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频]有效挖掘企业信息资源价值的途径与方法






北京时间 6月12日,IBM“随需应变的信息架构”论坛在上海正式召开。IBM就企业信息化发展进程所面临的诸多挑战与用户进行了交流。来自各个行业近五百名企业CIO参加了此次论坛。来自CIO Insight的林润华先生主持了由江苏电信企业信息化部主任吴岳强先生、IBM系统存储事业部大中华区总经理侯淼先生、IBM软件实验室服务大中华区总监胡晓专先生、上海家化信息管理部总监孙昊先生以及中国金融领域的信息化专家交通银行的首席信息官—-侯维栋先生所进行的精彩的高端对话:


林润华: 今天的讨论由我主持,与其说主持不如说用我多年的采访经验分享在座各位嘉宾的精采观点,在这个环节当中我们圆桌讨论的主题是有效挖掘企业数据资源的价值。刚刚通过上面两位演讲嘉宾的演讲我们对这样的话题已经有了很好的理解,他们也做了很好的诠释,我们邀请了各位的用户代表和行业专家共同探讨这样的一个问题。


林润华: 在此我们高兴地邀请到江苏电信企业信息化部主任吴岳强先生、IBM系统存储事业部大中华区总经理侯淼先生、IBM软件实验室服务大中华区总监胡晓专先生以及上海家化信息管理部总监孙昊先生,特别令人兴奋的是我们中国金融领域的信息化专家交通银行的首席信息官侯维栋先生也亲临本次大会并参加嘉宾讨论。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有请侯总以及各位嘉宾。


林润华: 在开始之前我先说一下我个人的小小困惑,我是做媒体的,每天要和很多人做一些面对面的交流,这些朋友他们的联络信息有些是存放在我的手机里面,有的是存放在电脑邮件当中,还有很多信息以名片的形式留存。


林润华: 这么多年下来我发现我个人的联络信息越来越多,有时候找一个朋友的电话确实也不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我想在座的各位也一定会跟我有一样的感受。其实,让我们再想象一下,对于一个企业面对那么多的人,面对那么多的事情,面对那么多复杂的应用,我想这样的数据这样的信息量更加大,数据也更加繁杂。所以我想问一下在座的嘉宾,你所在的行业或者你杰出的客户当中,他们目前在信息和数据方面面临的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侯维栋: 我是银行业的一个代表,金融作为经营货币的这样一个特殊的服务企业,在信息化应用方面我们经历了很长的时间,银行的信息化最早是从1979年开始,历经了20多年的时间。所用的系统也经历了数次的升级换代,目前应该说中国的金融业信息化的应用已经达到了比较好的水平,当然我们和国外还有很大的差距。在这当中银行比较注重的是对客户的服务,是如何能够提高银行业务处理的效率,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前台业务。


侯维栋: 但是当我们业务处理基本的层面应用基本完成以后,我们面临着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如何管理和使用我们在业务处理当中所积累的数据问题。那么数据应用、信息的管理这对银行来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但是我们在信息应用方面明显地感觉到现在还是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换句话说是挑战。


侯维栋: 一个就是由于我们这个系统经历的时间比较长,换了几代,另外一个我们追求的是业务处理的效率。因此,银行的应用系统不是一个系统,是若干个系统组合起来的,不同的系统数据信息的格式是不一样的,基本上我们的数据是按照业务来分类,格式也是千差万别,这是我们面临的一个很大问题,也就在后期的数据整合方面我们是存在问题。第二个银行所处理的数据是非常大,我们国内最大的商业银行,我也曾经在这服务了20年,工商银行现在帐户数据在银行开户的有4亿多户,归起来的客户数还有1亿7千万,交通银行我们现在的客户数也已经达到了四千多万,帐户数达到了八千多万。


侯维栋: 每天处理大量业务所产生的数据非常多,量非常大,重复也比较多。这是第二个。第三个问题就是客户信息的准确性,大家都知道,我们要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非常重要的一个目的就是要使得我们这些数据能够为企业的决策提供支持。要决策首先数据的来源要准确,信息要准确。由于金融企业前期对信息的管理这方面没有什么明确的要求,大家也知道我们个人帐户实名制在中国推出也仅仅有几年的时间,以前完全可以用假名假信息来开户。


