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ITAPP
DOIT数据智能产业媒体与服务平台
立即打开
DOITAPP
DOIT数据智能产业媒体与服务平台
立即打开

《信息存储》特刊:在孤独中沉默 失意技术盘点

在存储业界,我们拥有各种各样的技术,从硬盘接口到网络连接,从绿色节能到优化加速,无数的技术在创新中诞生,只是可惜并不是所有的技术都是那么风光无限,也一些技术正处在孤寂落寞的时期,甚至正从我们的记忆中慢慢消退。

每一项技术都有其出生的理由,而不会仅是厂商拿出来招摇的幌子,他们的辉煌与落寞,其实很多时候并不是技术本身造成的。事实上,一项技术是否大红大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能不能完成创造它的人所赋予的使命,因此,我们为其中几项技术归了一个类,叫做:完成使命 自然淘汰,而剩下的那些技术则各有各的"失意原因",就难以归类了。

DAS 不辱使命 让位于人

直连方式存储已经有近四十年的使用历史,曾是无数用户解决方案的首选,而现在多数的分析观察家都认为DAS这种直连存储设备必将因各种网络连接(Network Attached)存储设备的出现而大幅衰弱。

随着NAS与SAN的逐步,DAS冬天已经来临,曾经DAS这种将存储介质直接安装在服务器上或者安装在服务器外的存储方式,由于提供了在磁盘系统和服务器之间极快很快的传输速率,颇受企业用户的青睐,甚至我们可以认为DAS是外部磁盘存储的"鼻祖",但是这个鼻祖已然难复昨日风光,成了明日黄花。

事实佐证了这一点,目前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选择NAS和SAN满足他们的存储需求,理由很简单:网络,可以说网络的力量终结了DAS的辉煌。

当然,我们可以说DAS并不"失意",毕竟他曾经辉煌过,毕竟现在DAS仍有一定市场,可是我们仍将其列入进来,可能是对DAS曾经的伟大光辉恋恋不舍,哪怕就算是留下一位老朋友的一些记忆也好。

DLT LTO光环下的过气者

与D A S 一样, DLT格式的磁带曾经在磁带产品市场风光无限,并一路高奏凯歌发展到了DLT-V,根据IDC的数据,DLT格式包括SDLT/DLT-S和DLT VS/DLT-V两种类型的磁带驱动,占据着2006年大约14%的磁带驱动市场。在中型磁带细分市场,按IDC的分类为超级驱动器(例如SDLT/DLT-S和LTO全高式磁碟机)市场,SDLT/DLT-S大概占此市场份额的6%。

但是,现在DLT格式的现状却并不如曾经那样辉煌,这一点我们从Quantum公司的态度我们就可以一窥DLT格式磁带产品的现状,Quantum公司在2007年11月表示其已经中止了Super DLT磁带驱动器的开发工作,虽然Quantum公司强调说它是中止而不是取消SDLT的开发,但是分析师认为,随着LTO开发的迅速推进,以及磁带市场在未来几年内增长的逐步放缓,SDLT的开发势必会落在后面,而恢复SDLT开发的日期也将遥遥无期。

事实上,Quantum公司的高层都出面承认:"Quantum将关注LTO技术以继续提高Quantum在这一市场已经很稳固的市场地位。我们已经暂停发展DLT和SDLT技术,因为我们将资金用在了LTO技术以及新技术发展上。"

随着LTO-4格式的出现,在本已不大的磁带市场中,已然没有DLT的位子了。就像我们不得不回忆一下DAS技术一样,DLT作为曾经光辉的标志,虽然现在"失意",但是比较曾经辉煌,是值得我们记录的。

UltraSCSI 接班人来势汹汹

"有了SAS,UltraSCSI已时日无多。" 这几乎是所有人对UltraSCSI的看法。

SCSI的英文全称为"Small Computer System Interface"(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是同IDE(ATA)完全不同的接口,它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小型机上的高速数据传输技术。SCSI接口具有应用范围广、多任务、带宽大、CPU占用率低,以及热插拔等优点,SCSI接口从诞生到现在已经历了二十多年的发展,从SCSI-3标准开始,后续标准都习惯称为UltraSCSI , 随着UltraSCSI 、Ultra160 SCSI、Ultra320 SCSI的逐步发展,Ultra SCSI技术日臻成熟, 可是, 就像DAS与DLT已经卸下了重担一样,UltraSCSI也已经临近退休了。

现在SAS技术正在如火如荼的展开,SAS 是Serial Attached SCSI的缩写,即串行连接SCSI,为了解决并行技术的种种弊端,串行技术应运而生。S A S 是SCSI总线协议的串行标准,它能够为企业级存储应用提供更高的性能、扩展性和可靠性。SAS接口兼容SATA,使系统开发人员可以灵活地在系统中集成SAS或SATA设备,更何况现在12Gb SAS交换架构已经成功应用在了存储产品中。

