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ITAPP
DOIT数据智能产业媒体与服务平台
立即打开
DOITAPP
DOIT数据智能产业媒体与服务平台
立即打开

疫情下的企业生存危机,路在何方?

2020年年初的疫情,搅得世界好不安生。

刚开始,人人自危,整个春节都缩在家里不敢出门,有1~2个月的经济处于停摆状态。等到国内疫情暂缓,开始陆续复工,大家才发现“百废待兴”并没有想象得这么容易。

其中,股市是最直接的反映。

2月3日,A股市场开市的第一天,千股齐跌;股神巴菲特又在3月的短短8天内见证了3次美股熔断。市场几近崩溃。

好在,股票市场似乎在3月26日迎来了转机。美股三大股指早盘震荡走高,尾盘均现暴力拉升, 道指最终收涨逾1,300点,三日累涨近4,000点,涨幅高达21.3%,创1931年10月以来最佳连续3日涨幅。

是拐点快要来了吗?快要被逼疯的中小创投企业该如何把握机会?

来听听创投圈的一些大佬们的建议。

自身:外保生存、内增效率

首先,大家一致认同现金流的重要性,求生是目前大多数企业的首要目标。只有先活下来,才有资格再去设想未来怎么更好地活。那么,具体应该怎么做?

· 现金流是一切:

现金流是一切,先有效的节流,该裁员的裁员,先活下来。开源是很重要的,很多科技企业都是技术背景的人才,早期往往缺乏业务能力和意识。

· 降本、求生:

一、尽可能地降低企业的成本支出,可以用企业股权来替代部分现金支出,比如:员工工资、办公成本,可以和对方商量暂时只给一部分,剩余的则相应地转换成公司的股权,尽可能地用股权来减少现金支出;

二、写好“后疫情时代”的项目商业计划书,尽快对外股权或债权融资,快速补充企业的现金流;

三、根据当前市场情况,积极超低成本地开展符合当前市场短期需求的相关业务;

四、超低成本地通过互联网来做项目的市场推广和品牌影响力,为疫情结束后的业务恢复和拓展打好基础;

五、更加低成本钻研企业产品的创新和优化及员工的培养和行业人才的储备,为复工复产做好物质储备和队员战备;等等。

总的来说,就是要开源节流,市场先行,共渡难关,转危为机。

· 保持好节奏:

这次面对疫情,最惨烈的还是那些没有规模、没有融资渠道、没有资金储备的中小企业。

他们想要恢复到疫情前的状况还需要一段时间,这个过程不会一蹴而就,可能今年整个一年都会面临这种局面。

对于他们而言还是要保持好节奏,学习好国外一些先进企业的做法,预留好风险准备金以应对各种不时之需,切不可满打满算,否则资金链一旦断裂,再想去向政府求救,会非常被动,代价也会很高。

并且,企业应该在平时就重视核心竞争力打造、主动参与行业组织或产业平台搭建,从而在面对风险压力时能够共建、共担、共享。同时也要在这个双创的时代有意识地加强同好的社会资本的接触,增加自身融资渠道。

· 外保生存:

外保生存,老客户维系,共渡难关。内增效率,远程协同,合理压缩用工。并且,要进行有效现金流储备,符合新时机的产品迭代,有效的渠道通路。

· 危机意识:

科创企业要挺过来,无非要么是有风险防范意识,要么做断臂求生,或者快速转型。要防范黑天鹅是没有可能的,未来有太多的不确定性,应该有危机意识,多留余粮。

外界:政府、产业、孵化器如何创造靠谱的条件?

除了自救,我们也看到政府紧急出台了相当多的救市政策,比如盘活房企、刺激拿地、减免企业租金、社保,直接发放消费券等等。

除此之外,产业园区、孵化器等其他社会经济体是否能为正在挣扎的中小企业带来生存机遇?他们又该如何创造靠谱的条件?

