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ITAPP
DOIT数据智能产业媒体与服务平台
立即打开
DOITAPP
DOIT数据智能产业媒体与服务平台
立即打开

F5打造多功能应用分析平台 积极应对多云环境的安全挑战

根据F5发布的《2020年应用服务状况报告(亚太版)》的数据显示,全球87% 的企业采用了多云架构运行应用程序。事实证明,“云”仍然是变革的驱动力,随着向云端的扩展,企业IT架构和应用程序的构建方式发生了转变,迫使企业考虑从工具到团队结构的全方面改变。

然而,如今客户在安全领域遇到的问题也尤为尖锐。尽管架构和应用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客户仍然需要在保护应用程序的同时,确保可用性并抵御DDoS攻击。“随着应用程序和用户的扩展以及攻击规模的扩大,应用程序安全成为了一个更大的挑战,客户需要新的方法和技术来解决旧的安全问题。” F5首席安全技术官 Renuka Nadkarni表示。

F5认为,这种新方式的核心原则之一是:从“点状防护”的安全解决方案,转向覆盖更广泛的整体安全方案。从这个意义上说,一般的安全提供商无法解决或扩展其能力来应对新环境下的安全挑战。首先,一般安全供应商都是在其可覆盖的范围内针对一些瓶颈点予以解决,但这样传统的瓶颈点在多云环境中是不存在的。与此同时,交付即服务的模型(SASE)仅适用于少部分的安全问题,而大部分的安全问题还是需要由云/计算提供商来解决。

对此,F5着力打造多功能应用程序分析平台,与现代应用程序开发速度相匹配,以拓展的新技术应对当今的安全攻击挑战,并为客户提供更好的安全解决方案。

可视化+自动化,提升端到端用户体验

客户研究表明,有69%的组织使用多个供应商提供的10种及以上应用程序服务来完成整个应用程序交付。由于每个服务都需要使用不同的工具和仪表板进行管理,这就造成了各自孤立的团队和高操作复杂性,从而导致整个应用程序交付链中的可视化非常有限,且应用程序安全性不一致。那么,企业便不能以统一的方式利用流经这些离散平台的数据,导致无法全面地了解业务。因此,客户需要统一的平台来实现应用程序服务的可视化和自动化,从而简化应用程序操作的复杂性,获得业务洞察,并保护端到端用户体验。

F5应用服务通过BIG-IP产品和NGINX软件支持全球超过4亿的应用工作负载,可以帮助客户通过这些应用程序服务收集丰富的业务遥测信息,包括应用程序延迟、在线购买中的阶段信息或终端的位置信息。同时,Shape经过验证的人工智能分析引擎,可以帮助客户了解目标应用程序和业务交易。而另一方面,BIG-IP和NGINX应用程序服务可以将这些洞察转化为应用程序配置策略,从而实现应用程序交付的自动化。

通过这些产品组合,可以帮助客户获得交付应用程序的洞察和自动化,并且不断丰富和升级各种互补的工具来帮助客户应对不同的情况。在2019年,F5发布了F5 Beacon,以提供应用程序的可见性和洞察。 今年进而又推出了NGINX Controller 3.0,以实现应用程序自动化;并完成了对Shape的收购。F5不断设立更高的标准,逐步向多功能的应用分析平台迈进。

遥测+人工智能,降低应用安全风险

F5着力打造的多功能应用分析平台,不仅可以支持应用程序洞察和自动化以及AIOps,还可以支持基于AI的安全和欺诈保护、端到端的数字体验管理,以及支持AI的业务服务。例如,关于浏览器签名、客户证书等的遥测数据可以帮助识别对零售商网站的请求,判断出该请求是由机器人还是人类生成的,从而有助于捕获欺诈交易。

今年,F5还在Shape平台上推出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Shape Recognize。Shape Recognize采用基于人工智能的遥测风险评估,并与对业务流程的深入理解相结合,可以在不使用个人信息的情况下进行匿名分析。一家美国前五名零售客户的实时A / B测试结果表明,其整体收入增长了2%,这是一家年收入超过200亿美元的公司,其中60%以上来自其在线网站。

通过结合自身应用服务中的遥测技术和Shape的人工智能分析技术,F5构建的多功能应用分析平台,可以帮助客户解决其在AIOps、安全和欺诈保护、数字体验,乃至在创建新的基于AI的业务服务等方面所面临的挑战。

F5全新技术架构,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

今天,F5为客户提供了最全面的应用程序服务,并不断扩展以保护客户的关键业务。未来,将加倍致力于应用程序遥测和分析,以帮助客户进一步了解他们的应用程序、业务流程和用户体验。随着构建云分析能力,F5会进一步利用ML/AI来帮助客户改善他们的业务服务。

“我们相信,将分布式应用服务、端到端遥测和基于云的分析相结合而成的全新技术架构,将帮助各个领域的数字化企业。我们很高兴能参与企业的数字化旅程,随着数字化转型的推进让人工智能更好的辅助客户的业务。” F5执行副总裁兼首席技术官,林耕表示道。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DOIT » F5打造多功能应用分析平台 积极应对多云环境的安全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