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SERV分析:四路四核下半年抢市场

  英特尔与AMD在今年第3季度推出支持4路架构的4核心处理器,分别为Xeon MP处理器与Opteron处理器。业者表示,一台服务器中最多将可支持16个核心,这样有望抢占部分高端Unix服务器市场。



2006年MP服务器产品市场份额


   4路4核心处理器Q3陆续上市
  
   根据IDC报告,2路服务器一直占据着服务器出货的最大部分。英特尔在去年11月便推出首款2路4核心Xeon 5300系列处理器。预计今年第3季将推出4路4核心Xeon MP处理器。而AMD预计于年中推出支持4路架构的首款原生4核心Opteron处理器,英特尔也预计在今年年底推出首款原生4核心处理器,惠普工业标准服务器事业处产品经理周锡荣说:“4核心处理器的议题,今年下半年将会很热闹。“
  
   目前包括惠普、IBM与戴尔都预计在第3季度推出支持英特尔与AMD 4路4核心处理器的服务器,戴尔企业系统业务开发协理陈诗鸿表示,处理器厂商开始出货后,戴尔也会相继推出4路4核心的服务器,由于一台x86服务器就含有16个核心,相对也会吃掉部分的Unix服务器市场。
  
   NEC也预计在今年推出Tigerton处理器的服务器,该公司Server部吴孟轩表示,由于Unix服务器所使用的部分应用程序常受到限制,也因此,x86环境相对于非x86更为开放,希望由高阶x86服务器来取代该公司Itanium服务器的市场。
  
   IDC企业应用分析师钟尉彰表示,高阶的x86服务器将影响部分的Unix服务器,但由于使用习惯的问题,再加上高阶x86服务器在售价上并不一定低于非x86服务器,初期来说影响力有限。
  
   4核处理器微软操作系统支持成难题
  
   过去,从单核心转到双核心时,曾面临软件授权费用的问题,但随着双核心服务器走向主流,各家软件厂商都已经制定出计费的基准,软件授权费用的问题也随之下降。
  
   但随着处理器的核心走向4核,却又面临着操作系统无法支持的窘境,某服务器业者表示,微软的Windows Server 2003操作系统共分为Enterprise、Standard、Datacenter与Web四种版本,但Standard版本只支持2路双核心处理器,无法支持到4核心的版本,也就是说,如果在Standard版本上使用4核心处理器,每颗处理器最多只能显示出2个核心。
  
   正因为如此,购买4核心服务器的使用者就必须购买Windows Server 2003 Enterprise的版本,对于使用者而言,必须以较高的价格去购买较高等级的操作系统才可使用4核心的服务器,在推广上也造成困难。
  
   目前只有微软Windows Server 2003 Standard版本面临无法支持4核心处理器的问题,其它的操作系统如Linux,都没有这样的限制。
  
   目前微软与英特尔已开始着手进行测试,但目前测试结果尚未公布。叶怡君表示,该公司测试4核心服务器在执行Windows Vista操作系统并没有发生任何问题,由于Vista与Longhorn服务器操作系统都是使用相同的核心,可以确定,在Longhorn操作系统上一定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
  
   Q3是抢购英特尔Clovertown的好时机
  
   今年4月英特尔才有一波降价,为了配合英特尔于今年下半年推出的两款4核心处理器,服务器业者表示,英特尔将于第3季度降低上一代4核心处理器(Clovertown)的售价。
  
   下半年市面上将会有3款英特尔4核心的产品,服务器业者表示,目前并不清楚降价幅度,但可以确定的是英特尔将通过降价,来进行产品线的区分,更可以进一步清理库存。
  
   目前各厂商都预计今年下半年4核心处理器将成主流,至于目前市场主流的处理器如英特尔双核心Xeon 5100系列处理器等,周锡荣表示,以惠普服务器的产品周期而言,新产品上市后,与旧产品会有1~2个季度的并存期,最快要到明年第2季度,双核心服务器才会逐渐淡出市场。
  
   核心质量与数量的发展矛盾
  
   从单核到双核,可以说是从单核到多核时代的第一个进程。从核心数量去看,以后的发展应该是从双核到四核、接着从四核到八核。八核后的时代如何发展目前还不需要去过早地讨论,现在值得注意的是从双核处理器开始,核心的质量与数量是如何去发展,在产品线的规划上,这两者的关注会越来越复杂,其定位恐怕也会越来越困难。而且这当中还夹杂着微软操作系统与软件的因素,这些都会影响多核处理器的发展方向。
  
   举个例子,不管是Intel还是AMD,几年内更新一次核心架构是必然的事情,按Intel的说法,两年就会升级一次处理器架构。例如从 NetBurst的Pentium系列处理器到Core架构的Core 2 Duo处理器,就是一次架构上的换代。这种换代,是从原本就是双核处理器的Pentium D到同样是双核的Core 2 Duo,核心数量不变的情况下就可以大大地提高处理器的性能。那么我们可以设想,到了下一次架构上的换代时,即使同样是双核处理器,其性能都可以大大提到提升,用户无须升级到四核处理器就可以在新架构下的双核处理器上得到性能上的满足,这样的话,核心质量与数量的提升就存在着一定的矛盾了。
  
   有一点我们是值得去注意的,从单核到双核,是一个全新的开端,因为它意味着从单核步进到了多核时代,但是从双核到四核,从四核到八核,都是从多核到多核。这种进化的意义恐怕没有从单核到双核来得更大。从操作系统及软件的应用来看,除非这几年内所有软件厂商都极力地为多核处理器作出极大的优化,否则四核或者八核处理器相对双核处理器提到的性能提升恐怕并不会有预期中的大,至少相对于从单核到双核的提升比例会明显地降低,或者说这种多核的优势含金量会缩小。
  
   而在定位方面,高性能核心的双核处理器与低性能核心的四核处理器就不容易作出准确的定位,而到了八核处理器也开始入市的时候,更是存在高性能核心的四核处理器与低性能核心的八核处理器的定位问题。
  
      假设软件对多任务优势的程度有限的话,那么可以肯定高性能核心的四核处理器肯定会比低性能核心的八核处理器的综合性能要更好,特别是运行单线程的程序时,多核心处理器的优势将会尽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