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ITAPP
DOIT数据智能产业媒体与服务平台
立即打开
DOITAPP
DOIT数据智能产业媒体与服务平台
立即打开

亚马逊AWS中卫云计算数据中心传闻调查(二)

在上篇《亚马逊AWS中卫云计算数据中心传闻调查(一)》中,通过对现行相关政策的梳理认为,亚马逊AWS中卫云计算数据中心传闻中涉及的关键信息主要指向以下两点:

1.亚马逊AWS是否直接取得IDC牌照。

2.如果未取得牌照,AWS是否通过本地IDC落地。

由于中国发展云计算服务的战略重要性,以及AWS在全球云计算行业中举足轻重的影响,任何偏颇之词或倾向性的观点,都是不负责任的。为此,记者通过各种方式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希望能对以上传闻进行一个客观的揭示。

事有凑巧,就在今天,AWS及中国云计算服务商光环新网同时发布运营合作公告,这对于上文提到的坊间传闻,有峰回路转之效果。

8月1日,光环新网发布“关于与亚马逊通技术服务(北京)有限公司签署授权公司提供并运营北京区域AWS云服务的《运营协议》之公告”,公告指出,为遵守中国法律法规,亚马逊和公司签署了《运营协议》并依据其对提供AWS云服务的运营模式进行了调整。亚马逊授权公司依据双方达成的协议向中国客户提供并运营AWS云服务,并向客户承担相应责任。

此外,光环新网公司将按照双方的约定向亚马逊付费,作为亚马逊向公司提供技术服务、支持以及授权的对价,协议签署时间为2016年7月30日。初始期限为自生效日之日起两年,期满后自动续展一年,以此类推。

同一天,AWS中国官网发布《关于亚马逊和光环新网共同开启更广泛的合作关系的公告》的重要更新(http://www.amazonaws.cn/new/2016/announcing-operating-relationship-between-aws-and-sinnet/),公告对双发合作模式、合规性、服务价格、服务发票等核心问题进行了详尽的说明。

与此同时,AWS中国官网有关提供云服务的描述,已全部更新为光环新网作为“AWS中国(北京)区域云的服务运营方和提供方”;此前,在AWS中国官网,光环新网只是作为AWS Direct Connect服务的合作方。

图片1

所谓Direct Connect服务,是指通过专线直连的方式,将客户的数据中心与AWS的公有云进行连接,实现混合IT架构。该服务通过专线连接来降低网络成本、提高带宽流量,并提供一个比基于公网Internet连接更可靠、高效的网络体验。这项服务于2015年4月由AWS推出,并主要面向北京地区。

行文至此,AWS与光环新网的合作公告,使得本文开篇提及的两个问题已经不复存在。AWS作为外资云计算服务商,目前不可能直接取得IDC牌照;而与光环新网的深入合作,说明AWS已经采取了进一步的本地化策略。

事实上,在《亚马逊AWS中卫云计算数据中心传闻调查(一)》发布之后,AWS在华公关公司曾致电记者,表示“AWS落地不存在合规问题。坊间传闻,不排除竞争对手所为”,并表示,“AWS将在今年9月的AWS技术峰会上宣布重要举措,届时一切疑问将不存在”。

不过,在公告发布之前,记者梳理出来的诸多关联性材料,起码说明,AWS落地光环新网,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并且不为业界所知。这个过程,反映了几个重要的问题,而这几个问题在业内具有共性。

其一,在华外资云计算须遵照中国电信监管政策。

当前,根据国家政策,外资企业无法在华直接拥有或者获得IDC经营牌照,其云计算服务都会与一家或者多家国内持有IDC牌照的本土企业合作。此前,微软、IBM等公有云运营均直接落地世纪互联公司。

反观AWS,最早于2013年12月18日宣布正式进入中国。其时Amazon Web Services(AWS)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在中国区域提供云计算平台服务,并于2014年初开始有限预览。当时,众多媒体已经对AWS落地方式有了明确的报道,这就是前店后厂,以北京为前店,宁夏中卫为后厂,光环新网和网宿科技提供IDC和ISP,包括基础架构、带宽和网络功能。报道称,“这在国内属于首创”。