侯维栋: 所以这样导致了银行客户的信息准确性也是存在一些问题,这为我们后面的处理也是带来了困难。当然还有其他的,比如说IT投入的问题等等,由于银行前些年重点在前台的处理,对后台IT的投入应该说相比之下显得不足,对后台处理的效率都带来很大的影响。


林润华: 谢谢侯总,不愧为IT的专家和技术专家,一起说了三个他觉得面对的数据挑战。请江苏电信的吴总能不能说说电信行业面临哪些数据和信息方面的问题。


吴岳强: 非常高兴有这个机会和大家分享我们江苏电信的有关情况,刚才林总提到这个问题很多做IT的同事都有同感,刚刚侯总说的也是我们电信面临的问题。我们拥有的用户数大概在3600万左右,同样有大量的信息,用户的每一通电话都要留下准确的信息,通话量非常大,相应的信息也非常大。每一个用户和电信的接触渠道非常多,可以通过网上、呼叫中心,通过其他的投诉渠道,还可以每一个用户通过自己的终端和电信行业发生着各种各样的沟通。这样如何获得所有的信息,确保那么多信息的完整、准确和及时是我们面临的最大挑战。


林润华: 像上海家化的孙总,您的问题和挑战是什么?


孙昊: 上海家化是一个著名的本土企业,表面上是一个制造企业,但是因为近几年的发展不但在制造业是强项和重点,在分销渠道和流通行业里面,零售终端方面也有一个突破性的增长。针对目前这样一个业务的态势,对我们信息系统的要求是很大的挑战。在我们系统的建设阶段我们主要是考虑这个主数据方面我们应该要建立这样的一个构架,把主数据的构架建立起来。


孙昊: 什么是销售什么是库存要给一个明确的定义,我们全国各地都有点,每个点报上来的销售、库存都应该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在整个公司内不能产生歧义。我们现在的系统是进入到正常的运行阶段,要保证主数据进去之后各个部门各个环节大家协同配合的收集过程,还有对主数据严格的审核。


孙昊: 我们必须要保证集中控制分散作业,主数据都要经过审核,保证数据的正确性。对业务数据我们是要加强对它的真实性的控制,我们必须要保证进来的数据都是真实的,就是说对信息系统在运行过程中间所产品的单据必须和实际情况符合,这个是我们目前所碰到的问题。我们现在一直在考虑比较重要的一个问题,主持人和各位都谈到了,就是我们信息的安全。具备快速恢复的这种能力,向银行业、电信业看齐,今后应该做到比较好的快速恢复的机制。


林润华: 谢谢孙总,我想孙总说的这个上海家化面临的数据方面的挑战,其实代表了中国快速消费品市场或者这个行业里面他们面临的挑战。你刚刚提到信息安全的问题,我看到IBM的侯总也提到存储信息安全的问题,问一下侯总,您觉得和用户接触的过程当中用户最头疼的问题是什么?在数据方面。


侯淼: 我觉得刚刚三位老总谈得非常好,从银行业、电信业到家电零售业的很多需要。我自己在过去的这段时间和很多客人交流,我发现基本上有两个非常大的压力来自客户的IT经理。第一个压力随着现在企业内部的信息系统已经变成了企业竞争中的很重要的环节,所以往往业务和IT是不分家的。就是如果有一个新业务要去开展的话,往往意味着新的IT应用系统要被做出来。


侯淼: 由于竞争的压力使这个业务系统被做出来的时间给到IT部门是非常短的。所以一个项目从开始到结束这个IT部门所承担的工作量非常大,这些数据怎么更好地和企业已有的数据去进行整合,也是很多客人在思考的问题。第二个压力是您刚刚谈到的安全,现在随着企业信息系统在企业对客户服务的作用越来越高,大部分企业的IT经理人所承担的责任和压力也非常大。不只一个企业内部的IT老总和我说就像坐火山口一样,每天企业IT系统正常运行,每天很多新业务出来,其他竞争的友商推出什么产品和服务,这都是看得比较多的。我觉得这两个压力是目前我看到很多客户最大的挑战。


林润华: 晓专总监和客户接触的过程中感到他们的压力在哪里?


