也很大,但是他们亦然有生存的空间。 "网康互联网内容研究实验室"经过广泛的监控后发现,此类信息多依附在服务器建在国外的淫秽、色情类网站中。

危害最大:淫秽色情类信息

"网康互联网内容研究实验室"的监控数据显示:淫秽色情类信息是目前互联网上危害最大的违反法律信息,多以庸俗和挑逗性标题吸引点击,其内容包括表现人体性部位、性行为,具有污辱性的图片、音视频、动漫、文章等;也包括非法的性用品广告和性病治疗广告;还包括色情交易、不正当交友等信息;以及走光、偷拍、露点等利用网络恶意传播他人隐私的信息。

根据"网康互联网内容研究实验室"最新分析显示:目前,涉及裸聊、全裸艺术、网络卖淫等内容的网页更新和发展较快。"全国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专项行动"曝光的存在低俗内容的网站大多都涉及了"淫秽色情类"内容。

2."违反道德类"信息

"违反道德"类信息是指违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求、违背中华民族优良文化传统与习惯以及其它违背社会公德的各类信息,包括文字、图片、音视频等等。根据"网康互联网内容研究实验室"的监控分析显示,互联网上的"违反道德"类信息有以下几种类别和特征:

(1)以性保健、性文学、同性恋、交友俱乐部以及人体艺术等内容构成的成人类信息。根据受众的不同,这类信息可能会"违反道德",甚至上升到"违反法律"的高度。比如说,涉及性健康、性保健品的信息在成年人范围内是必要的需求,而对于青少年和儿童来说却是绝对有损身心健康的。人体艺术在一定限度内是合理合法的,但超出了特定人群、特定尺度、特有目标,就有可能演变为淫秽色情。

(2)是与暴露隐私相关的信息。例如,有人为了经济利益恶意倒卖公司老板名录、明星联系方式。

(3)容易引起社会争议,钻法律空子的"代孕"、"伴游"、"赴香港产子"等信息。

(4)"代写论文"、"代发论文"等学术造假、学术腐败信息。

(5)与风水、占卜相关的迷信类信息。

(6)与黑客技术交流、强制视频软件下载等相关的披着高科技外衣的信息。现在网上有很多黑客技术交流信息,仅被普通网民作学习之用,可以提升计算机水平;但某些别有用心的人有可能会用学来的技术攻击合法网站或窃取机密。

法律是最低标准的道德,道德是最高标准的法律。虽然违反道德类信息仅违背一般的道德准则,会受到主流道德规范的谴责和约束。但是,"违反道德类"信息一旦"过头",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和影响,就很容易演变为"违反法律类"信息。

3."破坏信息安全"类信息

"破坏信息安全"类信息是指含有病毒、木马、后门的高风险类信息,对访问者电脑及数据构成安全威胁的信息。根据"网康互联网内容研究实验室"的监控数据显示:现在,各种木马盗号、挂马网站越来越猖獗,对普通用户的互联网访问产生了严重威胁。当用户点击某些网页时,不经意中就有可能感染病毒或木马,轻者导致电脑罢工,重者导致大面积网络瘫痪。

据安全厂商统计,2008年的病毒数量继续暴增,比2007年增长12倍以上。由于病毒的网络化,使得网页浏览成为病毒传播的最主要渠道,网页挂马占到病毒传播总量90%以上。而且,由于应用软件漏洞、浏览器插件漏洞等频发,仅依靠网民自身的安全意识,很难应对这类高风险信息。

根据"网康互联网内容研究实验室"的监控数据显示:"破坏信息安全"类信息具有以下几种现象和特征:

(1)很隐蔽:打开此类信息后不会有什么特别之处,但就在你浏览内容的时候,暗含在网页中的木马、病毒、插件等恶意程序已经悄悄的进驻网民的电脑中了;

(2)很诱惑:此类信息往往很具有诱惑力,多以明星照片、成人信息、免费下载为诱饵,吸引网民点击进入;

(3)很短命:此类信息的存时间很短,因为发布者多数是攻击了合法网站,在其网页中加入恶意程序代码进行传播,一旦被发现就会很快被修复。

网康科技的上网行为管理专家表示,从木马病毒的编写、传播到出售,整个过程已经完全产业化,他们将是未来网民们安全、健康上网的最大威胁。

二、"不良信息"排名

基于长期的研究积累,"网康互联网内容研究实验室"根据不良信息的活跃度,进行了不良信息的排序,并列出了前10名(破坏信息安全的恶意程序常见于这十大不良信息中,约占总量的70%以上):

1、赌博
2、假证件办理
3、代写论文
4、黑客网站
5、色情淫秽信息
6、股票证券诈骗
7、管制品买卖
8、暴力
9、毒品
10、犯罪技能

第二章 "不良信息"的危害分析

一、"不良信息"全面危害社会

根据"网康互联网内容研究实验室"的监控和分析显示,不良信息将对整个社会带来极大的危害,包括危害网民身心健康(例如,暴力、色情等),危害网民的财产安全(例如,网络诈骗信息等),危害市场经济秩序(例如,虚假股票信息等),危害社会安定团结(例如,毒品、枪械等管制品买卖等)。这类信息荼毒网民积极向上的品行情操,违反相应的法律法规,不利于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不良信息有违社会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例如,伴游、代孕等),严重破坏社会文明风气,践踏公认的道德准则,也传播没落颓废的腐朽价值观,公然与和谐社会的价值观背道而驰。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危害分析表数据来源