外资无法直接拥有IDC牌照,这是长期的政策环境,因此,无论当时的前店后厂模式对IDC牌照是如何规划的,时至今日,双方发布合作公告,起码说明,AWS对中国电信监管政策已经妥协,转而采取业界通用模式。

其二,AWS“有限预览”达两年半之久,与AWS全球形成对比。

从2014年开始正式面向北京区域开始有限预览,AWS经历了两年半的时间才明确携手光环新网,由后者提供北京区域AWS服务运营及技术支持,虽然记者对“有限预览”及“北京区域”也有疑问,但最大的疑问是:这个速度,是否错过了布局云计算的黄金时间?

更难以理解的是,“自8月1日起,AWS(中国)北京区域的云服务将由光环新网运营和提供。亚马逊将继续向光环新网提供技术支持和专业指导。”可以看出,本次与光环新网的合作,仍然局限在“北京区域”。

从2013年年底宣布落地中国,经过2014、2015两年布局之后,AWS提供的服务内容与范畴方面还不能走向全国,这是稳健,也可以理解为缓慢,或者是水土不服。而事实上,根据7月29日亚马逊公布的财报,AWS二季度净销售额28.86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14.33亿美元增长58%;运营利润为7.18亿美元,高于去年同期的3.05亿美元。

AWS中国的业绩到底如何?或许在9月7日-8日的AWS技术峰会上,能就以上问题给出答案。

其三,外资云计算的电信监管政策某种意义上属于“掩耳盗铃”。

当前,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等新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已成为中国产业新动能的核心之一,但是,国家工信部对于外商取得增值电信业务牌照有严格的规定,尤其是互联网数据中心牌照(IDC),大门不曾向外资打开。

一方面,由于中国政府要求外资企业必须把数据服务器部署在中国,这已经是事实上的“数据不离港”;另一方面,对于专门运营云计算的外资企业,还加了一道锁,那就是IDC牌照。

这对于运营数据中心,以云计算服务为主业的外资来说,无疑很杯具。

7月28日,记者曾致电国内某增值电信服务上市公司的业务副总,就外资云计算落地中国模式听取意见。该专业人士认为:从合规角度,外资即使通过本地服务商开具服务发票,如果运营依然是外资掌控,也是违规的。当然,外资云计算目前的落地模式,相当于完全本地化,问题不太大。

问题是,即使外资云计算完全本地化,这与服务器部署在境内,数据不离岗的一般外资,有本质的区别吗?另外,数据在本土企业数据中心,但外资提供核心技术支持,难道就能保护数据吗?更何况,对于什么是数据跨境,还没有形成意见。

外资云计算事实上的借道经营,形成“伪本地化”,从国内云计算产业发展的角度,这一政策既没有支持到本地企业真正的创新发展,也没有对外资形成本质的约束。其实是掩耳盗铃自欺欺人。作为这一政策的制订方,国家工信部是否需要反思?

在撰写本稿过程中,有关人士向记者透露,当前,受中美关系的影响,曾经创造外资云计算本地化模式的微软与世纪互联的合作模式,在相关政府内部形成很大的争议;而在中美关系的大背景下,AWS与光环新网本次复制该模式,可能会加剧争议的形成,最终迫使政府明确该落地模式的合规性。

另一个角度,虽然AWS在“北京区域”由光环新网提供全面的运营服务,但要知道,光环新网数据中心基本上位于北京及其周边,此前,广为传播的北京云基地+宁夏中卫为AWS定制的数据中心,却迟迟没能掀起盖头——而这一定制化AWS数据中心,才是本次传闻的核心所在,也就是说,AWS不能快速面向全国提供全面服务,是否是“后厂”的合作产生变故?

下文再述。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DOIT » 亚马逊AWS中卫云计算数据中心传闻调查(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