胡晓专: 数据的质量和可信度问题,当我们了客户在做一套管理类的系统的时候,如果它的数据质量或者最终的可信度不能够被业务部门或是相应管理层认可,在这个层面上很难宣称我们这样一个数据管理项目是成功的。所以我觉得数据的质量和可信度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也就是数据要从源头抓起。


胡晓专: 对。


林润华: 好,谢谢各位嘉宾,刚刚他们结合了自己企业的情况把数据面临的挑战和压力做了说明,我想是有普遍意义的。


林润华: 我们研究中心最近也针对中国不同行业的72位CIO做了调查,让我们一起看看PPT所显示的调查结果。大家可以看到在这样一个调查结果上第一项是数据种类繁杂,格式不统一,是现在67%的CIO主管普遍反映的问题。另外63%的人认为缺乏数据分析和报告能力。第三个数据量非常大,数据非常重复,不能够及时找到和获取对业务有效的数据信息,这也是他们反映比较大的一个压力和问题。


林润华: 同样也有很多的CIO对数据的真实性和可信度这一块心存疑虑。此外在IT设备的投入不足这方面也有很多的CIO在反映,他们没办法保存全部的数据,这方面他们有很多担忧。对比这样的一个调动结果和刚才CIO所说的数据方面的挑战,可以看出他们刚刚所描述的企业和行业当中面临的数据挑战其实是非常有代表性的,具有普遍意义的。


林润华: 企业面临的这样一些数据困惑和挑战,如果我们不能够有效地来解决这样的问题和挑战,到底会对企业的业务造成什么样的不利影响?如果我们解决好了,又可能给企业带来哪些业务上的创新和发展?我想第二个话题我们就谈一谈数据信息到底如何来影响企业的业务。在这里我还想问一下交通银行的侯总,我知道你从事金融信息化行业已经有25年之久,作为银行业著名的信息化专家,我想你在这个行业里面著名不光是因为你是一个IT的专家,另外一个方面也是你对金融业或者银行业它的业务有很深的把握,有很深的理解。那么金融业你刚刚谈到数据方面的挑战到底可能从哪些方面会影响到银行里面的一些业务?


侯维栋: 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大家都知道隔行如隔山,我还是尽量以通俗的语言来解释。


侯维栋: 数据的应用对于一个企业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并且它的作用也会逐步显现出来。回答这个问题我想从两个方面,一个是关于数据的应用如何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问题,作为金融企业商业银行如何提高市场竞争力。这里面我想从客户和银行两个角度来看,一个客户怎么去选择银行,大家在座的各位我想应该都是银行的客户,你们都希望能够得到银行比较好的服务,能够透过银行比较好的产品,来为自己不断地保值增值。


侯维栋: 那么如何选择银行呢,首先一条就给银行提出了要加快创新,也就是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的步伐。我们只有推出比较好的产品,客户才能够对这家银行感兴趣,否则你到银行去办业务,我们银行的工作人员只是笑脸相迎,解决不了你的需求,这自然是不行的。


侯维栋: 所以这对我们银行来讲,如何能够找出客户的需要,用刚才IBM老用的一个词叫随需应变,使得银行能够根据客户的偏好推出适合你的产品,怎么来呢?就是要根据客户大量的交易信息,我们从中进行筛选分析,找出客户的偏好。那么这样我们再用一些衍生工具来创新我们的产品提供给客户,当然提供给客户同时也会为银行带来收益。


侯维栋: 这是企业竞争力的问题,那么我们也希望在客户选择银行的时候,银行能够采用一些方法不断提高客户的忠诚度,我们当然也希望大家都到交通银行来办理业务,但是有一条交通银行要给你提供好的产品,提供好的服务。


林润华: 侯总开始给交通银行做广告了。


侯维栋: 那么这是一个层面。第二个层面这里面就是银行也要选择客户,可能大家不是很愿意听,但是这是不争的事实。现在在我们上海,在全国,银行纷纷推出一些面向VIP客户的服务网点服务项目。为什么呢?中国的商业银行最近几年加快了改革的步伐,工行、中行、交行,纷纷完成了A+H股的上市公司,成为了公众银行,建设银行也完成了H股的上市,成为了一家海外上市银行。