还有,含有病毒、木马、后门的"破坏信息安全类"不良信息会威胁网民的系统和数据安全,轻者电脑感染病毒、网络瘫痪,重者有可能被盗取私密信息或银行帐号。目前,支撑互联网发展的多种商业模式都遭到了盗号木马、木马点击器的侵袭,这使得用户对于网络购物、网络支付、网游产业的安全信心遭到打击。长此以往,也将影响整个互联网的健康发展。

综上,互联网上的"不良信息"给社会生活的方方方面都带来了严重隐患,即可能损害网民的身心健康、威胁财产安全,更可能违背社会公序良俗,践踏社会道德,影响经济秩序,破坏社会安定等等。

二、"利益"诱发"不良信息"

网康科技"互联网内容研究实验室"认为,不良信息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总结起来,最主要的不过是一个"利"字!

比如说,"色情类"信息一方面与网民自身素质相关,另一方面也与网站盲目追求点击率有联系。网络的虚拟性导致网民自我约束力低下,难免有部分网友在网上追逐低俗信息。在利益的驱使下,某些网站开始增加对于低俗内容的制作、推荐,以增加自身流量,吸引广告投入。部分网民对于低俗信息的阅读需求与网站因经营需要产生的流量需求产生共鸣,就导致了情色类低俗信息的发展壮大。

抛却"色情类"信息而言,其他违法类的信息也多出于"经济利益"的驱使。比如,低价车诈骗、信用卡诈骗、彩票中奖诈骗等等,主事者都希望借助网络平台敛取更多的钱财。

相比之下,"违反道德类"不良信息虽然种类很广,也不外乎与"名"和"利"相关。倒卖名录、赴香港产子等,参与的双方多出于经济利益考虑。代写论文、代发论文,则是为"名"。此外,黑客技术交流可能同时涉及"名"和"利"。一方面,发布者希望体现自己的高手地位,在圈子里扬名;另一方面,也有人希望借助黑客技术去谋取利益(如盗取账号、窃取机密),这就可能上升到违法的高度。

此外,"破坏信息安全类"不良信息以控制感染者的计算机为手段,以获得网民的个人资料及公司情报为目标,借此获利。目前,病毒制造、传播、牟利的流程完全互联网化,从挖掘漏洞、制造病毒、传播病毒到出售窃取来的账号,都成了一个巨大无比的黑色产业,这对个人及企业的信息安全造成很大威胁。

三、"不良信息"的生存空间及传播途径

1、"不良信息"的生存空间

"网康互联网内容研究实验室"分析显示,"不良信息"的生存空间主要有两种。第一,来自于独立服务器。先前,主要在国内通过托管服务器或者租用服务器空间的方式来提供相关内容。但随着国家监管力度的加强,有人开始将托管服务器放置到国外,以避过国家相关部门的检查。比如说,一些太平洋上岛国的法律是允许从事色情业务的,在这类国家建立色情网站不仅合理合法,而且成本低廉。90%以上的情色网站都是通过这种方式建立起来的。第二,由于国内的主流网站聚集了数量庞大而且粘合度极高的网民,因此,也有别有用心的人在这类网站的BBS、BLOG、播客上散布情色信息,以赚取网民的"眼球"。

 

 

2、"不良信息"的传播途径

分析显示,不良信息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三个:首先,是搜索引擎。搜索引擎页面能够将网民需要的信息汇总起来,给用户提供丰富的选择。一些不良信息的制造者就利用搜索引擎的进行信息传播,幸好现在的搜索引擎网站监管力度很强,不良信息量已经非常少。其次,是垃圾邮件。

现在网民的邮箱经常被垃圾邮件"骚扰",这其中大部分是不良信息,比如反人类反政府类信息、办假证、卖发票、伴游等各类违法信息。最后,是IM即时通信软件,如MSN、QQ等,网民在上网聊天时经常遇到各类弹出链接,钓鱼网站信息大都通过此途径传播。

 

第三章 如何有效应对"不良信息"

自国务院新闻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文化部等七部委在全国开展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专项行动以来,针对网络不良信息的"严打战役"愈演愈烈。被曝光的网站纷纷道歉整改,努力做好善后清理工作。同时,从中央到地方,各省市都开展了辖区内的专项整治,建立绿色、健康、文明网络环境的呼声越来越高。

在与"不良信息"的斗争中,单靠使用者自觉自律的方式,显然远远不够。网康科技发布的报告指出,拔除网络"毒草",建立"不良信息"长效整治机制,需要从信息制造、信息传播、信息访问三方面入手,"遏制源头,监管传播,控制访问"。