· 全方位支持:

政府,产业,孵化器可以从资金,运营成本到各类税务优惠扶持政策以及专利保护上全方位给予好的支持,促进创新企业的健康快速成长。

· 提升生命力、拓展力:

一、帮助创新创业企业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比如场地成本、人力成本、市场推广成本等,如:可以将部分现金成本转化成企业的股权,减少企业的现金支出;也可以共享办公、共享员工、共享市场推广会等模式来降低单个企业的成本;

二、尽快帮助企业股权或债权融资,疫情对企业冲击最大的就是现金流,很多企业都会因为资金流断裂而破产;

三、利用政府、产业、孵化器的资源优势,帮助企业免费对接更多的市场资源,催成部分相关联的过渡性业务,保持企业的现金流入;

四、帮助企业申请政府的相关扶持政策和相关补贴;等等。总的来说,就要尽最大可能的帮助企业开源节流,提升生命力和拓展力。

· 了解企业真正需求:

从政府、产业和孵化器而言,最好还是要做好调研,了解企业真正需求,哪些是伪需求,以及分辨哪些需求只是一时的,并不可长期持续下去的。

另外,还要注意哪些是政府、行业以及孵化器可以去事前、事中和事后干预的,哪些是应该由企业自身去面对的,这个边界必须理清楚,否则反而会给企业带来很多负担。

从目前来看,政府从灵活用工、社保缴纳、租金减免、消费引领以及订单挖掘、数据共享方面还是有很多的事情去挖掘的,在疫情来临时,信息越透明、反应越迅捷,那么措施才会真正有效,

最后,对于疫情后的企业重建,我想说,这两条也同样适用,只有精准施策,而不是大水漫盖,企业才能真正得到其发展所需。

其实目前,政府的政策已经相当给力,对于企业来说,要做的就是充分借力政策,以及自身的产业发展,在逆境中求生存。另外,还可以寻找有资源和产业赋能优势的孵化器进行栖息,养精蓄锐以及借机突破自我瓶颈。

不过,根据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中国各类孵化器达8,000余个,其中众创空间性质的有2,200余家。光上海到2017年底就拥有了500多个众创空间和孵化器,孵化出的创新企业更是不计其数。如何选择一个合适的孵化器对于企业来说,也是一个难题。

但其实企业可以根据孵化器背后的产业资源进行判断。

比如背靠仪电集团这棵“大树”的云赛空间,其业务是借仪电集团向数字化转型的契机,将初创企业的新技术,与仪电深厚的信息产业根基结合,由一个个“蚂蚁雄兵”来弥补“大象”起舞时的技术不足。此类型的孵化器就可以充分满足创投企业的资源和业务对接需求,因为他们的特色就是深耕产业。

总的来说,就是只有善于结合多方力量,才能获得共赢。

未来机会:顺应新基建,注重新型科技

不过,疫情从某个角度而言,是一剂很好的催化剂。它鼓励人们更好地去改变传统消费方式,从而更广泛深入地影响新一代消费模式和消费体验。

当然,至于这种新的趋势能否进一步持续下去,取决于产业政策、消费体验以及成本所限制。疫情过后,各行各业都会逐步复苏,所以创业投资也会逐渐回归它的主线和价值体系。

目前,最明显的趋势就是“新基建”。

· 科技主线:

未来的创投机会毫无疑问会更倾向于科技创新,以及底层核心技术的国产替代,科技兴国估计会成为资本的主线。

· 创投机会:

这次疫情对国内和国外的大冲击以及带给全球金融市场的大动荡,有可能会造成未来全球经济大萧条的风险,因此,个人以为创投会倾向于以下几种机会:

一、满足于市场用户最基本的刚需方向的创新创业项目;

二、顺应政府后疫情时代的“新基建”方向的科技类创业项目,如:5G应用、智能化城市、物联网;

三、后疫情时代的疫情防控或预警方向的创业项目;

四、传统产业互联网化方向的创新创业项目;

五、生物医疗和大健康类的创业项目;

六、现金流比较好,运营成本低,收益比较高的项目;等等。创投可能会减少投资于高消费、奢侈品、产能过剩、行业泡沫比较大、烧钱比较多、投资周期比较长的创业项目。

· 新消费结合新制造:

未来的创投会更加重视一些未来科技,尤其是新消费结合新制造特性的新经济、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

譬如说以往受到诟病和体验不佳的生鲜电商和在线教育、视频会议等行业,由于此次疫情的影响而更加被相关人群所接受而深入人心。

· 危中有机:

未来创投一切看好,危机危机,危中有机,疫情过后,出现大量新的商业机会。目前也是抓好资本项目的最好机会,谁有好的业务模式以及团队管理能力,现在最能看得清。

因此,大多数企业不必悲观。看,路就在脚下。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DOIT » 疫情下的企业生存危机,路在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