侯维栋: 上市银行追求的目标就是为股东带来最大回报,它要追求利润,追求股东的回报。在这方面谁为银行带来比较高的收益呢,自然是VIP客户,所以银行内部是非常讲究“二八”理论,所谓20%的客户带来80%的利润。当然我说这个意思也不是我们只为这20%的服务,我们还是为大众客户服务。但是我们这种服务是有差异的。如何来选择这些客户呢?


侯维栋: 还是完全靠我们后台的分析系统,靠我们的数据分析,从中找出我们的客户。这些对银行带来比较好收益的客户,或者说利润贡献度比较大的客户,我们就要对他提供一些比如机场VIP通道、高端网点进门有咖啡喝免排队、客户经理主动给你理财的这样一些服务。同时我们要对高端客户推出一些适合你的,能够带来比较高的收益的,同时银行费率比较低的金融产品吸引你。这是从市场竞争力来讲。


侯维栋: 第二个方面就是内部管理,有人提出说企业的价值有一个公式,就是企业价值等于战略经营除以内部管理,通过持续改善这种管理理念来看,战略经营的成果注重结果,都是阶段性的,而内部管理是永恒的,是持久的,关注的是过程,也就是我们现在通常所说的流程。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真正为企业创造价值,永恒的东西是管理。美国人近来推出了一个蓝海战略,在市场上被广泛引用,比较泛滥的这样一个概念。在当中提出企业的竞争战略是三点,一个是速度,一个是成本,一个是差异化。


侯维栋: 在互联网时代的今天,在IT高度发达的这样一个时代,速度和差异化实际上现在是很难实现的。因为技术发展得很快,信息传递得很快,模拟得也很快。举个例子讲,交通银行去年9月份推出了国内第一个产品满金宝,外汇之间的买卖都是实盘的,你有多钱买多钱。去年我们推出这个产品是虚盘的,根据客户的情况可以放大五到二十倍。那么这个产品我们推出来以后,完成是在网上操作,几台服务器,收益非常好。但是我们这种竞争的优势仅仅保留了半年左右的时间,其他银行也相继开发类似的产品推向市场。所以这个速度非常快,差异化速度已经可以说是理想状态的一个提法。


侯维栋: 非常关键的一点就是成本,如何控制成本成为我们这个企业发展非常重要的一方面。因此我们希望透过数据的分析,信息的应用来为我们如何降低企业成本提供支撑,这方面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比如说商业银行现在推出了内部管理会计系统,那就是要算帐的,比如说我们这一个产品如何去定价,完全靠成本的计算,怎么样还能吸引客户,不同的阶段,我们采用不同的价格策略,既能控制好成本还能吸引客户。这些对银行的经营管理都是非常有好处的。


侯维栋: 另外一个层面大家都知道,我刚刚讲银行是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风险的管理和控制是它的重点,现在银行内部来将也采用了很多方法来控制我们的操作风险、信用风险、市场风险乃至IT风险。这当中信用风险以前我们都是通过人们的想象,通过银行职员的经验来判断,现在我们通过数据的分析,数据挖掘的技术,引进高级内评法,完全可以透过客户交易的活动情况,对我们客户的风险完全可以量化,这就是一个很大的改进。这使得我们对风险的控制、风险的判断能够更加科学。


林润华: 谢谢侯总,掌声感谢侯总。刚才侯总娓娓道来,把金融业银行业面临的这些业务上的问题,以及和数据信息的关系都诠释得淋漓尽致,确实非常好。我觉得刚才我特别赞同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特别好的观点,就是业务随需应变,数据也要随需应变,把数据和业务、信息之间非常好的有机结合在一起。再问一下江苏电信的吴总,您怎么看待这样的一个问题?数据信息和企业业务的关系。


