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ITAPP
DOIT数据智能产业媒体与服务平台
立即打开
DOITAPP
DOIT数据智能产业媒体与服务平台
立即打开

从启蒙到燎原:中国BIM的发展之路

当一座座富于创意的建筑在你的身边日新月异地发生着变化,当一排排充满想象的房屋鳞次栉比地拔地而起,一个一个的不可思议,已经让你充分地意识到,中国的工程建设行业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十年之前,也许没有人能想到今天建筑的形态与理念能够如此的大胆与前卫;十年之后,我们更加无法预知未来建筑会是怎样奇思妙想的结晶。行业发展速度之快着实令人乍舌,然而这一切的变化,不能否认,BIM技术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自2002年 BIM这一方法和理念由欧特克公司率先提出之后,技术变革的风潮便在全球范围内席卷开来,当时正值经济快车道上疾驰的中国亦如此,随着建筑技术、信息传递技术的提高以及人们对可持续性建筑的不断深入研究,中国逐渐开始接触BIM的理念与技术。在近几年时间里,BIM在中国不但得到了广泛的认识,更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势,深入到工程建设行业的方方面面。无论是大规模设计复杂的概念性建筑,还是普遍存在的中小型实用建筑……BIM技术的应用已势不可挡。 
可持续发展的饕餮之需
无疑,BIM的发展已经为各个行业带来了福音,特别突出的就是在工程建设领域,国家已经将BIM建筑信息模型系统作为国家科技部“十一五”的重点研究项目《建筑业信息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并被住建部认可为“建筑信息化的最佳解决方案”。
那么,步入21世纪第二个十年,中国发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BIM是否还能一如既往地引领信息化建设前进的步伐?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博鳌亚洲论坛上指出:“未来5年,中国将着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深入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节约能源,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发展循环经济,推广低碳技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针对于此,“十二五”时期,BIM将继续发挥着自己巨大的能量,助推工程建设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为什么BIM对中国工程建设行业举足轻重?不可忽视的就是中国巨大的建设量,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看到了中国和BIM结缘的必然性。巨大的建设量带来大量沟通和实施环节的信息流失造成了众多损失,BIM所带来的信息整合,重新定义了设计流程,能够很大程度上改善这一状况。此外,建筑生命周期管理和节能分析,也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可持续发展和国家资源规划管理信息化的需求。
从起跑到革命
如果说几年前,可持续发展一词对于工程建设行业来说还有跟风、作秀之嫌,那么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以及业务核心竞争力的较量,如今这个理念已成为开发商、设计师、承包商、业主等工程建设行业各个环节中不可回避的主要议题。然而,在BIM 成为大势所趋的今天,整个产业链是否已为此做好准备?
有一点无需回避,国外的BIM发展的确比现阶段国内领先,特别是美国等发达国家,其BIM的发展应用早于我们,行业的信息化和规范化程度也高于国内的建筑行业。美国从很早就开始研究建筑信息化的发展,BIM也是由欧特克公司率先提出。发展到今天,美国大多建筑项目都已应用BIM,且种类繁多,在政府的引导推动下,形成了各种BIM协会、BIM标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充分借鉴其经验教训后,利用后发优势,理顺BIM发展的关键关系,会取得比发达国家更快的发展速度。
在应对全球可持续性挑战的过程中,值得一提的是欧特克公司所做出的巨大贡献,他们为客户提供了最好的设计和工程软件,有了这些软件,客户便可以在项目早期就了解设计对环境产生的影响,从而做出更加明智、更加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决策,进而节约成本,缩短项目交付时间等等。除了在产品和经营方面采取行动以外,欧特克还努力树立人们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并大力推广。
如今,BIM已经超越了设计和施工阶段,它涵盖了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从短期来说,它使建筑工程更快速、更经济、更精确,使各工种配合得更好,因而减少了图纸的出错风险,大大提高设计乃至整个工程的质量和效率。从长远来说,它不断提供质量高,可靠性强的信息来使建筑物的运作、维护和设施管理更好的运行。BIM在中国经历了多年的市场孕育,已经开始起跑加速。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一场由BIM引领的技术大变革已然开始。
应用BIM引发行业信息化热潮
2010年是BIM在中国快速发展的一年,中国已有非常多的建筑企业在使用BIM,BIM应用引爆了工程建设行业的信息化热潮。虽然BIM在市场的孕育中也有艰辛,但是回首看来已经硕果累累。
由中国勘察设计协会携手欧特克举办的2010年“创新杯”BIM设计大赛共吸引100多家单位的200多个作品报名,其中包括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CCDI中建国际设计顾问有限公司、机械工业第六设计研究院、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等多家国内知名建筑和设计单位。
在上届参赛作品中不乏上海世博会这一建筑盛宴中的典范之作,上海现代集团华东院负责的世博文化中心与上海案例馆,集生态绿色和智能技术于一身,通过BIM技术的使用,实现了“更完美的协同”;上海现代集团负责的奥地利馆和上汽通用企业馆,优美多样的异形设计,是BIM应用的具体体现;CCDI负责的国家电网企业馆以其独特的创意制造了一个悬浮的能量“魔盒”,而这个“魔盒”的制造秘方正是BIM在项目中的应用。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崔恺建筑设计工作室主创的敦煌莫高窟游客中心项目,凭借其曲线优美,飘然卧于西部沙漠之中的大胆创意,赢得了业内的一致好评,可以说,该项目创意的实现正是运用 BIM在三维建模方面的优势,给了建筑师以更多的施展空间。
国内大量成功的BIM应用案例已经充分说明,BIM不单单是软件,更是一个理念,BIM引发了建筑行业一次脱胎换骨的技术性革命。BIM理念正在逐步深入人心,其应用绝对不是成就感的满足,而是实实在在的挑战,需要坚持和迎接挑战的勇气,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可浅尝辄止。
乘风破浪正当时
20年前一场“甩图板”的运动帮助中国工程建设行业实现了从纸笔到计算机二维绘图的飞跃。目前,二维向三维的过渡和升级已经成为设计、工程的必然趋势,BIM理念在国内的实践也开始初见成效。尽管相对于中国的建设大潮,BIM的应用仅仅是“小荷才露尖尖角”,但BIM正在改变项目参与各方的协作方式,改变人们的工作协同理念,使每个人都能提高生产效率并获得收益,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诚然,使BIM真正完全融入建筑师设计理念中尚需时日,但当工程建设行业信息化进程在进入21世纪后,在出现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临界点需要一个说法去标记的时候,我们必须承认,BIM就是众多说法中最为人们熟知、并占绝对优势的一种说法。相信,未来在政府、行业协会、软件开发企业、设计院、建筑院和开发商等共同参与和大力推动下,BIM将为中国的工程建设行业以及相关企业带来更大的价值。
展望2011年,在中国大规模推进城市化进程中,作为“十二五”的开启之年,未来的规划目标将为工程建设行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和机遇,更会出现对建筑质量、环保和舒适度更高层次的需求。借此契机,2011年BIM设计大赛也必将大有可为,盛况空前。它的举办将吸引更多企业和机构的眼光,促进BIM在实践中的更广泛应用。“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由于BIM平台的协同作用、可持续性在绿色建筑发挥的作用、实现建筑产业工业化标准化生产、构建数字化城市等特点,未来的BIM应用将拥有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DOIT » 从启蒙到燎原:中国BIM的发展之路