首先,遏制"不良信息"的源头。通过立法及执法手段严惩"不良信息"制造者,对发布"不良信息"的网民或是网站进行相应的经济制裁,严重者追究其刑事责任。要让他们知道"疼",感到"怕",从重打击那些制造"不良信息"的不法份子。

其次,监管"不良信息"的传播。建立严格的内容审核制度,要求互联网从业者自律自查外;设立举报制度,发动网民的巨大力量进行监督和举报。

最后,控制对"不良信息"的访问。在网民能够接触到互联网的任何场所,例如公司、学校、酒店、网吧等地方加装网页过滤技术和产品,对"不良信息"进行封堵和过滤,使得访问者不能接触到"不良信息"。失去读者的"不良信息"也将失去生存的空间。

网康互联网内容研究实验室认为:互联网内容过滤技术一定要灵活运用,不能一刀切。首先要根据文化背景、伦理道德、法律法规、应用领域、上网习惯等,进行全面采集、多级分类,然后根据内容访问者的不同需求,灵活的、有针对性的进行过滤。例如允许访问与色情相关案件、新闻类信息,但是不允许访问色情视频、图片、文字等信息。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互联网的发展也会沿着一定的轨迹"螺旋式上升"。随着技术手段的发展,在特定时期内,网上"不良信息"会呈几何级数增长。我们只要洞悉形势,方向得当,管控有力,长效监督,互联网"不良信息"才会得到很好的控制。

结束语

网康"互联网内容研究实验室"预测到,对于众多的互联网企业而言,2009年是互联网内容整治极为关键的一年。目前,由国务院新闻办等7部门发起的这次专项行动已经演变成互联网行业的自发性清查行动。"宁肯牺牲流量,也不自毁形象",已经成为全国主要商业网站一致喊出的口号。网站要增强社会责任感,自查自纠。同时,成立行业自律组织既有助于保证新闻的独立和自由,又能纠正市场利益对新闻公共属性的异化,也可成为治理低俗的最佳手段之一。

网络世界是我们共有的家园。维护它的纯洁和干净,是所有人共同的责任,无论是网站、网民还是政府管理部门,甚至拥有网页过滤技术的IT厂商,任何一方都不能置身事外。网康科技的报告显示,在互联网内容清理与整治的浪潮之下,社会公众与"不良信息"的斗争将是一场持久战。唯有建立起一套多角度、长期有效的"不良信息"整治机制,"遏制源头,监管传播,控制访问",经济、法律与技术手段并用,才能还网络一片净土。

版权声明

1、本报告(包括除明确注明资料来源外的文字、图表资料等内容)版权属网康科技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机构或个人未经网康科技授权不得转载、复制、发布、发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得到网康科技授权的媒体、网站、机构或个人,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网康科技公司《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研究报告(2008)》",违者本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凡本报告中引用自其他机构或个人的相关文字、结论或资料乃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网康科技不对其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

3、转载或引用本报告内容须以新闻性或资料性或公益性的公共免费信息为使用目的而合理、善意引用,且转载或引用时不得对本报告内容原意进行任何形式的曲解、修改或篡改,同时必须保留本报告中注明的"资料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

4、转载或引用本报告内容不得进行如下活动:

  a. 损害本公司或他人利益;

  b. 任何违法行为;

  c. 任何可能破坏公秩良俗的行为;

  d. 擅自同意他人继续转载、引用本报告内容。

5、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报告内容而引起的任何后果,本公司不承担任何责任。

6、对不遵守本声明或其他违法、恶意使用本报告内容者,本公司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免责声明:

该报告综合网康科技互联网内容研究实验室、网康科技客户服务中心等部门的统计、研究数据和分析资料,仅针对中国大陆地区2008年互联网上不良信息和近年来不良信息发展趋势进行统计、研究和分析。本报告提供给媒体、公众和相关政府及行业机构、厂商作为互联网不良信息状况的介绍和研究资料,请相关单位酌情使用。如若本报告阐述之状况、数据与其它机构研究结果有差异,请使用方自行辨别,网康科技公司不承担与此相关的一切法律责任。

"网康互联网内容研究实验室"介绍

"互联网内容研究实验室"是网康科技互联网内容分析机构,通过自主开发的"爬虫系统"、"网页自动分类系统",对互联网内容进行收集和研究,同时针对中国人经常访问的网址进行分类处理,对互联网数据进行模型分析,总结出互联网内容的类别及其发展规律,并前瞻性地探讨解决对策。

该实验室维护着全球最大的中文网址分类数据库,利用自主开发的网页分类技术,对每个网页进行内容研究和分析,并根据独创的行为后果方式来进行分类,包含有财经、旅游、教育、政治、军事、法律等正常信息,还有成人、赌博、毒品、色情、犯罪技能等不良信息。经过多年的积累,截止2008年底该实验室的网页分类过滤数据库已经达到1300万条网址,并实时追踪这些网页内容的变化,以便随时更新这些网页的分类结果,每天的更新量达到300万条。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DOIT »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研究报告(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