吴岳强: 我们总体感觉到企业的数据实际上是对业务的一种描述,也就是说业务和数据是不可分离的。


吴岳强: 那么业务已经在了,如何让数据说话,可以发展更多的业务,获得更多的客户,是企业经营最主要的。我想举一个例子,刚才侯总全面地讲到了各方面的意义,我只想举一个在我们实践当中的客户发展方面的一个例子。


吴岳强: 就江苏电信来说,我们现在有3600万、3700万的用户,每天用户站到我们的柜台来办业务,我们算了一下每天大约有30万用户站在我们的柜台办业务。实际上是什么概念呢?我们每天有30万次机会去推销我们的产品,但实际情况是30万的用户站在我们的柜台说我想要干什么,我想买什么产品,就给他办他想要的业务,是一种被动式的服务。如何让被动的服务转为主动的服务,很重要的就是利用我们的资源。


吴岳强: 我们电信可以给用户提供的产品非常之多,服务也非常之多,用户只是选择了其中的某一种产品和某一种服务。如果我们通过数据的分析就可以知道,也许这个用户他是一个固定电话用户,那他可能就是一个潜在的宽带用户,也许宽带可以给他带来更高的价值,给他的业务处理商务处理带来很多便利,但是用户还没有意识到。我们在数据里面可以通过他的消费行为发现这种情况,主动为用户提供服务。


吴岳强: 这就需要我们仔细地分析,然后把分析的结果告诉给我们的营业员,营业员在接待用户的过程中就可以主动地把自己拥有的这些东西,如何让用户得到更好的更有利于客户发挥自己价值的地方,同时也把自身的产品推荐出去。


林润华: 也就是说所有的电信柜台柜员的销售人员既可以做营业员也可以做营销员?


吴岳强: 对,往前走一步,我们所有的营业员就会成为营销员。我想举这么一个例子说明数据对业务是非常有价值的。


林润华: 刚刚吴先生讲的很重要的问题,如果我们把客户的数据进行深入挖掘,进行很好分析的话,我们把客户潜在需求挖掘出来的话,这样就可以发现客户的一些新的蓝海市场,或者用户的新蓝海市场,我想也印证了刚才侯总说的新蓝海市场的问题。因为大家现在都在寻找蓝海,这个蓝海怎么找到,如果我们能够对数据信息进行深入挖掘的话,我觉得蓝海就一定在我们前面。我想问一下上海家化的孙总,您觉得数据和业务的相关度到底在什么地方?


孙昊: 我的感觉来看,不管哪家企业,它的信息资产对和业务是息息相关的。


孙昊: 我们走过的路看,我们就是建立这样一个信息系统,我们通过这样的一个数据的整合,然后首先带给我们的是整体效率的提高,这里说的是整体效率,并不是个别效率,和个别员工的操作有些不一样。整体效率包括供应链,营销分销财务结算方面都带给我们很好的效率。整体效率是能够看到一个集中式的统一的处理模式。


孙昊: 这个是带给我们的一个好处。然后这个好处带给我们的价值基础上还给产品的成本控制成本分析带来好处。后端的比较内部的控制,生产上的一些分析工作带来了比较好的帮助,包括我们的预算、财务健康的发展。否则整个信息系统纯粹就是处理一些业务,现在转为了一个控制的手段,这个是带给我们的第二个好处。


孙昊: 现在我们觉得有了这些还不够,我们怎么样指挥我们的业务发展,不是光靠盲目看一些数据报表就可以得到的这样的结果。我们现在要考虑从战略的目标,还有企业的价值链的分析,我们要去找出我们整个的关键性的业务指标有哪些。然后我们这些关键性的指标能够和业务平台有机集成起来,做到一个很好的在线分析,反过来对我们的业务效率提高又是一个很好的推动。从这样三个方面可以阐述信息系统的数据可以带给我们的价值所在。


林润华: 谢谢孙总,我想刚刚各位专家的观点一是高屋建瓴,另外他们思考得也非常深入。实际上他们这样的观点和想法就把数据和业务的问题做了一个非常好的梳理。在这里我想再展示一下我们杂志另外的一个调查结果,到底哪些是CIO最关心的业务问题,我想在这里再展示一下。