随着SAS技术的得意,UltraSCSI的辉煌时代也随风而逝了,在此让我们为这位如今"失意",曾经辉煌的老将说一声:一路走好。

固态硬盘 未来仍有希望

请注意,我们在此谈起SSD固态硬盘只是在讨论其在企业存储中的应用,而不涉及个人电脑等消费领域。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是基于硅芯片(SDRAM)的存储设备,它能显著地加速/提高位于传统的磁介质存储系统中任何应用的性能。固态存储的发展已经有20多年的历史了,不过固态硬盘在早期的大部分时间里,主要用在军用嵌入系统中,或者高性能计算的研究实验室中,同时,在大型机中也有它的身影。

按理说,固态硬盘这样的技术是非常好的可以应用于企业存储的技术,固态硬盘不像传统磁盘驱动器,没有旋转反应时间、磁头定位和搜索时间,因此Solid State Disk的数据访问时间是可以预测的仅为几十微秒数量级,而且数据传输速率达到上万IOPS。没有比它更快的存储设备了!

但是,虽然在个人电脑和消费类领域略有斩获,在固态硬盘在企业存储领域的应用现状却并不如意。业内资深的资讯专家Stephen Foskett甚至表示,固态硬盘走进企业存储暂不可行。

他在博客文章中针对目前的固态硬盘谈到,"随机写入的流量使SSD完全不能适应服务器以及企业存储的应用。每秒40个I/O操作让你吃惊吗?是的,就是40,这是因为它自身固有的NAND闪存(NAND flash)性质及其SSD结构。RAID支持了一些功能,同时也伤害了一些功能–它扩展负载,提高性能,但是却可能不太支持顺序写入。但是这些驱动器机制并不是针对这类负载设计的–它们是针对那些需要频繁执行随机读取的便携式电脑和游戏PC设计的,这是一个固态盘可以充分发挥优势的领域。"

无论是从目前固态硬盘在企业存储市场中的情况来看还是听一听Stephen Foskett所说的事实,这一切都告诉我们,固态硬盘在目前在企业存储领域恐怕还要失意一段时间了。

iFCP与FCIP 一对失意兄弟

当我们谈论IP技术在存储市场中的风光无限的时候,我们所提及的多是iSCSI技术,却很少有人提起iFCP与FCIP了,与iSCSI技术一样,iFCP与FCIP的目的都是使用IP作为网络传输协议在基于IP的网络上移动数据块,但是这两兄弟却不如iSCSI来的风光。

FCIP(Fibre Channel over TCP/IP),将FC协议封装到TCP/IP包中,从而使FC通过网络进行传输,从而解决了FC的传输距离问题,即解决了SAN之间的互连互通。

iFCP (Internet FibreChannel Protocol)是一个网关到网关的协议,iFCP可以直接替代FC架构,通过iFCP存储交换机可以直接连接FC的各个设备并进行分组,而不仅仅是简单地对FC SAN进行远程连接。iFCP的优势在于在建立连接的同时能够建立网关分区,它可以将出现问题的区域隔离起来,并克服了点到点隧道的限制。基于iFCP实现了SAN的路由故障隔离、安全及灵活管理,具有比FCIP更高的可靠性。

可惜他们的缺点也很明显,FCIP只能在FCIP设备之间建立点到点连接,无法在两个独立存储设备之间提供本地IP连接;其次,由于FCIP是一种不透明的传输协议,即一个SAN向另一个SAN发送的信息在FC层没有错误检测,容易将一个SAN上的错误蔓延到各个SAN;最关键的是,如果FCIP通道崩溃,两个远程FC交换机之间的连接也不会自动恢复,这对商业应用来说显然是难以接受的。

iFCP不支持分割的存储区域网络的合并(Merge),因此无法组成单一的逻辑SAN。同时,经过 iFCP 服务时,iFCP 解决方案需要对每个光纤通道帧执行地址转换,在某些情况下,例如对于某些光纤通道 ELS 控制消息,还必须转换部分帧负载。iFCP 的另一个缺点是,由于iFCP(FC-2)层需要特殊映射,因此,iFCP 必须有选择地处理FC-4型服务,不能直接支持所有FC-4服务。

这些缺点最终葬送了iFCP与FCIP的市场前景,将市场拱手让给了iSCSI技术,甚至现在人们提起IP存储技术时,只想的起来iSCSI而想不起来iFCP与FCIP了,IP SAN也变成了iSCSI SAN的代名词,于是,iFCP与FCIP成为了真正的失意技术,而且是一对失意的兄弟。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DOIT » 《信息存储》特刊:在孤独中沉默 失意技术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