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弗吉尼亚州有一处没有名称的工业园,园内有一处不起眼的砖砌建筑,那里是中央情报局(CIA)监控海外网络舆情的大本营“开放源中心”。中心 主管道格·纳坎最近接受美联社记者专访,介绍中情局网络监控相关情况。这是这支从未正式对外公开的情报团队首次公开面对媒体记者。
这一网络监控中心2001年设立,起初由当时一个调查“9·11”事件的委员会建议设立。设立之初,中心主要目标是关注美国以外地区互联网上的恐怖主义情报和武器扩散情报。
随着时间推移,这支人数保密的团队现已拓展监控范围,微博、社交网站、报纸网站、电视媒体网站、社区电台网站和互联网聊天室等都已成为挖掘对象。
美联社说,这支团队监控多种语言言论,除英语外,阿拉伯语、汉语、乌尔都语等几乎所有中情局认为有价值监控的语言都被列入监控清单。中心主管纳 坎告诉美联社记者,大多数网络监控员在弗吉尼亚州总部,但也有人分散于美国遍及全球的使领馆内。纳坎说,网络监控员大多为外语或图书馆专业硕士毕业,外号 “复仇的图书管理员”。纳坎说,越来越普及的手机端交友软件使这些公开的网民言论更具参考价值。
中心副主管向美联社记者介绍了一些案例。美联社说,由于这名副主管眼下可能仍在外国“着便衣行动”,因此不予公开姓名。
案例1>> 搜集网民对拉登之死看法
美国特种兵今年5月在巴基斯坦击毙“基地”组织头目本·拉登后,“开放源中心”截取了大量巴基斯坦互联网网民的言论,最终递交给白宫一份结论:“绝大多数乌尔都语言论不认同美国的做法。”
案例2>> 评估伊朗示威活动
美联社报道,这一中心2009年密集监控伊朗社交、媒体网站,用以评估当年总统选举结果产生后发生的大范围示威活动,而后递交白宫,作为总统奥巴马发表对伊朗讲话立场的参考资料。
事实上,伊朗政府在当年爆发的示威活动期间屡次指责美国情报部门插手、煽动伊朗人的情绪。不久,伊朗政府关闭了网民接入几家美国主要社交和微博网站的通道。
案例3>> 监控泰国集会现场
近两年泰国“黄衫军”“红衫军”在街头闹事期间,中心副主管与其他19名相同职责的人员“潜伏”在美国驻曼谷大使馆内。他们经由微博和社交网站 了解集会现场情况,特别是军警“武力清场”期间。网络监控员交叉评估消息发布者的前后消息和图片,在这些消息中确认出哪些是可信信息。最终,美国驻曼谷大 使馆将一批报告传回华盛顿,其中三分之二成为各部传阅的开放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