林润华: 这还是我们针对刚刚做的72位CIO的调查结果,他们最关注的业务问题大家可以看到,信息技术主管和IT主管最关注的业务问题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第一方面是业务流程和管理流程的优化方面大概占了86%,另外一个像孙总说的财务控制能力、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企业运营能力是50%以上的技术主管非常关注的。


林润华: 此外如何提高客户的满意度,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加快对市场的反映速度也是技术部门和信息管理部门非常关心的业务问题。大家可以清楚地想象到,CIO所关注的这些问题没有一个不与企业的数据、信息有着密切的关系。无论是提高客户的满意度还是提高市场的反映速度,还是规避风险,加强企业创新速度,提高企业盈利能力,都与企业的数据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林润华: 我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这样的一些数据怎么更好地为业务的发展做支撑,从原始的数据到变成可以促进企业业务发展的信息资产之间,到底有什么样的路径?


林润华: 在这里我特别想问一下IBM的两位专家,你觉得如何才能让我们最终的用户或者最终的企业多快好省地应对这样的数据挑战?同时又能够将这些数据和信息运用到企业业务的创新和发展上?


侯淼: 刚刚三位老总已经把金融、电信、家电的深入挖掘,怎么样更好的服务自己的客户谈了他们的深刻见解。谈到企业的信息资产到底怎么样能够被提炼出来,怎么样变成企业非常核心的一个竞争力。站在一个厂家的角度,在过去一段时间我们和很多客人有这方面的交流,牵扯到两个方面很关键的题目。


侯淼: 第一个怎么样为客人搭建一个完整的,而且可以成长扩展的IT基础架构。第二针对企业的一些流程、应用程序的扩展和加强,我们怎么样提供一个信息生命周期的管理。这个题目也是我今天在这个会上谈得比较多的。谈到IT的基础框架不是单单的一个服务器一个存储或是一个软件可以解决的问题,和很多客户内部完整的IT构架紧密相关。


侯淼: 如果很多客人对自己的未来花了很多时间去研究就会发现,IT的投资每年在加大,加大的同时为企业带来的投资收益也是非常高的。可以说,我们现在很多企业已经从单纯的追求一个高的用户数变成了用户的深入挖掘,刚刚侯总也提到VIP的服务,吴总也提到柜台这么多客人,我们怎么样使每次业务能够不单单是一个单一的业务,孙总也提到企业内部的投资回报率利润率怎么管理。这些都是对数据比较深度的挖掘,可以说构建一个合理的、完整的、可扩展的系统架构是为客人比较有效地转换到竞争资产有一个非常大的帮助。


侯淼: 在这个过程中离不开软件,包括系统的管理软件、内容的管理软件,晓专这方面可能有他的见解。


胡晓专:我觉得三位IT方面的老总谈了很多企业方面的感受,怎么样利用信息。作为IBM公司一个IT方面的提供商,我有一个很深的感受,比如十几年前企业的焦点还是怎么做应用,侧重点是选一个数据库。所以当时最热门的话题是怎么样选一个数据库。随着需求的复杂性的增加以及进一步的需求的广度深度的增加,导致不可避免的说可能结构化数据并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反而是一些非结构化的数据怎么样去存放。所以非结构化数据的管理变成一个很大的问题。


胡晓专:直到后来人们发现在不同的数据库之间怎么样进行连邦数据库,这种异部数据库可以当做一个数据库去做数据的信息利用。这是一个后面的话题。我们今天看到的还不只是这些话题,发展到今天我们企业面临的东西可能更大层面是能够在这么复杂的数据环境下,怎么能够用统一的方法,再利用一些行业的经验。比如IBM的数据仓库用一些技术手段把信息整合起来,这些业务方面的需求当然是对数据进一步增值利用的很大驱动。


胡晓专:与此同时如果我们的企业客户可以选择一套很好的技术,同时用到很好的经验,比如说一些模型,再有一些很好的合作伙伴的队伍。这几方面加一起我相信会对企业利用数据有更大的促进作用。


林润华:从原始数据到资产过程应该是从数据到技术,然后甚至一些行业的经验,行业的经验是IBM的优势所在吗?


胡晓专:IBM在很多行业积累了一些经验,举例子来讲,如果我们进行数据仓库的建设的话,我们在银行、电信都有我们的数据模型,除此之外我们还提供了一些像BST这样了一些模板,能够让企业基于IBM和很多客户做项目的经验,能够利用这些经验达到它利用数据价值的目的。这是IBM比较强势的。


林润华:IBM不光是在数据库、技术、咨询方面,实际上你们的行业经验也是你们非常独到的经验所在。


胡晓专:对。


林润华:我想这样的一些行业经验的积累,对客户由原始数据到信息资产的过程当中应该是一个非常好的解决办法,非常好的一个帮助。我不知道我这个理解对不对?


胡晓专:我觉得很对。


林润华:谈到这个问题由于时间的关系,最后请各位嘉宾有一句话描述一下数据和企业资产的关系,有人说数据就是资产,能不能请各位嘉宾发挥你们的想象,然后怎么去描述数据和企业资产的关系,还是先有请交通银行的侯总。


侯维栋:比较难的一个问题,我个人认为数据资源本身就是企业的资产,这个资产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有有形资产,有无形资产,有有价值的资产,也有垃圾资产。


侯维栋:我认为数据资源作为蕴含着极高价值的宝贵企业资产,我只说蕴含着,不是说真正就有,只有有效地挖掘和利用才能够为企业创造更高的价值。


林润华:谢谢。吴总您的看法?


吴岳强:我们可以看到的,我们每一个企业每一个CEO他们考虑的问题是什么呢,就是我要创造收入,我要创造利润,我要考虑投资回报,我要考虑EV,这些是他考虑的数据。然后他在组织生产运营管理,过了一段时间他考虑的还是这几个数字。由此看来我对刚才林总提的问题是这样考虑,就是数据是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起点,也是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终点。谁能有效迅速准确地掌控这些数据,谁就掌握了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主动权。好,谢谢。


林润华: 简单说数据就等于金钱是吗?


吴岳强: 是的。


孙昊:从字面的理解来看我觉得整个资产应该是包括各个方面的,像刚才各位嘉宾讲的,包括有形资产、无形资产。大的范围来讲,如果把资产比喻成为一座建筑一个房子的话,数据就是砖、地基,只有把砖建好了,地基建好了,这个建筑才能几十年几百年保留下去。


林润华: 数据是我们最坚定的资产基础。


林润华:谢谢,晓专呢?


胡晓专:利用统一的视图整合企业的数据资源,同时利用一些行业的经验,更好地挖掘数据价值,利用信息。


林润华:资产是靠挖掘出来的。侯总。


侯淼:财务上讲有一个资产回报率,我个人认为数据是潜在的高回报资产,对数据的管理、使用、开发是会真正把这种资产变成企业的经济价值。在整个实现的过程中,IBM是甘愿成为企业的一个很好的帮手。


林润华: 谢谢。我觉得刚才各位专家对数据和资产的关系理解非常深刻,也非常到位。我想愿所有企业的数据都应该或者都能够成为企业发展最重要的动力,也成为企业发展最重要的资产。我觉得再煽情一点的话,让我们所有的企业在这缤纷的数据海洋当中能够自由冲浪,自由翱翔。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今天的讨论就到这里,我想谁在不长的讨论时间里,各位CIO和IBM的专家结合他们自己的经验分享了他们在数据资产、数据挖掘方面的思想和方法。


林润华:如果说对今天这样的讨论会做一点总结的话,我觉得有三点值得我们去关注。首先企业确实面临着数据的繁杂、集成和深度挖掘的挑战。另外数据的业务问题和数据应用的好坏应该是息息相关的。如果说把数据进行很好的挖掘和提炼,对企业业务的发展带来的作用应该有一个正向的作用。同时,我特别强调一点的,这样的存储和挖掘实际上需要一些非常优秀的IT的解决方案以及这样的一些解决队伍。


林润华:这是今天讨论我感受最深的三个想法。最后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对各位讨论嘉宾表示感谢,谢谢他们分享了自己宝贵的经验。我也相信,他们精辟的观点和方法一定会带给各位更多更好的启发,谢谢大家。我们讨论会暂时告一个段落,回到大会的主议程上。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